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杭州城牆

增加 3,38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center>'''杭州城牆'''<br><img src="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3AANd9GcS1sr2AfmuiFoCw3q_OkFSwNHFZnFaJettUOZUhOllQOGVYajU2&usqp=CAU"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getit01.com/p20180426489921475/ 圖片來自getit01]</small> |} '''杭州城墙'''指[[杭州]]古代的城墙。杭州城墙现已无存,仅留有[[凤山水门]]一处遗迹。<ref>[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3-07/17/content_27_1.htm 杭州有座“凤山水城门”]</ref> 关于杭州的十大古城门,有这样一曲民谣: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庆春门外粪担儿。沧海桑田,昔日起重要作用的城门多数已湮没,取而代之的是古城门遗址的石碑。
== 历史 ==
*[[钱塘门]],西北门,今上城区庆春路、环城西路路口
<ref name= "城门" /><ref>{{Cite web |url=http://culture.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08/02/23/009235849_01.shtml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2-09-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94432/http://culture.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08/02/23/009235849_01.shtml |archive-date=2016-03-04 |dead-url=yes }}</ref>
 
===南宋城门===
杭州城墙达到顶峰,是在赵构到杭州建立南宋王朝的时候。当时大量修建城墙,目的当然是为了保命,抵御金兵入侵。赵构刚来杭州那会,还特别穷,只能把皇宫定在凤凰山上,一来这里风景不错,二来这是当时杭州的制高点,方便他控制全城。赵构完全是省钱省力的做法,沿用早些朝代的皇宫遗址修筑,整个皇宫内城只有三个城门:和宁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如今,在万松书院这一带还能找到当时城墙的遗迹。
杭州作为当时的首都,人口倍增,于是只好把城区往外扩张。杭州外城的城墙共有旱城门13座、水城门5座。旱城门的东城楼有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开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南面的城楼有嘉会门;北面的城楼有余杭门;西面有钱湖门、清波门、丰豫门、钱塘门。此外的水门五座,分别为保安、南水、北水、天宗、余杭。为何要特别修建水门呢?“既出于关防的需要,也是城内生活用水、水利灌溉和舟船交通之需。杭州古时的河道就是通过水门穿越出城的。”负责给古城墙布展的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明朝有了如今的十门
 
南宋亡后,元朝明文规定禁止修建城墙,杭州的21座城墙毁坏了很多。到了元代末年,军阀张士诚占领了杭州,于是更换和废除了一些城门,杭州的城门变成了13座: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余杭门、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北新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永昌门、候潮门。
后来自明朝起,杭州城门名称又有了更改: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候潮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这7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改为了凤山门;余杭门改称武林门,因关外有“北关夜市”,也被称为北关门;永昌门因在附近有草桥,也被称为草桥门,后因“永昌”为李自成号,此处又是观赏钱江潮的佳地,故改称“望江门”。
“改名后的这几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如今,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杭州十门。”
 
===城门拆除===
光绪年间,沪杭铁路从东城墙穿城而过,清泰门城墙被拆毁,接着武林门、凤山门也因筑路而拆除。民国之初,也因建设之需,钱塘、涌金、清波等门拆毁,纳西湖与城市为一体,修筑湖滨路、延龄路马路。1959年,因建环城东路,最后一段城墙被拆除。
== 参考文献 ==
{{Reflist}}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