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52
次編輯
變更
喬治·斯坦納
,無編輯摘要
[https://img9.doubanio.com/img/author/raw/public/1521709807.94.jpg 原圖鏈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5%96%AC%E6%B2%BB%C2%B7%E6%96%AF%E5%9D%A6%E7%B4%8D&rlz=1C1AVFC_enTW864TW864&sxsrf=ACYBGNRmAbW5VA0nTVRwOMcvES8zMU685A:1579923623197&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i1wdSS6p3nAhWFyIsBHb8aCm04ChD8BSgDegQICxAF&biw=1202&bih=618#imgrc=lbfpkL2tZJqkEM:「google-喬治·斯坦納」] ]]
'''喬治·史坦納'''(George Steiner)的全名,[[弗朗西斯·喬治·史坦納]](Francis George Steiner)(1929年4月23日 - )出生於 [[ 奧地利 ]] ,成长于多语言环境的 [[ 犹太 ]] 家庭,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屠杀。後隨父母移民 [[ 巴黎 ]] 。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文學批評家。<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474551/ bilibili -文学批评的价值——乔治·斯坦纳《人文素养》]</ref>
[[喬治]]的職業生涯跨越了半個世紀。他出版了一些論述當代西方文化異常、語言問題及其在大屠殺後時代的「貶低」問題的論文和書籍。 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比較文學,他作為一個批評家的工作傾向於探索文化和哲學問題,特別是根據現代歷史研究文學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他關於語言和語言的著作大屠殺影響了廣泛的非學術群體。<ref>[http://www.zgwypl.com/show-201-40289-1.html 中國文藝評論網 -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 1929—)是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ref>
對喬治來說,無論是文學批評,還是翻譯研究,甚至連回憶錄也敏感於語詞的歷史變遷與觀念思辨,都指向一個根本性主題,那就是語詞:語言的多樣性與語言的生命力。<ref>[[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22267 澎拜 - 乔治·斯坦纳小书论欧洲思想:妙笔生花,出奇老套]</ref>
1975年,《巴別塔之後》是他最著名的著作,更是喬治對 [[ 翻譯 ]] 研究領域的一個早期和有影響的貢獻。
1977年,《巴別塔之後》被改編成電視劇《人類的舌頭》 ,是1983年 [[ 英國 ]] 前衛搖滾樂隊巴別塔新聞創作的靈感來源。
==經歷==
1944年,成為 [[ 美國 ]] 公民。
1948年,獲得芝加哥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1950年, [[ 哈佛大學 ]] 獲得博士學位
1955年,獲得 [[ 牛津大學 ]] 博士學位。
[[喬治]]大部分時間都在歐洲度過。
1952-56年,擔任《經濟學人》雜誌編輯部成員。
1956–5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所工作,然後在 [[ 丘吉爾 ]] 學院,劍橋,日內瓦大學和哈佛大學任教。
==著作==
===比較文學作品===
1960年,《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篇對比的散文》,這本書研究了 [[ 俄國 ]][[ 作家 ]][[ 列夫·托爾斯泰 ]] 和 [[ 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 ]] 的不同思想和意識形態的研究。
1961年,《悲劇之死》起源於他在牛津大學的博士論文,研究古 [[ 希臘 ]] 到20世紀中期的文學。
1975年,《巴別塔之後》是對翻譯研究領域的一個早期和有影響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