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蓬岛瑶台

增加 9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蓬岛瑶台.jpg|350px|缩略图|右|<big>蓬岛瑶台</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06/d7ead77f393243f1aba27677752336a2.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93521356_16797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蓬岛瑶台'''是 [[ 圆明园 ]] 四十景之一。建于1725年( [[ 雍正 ]] 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作方丈、蓬莱、瀛洲大小三岛,岛上建筑为仙山楼阁之状。园盛时,福海端午龙舟竞渡,皇帝率王公大臣在西岸“望瀛洲”亭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内眷则在蓬岛瑶台欣赏。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建于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作方丈、蓬莱、瀛洲大小三岛,岛上[[建筑]]为仙山楼阁之状。
建于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作方丈、蓬莱、瀛洲大小三岛,岛上建筑为仙山楼阁之状。蓬岛瑶台结构和布局根据古代画家 [[ 李思训 ]] " 仙山楼阁" 画设计; 宫门3间,正殿7间,殿前东列畅襟楼,西列神洲三岛,东偏殿为随安室,西偏殿为日日平安报好音; 东南面有一渡桥,可通东岛,岛上建有瀛海仙山小亭; 西北面有一曲桥,可通北岛,岛上建殿宇3间。蓬岛瑶台中的大岛象征着" 蓬莱" 神山,在蓬岛瑶台大岛的西北和东南的小岛则象征着" 方丈" " 瀛洲" 另外两座神山,东南岛上还建有一座六方亭,岛上堆有大量山石,还有许多御刻石,这些石头中有部分至今还保留着。 根据清朝的皇家密档记载,从福海的各个角落观察蓬岛瑶台,都无法观察到这座美轮美奂的岛屿宫殿,尤其是在薄雾在福海上升起的时候,蓬岛瑶台更是有如 [[ 神话 ]] 传说中的仙境一般虚无缥缈,更给这群宫殿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感觉。现代的 [[ 学者 ]] 通过研究与测量发现,福海的边长为600米,而人的 [[ 眼睛 ]] 所能看到的极限距离是200米,而蓬岛瑶台正好位于福海的正中央,与福海沿岸的距离都超过了200米,也就是这一特殊的视觉现象,让沿岸的人无法观察到这座帝王宫殿,使得这处景点充满了魅力  福海在当时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行龙舟竞渡,皇帝与[[皇太后]]分别在望瀛洲和蓬岛瑶台观赏龙舟竞渡,在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乾隆]][[皇帝]]曾特许葡萄牙使臣观看了竞渡。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福海还是放河灯的地方,蓬岛瑶台的码头就是皇帝放河灯的主要地点
福海在当时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行龙舟竞渡,皇帝与皇太后分别在望瀛洲和蓬岛瑶台观赏龙舟竞渡,在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乾隆皇帝曾特许葡萄牙使臣观看了竞渡。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福海还是放河灯的地方,蓬岛瑶台的码头就是皇帝放河灯的主要地点。
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时,因当时园内没有可供使用的船只,蓬岛瑶台未被毁坏,但到了1870年蓬岛瑶台却发生一场意外火灾,由于此时岸边仍然没有可用船只,蓬岛瑶台最终被焚毁。
== 文物现状== 
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蓬岛瑶台殿宇因在岛上幸免于难,1870年(同治九年)毁于火。
 1985年清整补砌蓬岛瑶台三岛基址、驳岸和叠石,并修复东岛" 瀛海仙山" 六方亭、西岛 [[ 庭院 ]] 和东西 [[ 曲桥 ]]
723,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