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奕華

增加 3,808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姓名 = 林奕華 |類型 = 導演 |圖片 =<!--建議使用自由版權圖像--> |圖片尺寸 = |圖片簡介 = |羅馬拼音 = Lam Yik-Wa |英文名 = Edward La…”
|姓名 = 林奕華
|類型 = 導演
|圖片 =<!--建議使用自由版權圖像-->
|圖片尺寸 =
|圖片簡介 =
|羅馬拼音 = Lam Yik-Wa
|英文名 = Edward Lam
|暱稱 =
|其他藝名 =
|國籍 = {{CNHK}}
|民族 =
|籍貫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59|3|17}}
|出生地點 = {{BHKG}}
|逝世日期 =
|逝世地點 =
|職業 = 導演、編劇、作家
|語言 = 粵語、華語、英語
|教育程度 = 民生書院小學(小學部)[[佛教黃鳳翎中學]]<br>[[桃園市私立光啟高級中學]]<br>華南中學<br>[[玫瑰崗學校]](中學部
|配偶 =
|兒女 =
|父母 =
|音樂類型 =
|演奏樂器 =
|出道地點 =
|出道作 =
|出道日期 =
|代表作 =
|活躍年代 =
|唱片公司 =
|經紀公司 =
|網站 =
|相關團體 =
|獎項 =
|IMDb = 0482608
|現任成員 =
|過往成員 =
|音樂專輯 =
|電影 =
|主持節目 =
|電視劇 =
|廣播劇 =
|舞台劇 =
|書籍 =
}}
'''林奕華''',生於[[香港]],是一位[[舞台劇]]、[[電影]]、[[電視劇]]的[[編劇]],也是[[作家]],同時亦擔任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 經歷 ==
林奕華早年在[[九龍城]][[東寶庭道]]居住,曾就讀民生書院小學(幼稚園至小三)、[[新法書院]]小學部太子道分校(小四至小六)、[[佛教黃鳳翎中學]](中一)、[[桃園市私立光啟高級中學]](中二)和[[華南中學]](中二)。之後畢業於[[玫瑰崗學校]]中學部(中二至中五)。再在[[聖類斯中學]](夜間部)重讀一年中五年級。<ref>{{web reference|URL=https://www.eldt.org/single-post/2016/02/18/%E6%9E%97%E5%A5%95%E8%8F%AF%EF%BC%9A%E6%88%91%E7%9A%84%E8%97%9D%E8%A1%93%E5%AD%B8%E6%A0%A1|title=林奕華:我的藝術學校|work=主場新聞|year=2014年|date=5月16日}}</ref>

自1975年開始他分別在[[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及[[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擔任兼職編劇。在擔任兼職編劇期間,被當時擔任[[香港無線電視]]製作部經理的香港著名文化人[[甘國亮]]發掘,1978年正式加入[[香港無線電視]]成為全職編劇至1982年離開,因此[[林奕華]]一直視甘國亮為[[師傅]]。畢業後與友人組成前衛劇團「[[進念二十面體|進念.二十面體]]」。

1989年至1995年在[[倫敦]]居住,期間組成「[[非常林奕華舞蹈劇場]]」,先後在倫敦、[[布魯塞爾]]、[[巴黎]]、香港發表舞台創作。1994年憑《[[紅玫瑰白玫瑰]]》([[關錦鵬]]導演)獲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1995年回港後致力推動舞台創作,編導了超過40齣作品,並與不同媒體、不同城市的藝術家及團體合作。1995年獲[[香港藝術家年獎]],2005年獲頒授「[[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

他自1997年至今分別為[[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香港浸會大學]][[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擔任[[講師]]。亦經常替香港、[[北京]]、[[廣州]]的報章雜誌撰寫文章,曾出版的著作為《[[等待香港]]》及《[[娛樂大家]]》系列([[娛樂大家:女人篇|女人篇]]、[[娛樂大家:青春篇|青春篇]]、[[娛樂大家:娛樂篇|娛樂篇]]、[[娛樂大家:文化篇|文化篇]])。

林奕華同時也是一位公开的[[同性恋者]],曾於1989年在[[香港藝術中心]]策劃了第一屆的「[[香港同志電影節]]」,其後更當了該影展九年總監。

與同是香港文化人的[[迈克 (作家)|邁克]]曾是好友,而邁克亦有參與林奕華的舞臺劇製作,如在《[[張愛玲,請留言]]》中任文本顧問及為《[[半生緣 (舞台劇)|半生緣]]》中的歌曲填詞。

2008-2009年在[[香港電台]] (同[[羅曼穎]]女主持) 擔任 [[給電影的情書]] 節目主持人 。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