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伽瑪射線

增加 3,2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00年由法國科學家保羅·維拉爾發現,他將含鐳的氯化鋇通過陰極射線,從照片記錄上看到輻射穿過0.2毫米的鉛箔,拉塞福稱這一貫穿力非常強的輻射為γ射線,是繼α射線、β射線後發現的第三種原子核射線。
**1913年,γ射線被證實為是電磁波,波長短於0.2 埃,和X射線特性相似但具有比X射線還要強的穿透能力。
若以伽瑪射線來照射時,由於光子能量非常高,遠超過二氧化矽分子中的電子游離能,所以電子就會被游離出來而形成自由電子,這種現象稱為康普頓效應。如果伽瑪射線的強度夠高,照射的時間也夠久,那麼游離出來的自由電子數量就會十分龐大。此時基於自由電子的阻擋作用(自由電子可吸收任何波長的光子),就會導致玻璃呈現不透明的黑色。
==伽馬射線爆發==
*美國太空總署(NASA)今日發表一份最新報告,哈伯望遠鏡今年初觀測到人類觀測宇宙史以來最強烈的伽馬射線爆發,在短短數秒鐘發出的能量,遠超過太陽在整個100億年生命中所發出的量。
**今年1月全球多個太空望遠鏡均觀察到異常明亮且持續相當久的伽馬射線爆(Gamma-Ray Burst,GRB),此後哈伯望遠鏡進行後續觀察,記錄並分析這次極端爆發的產生模式。
**荷蘭拉德布德大學天文物理學院教授萊文表示,該次特殊的GRB發生在相當密集的星系中心,可能是產生如此巨大能量的主因。<ref name="自由時報">{{cite web |url=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984986 | title= NASA發現史上最強伽馬射線爆 數秒炸裂太陽百億年能量 | language=zh | date=2019-11-21 | publisher=自由時報 | author=NASA | accessdate=2020-04-05}}</ref>
==什麼是伽馬射線暴==
*伽瑪射線暴,又稱伽瑪暴,是來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瑪射線強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隨後又迅速減弱的現象,持續時間在0.1-1000秒,輻射主要集中在0.1-100 MeV的能段。
*一顆距離地球大約8000光年,代號為WR 104的巨大恆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炸,地球正位於危險的伽瑪射線暴(GRB)所經過的路徑上,屆時產生的大量伽瑪射線會達到地球,能夠摧毀地球大氣層中四分之一的臭氧。
**天文學家格蘭特•希爾(Grant Hill)說:「這顆恆星在今後的50萬年期間,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爆發,爆發產生的伽馬射線和可見光將會同時到達地球。」恆星WR104最初是由雪梨大學的天文學家彼得•塔海爾於1998年發現的。
**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物理學家艾德里安•米勞特說:「這種類型的伽瑪射線暴將會導致地球增加50%的紫外線輻射。首先你將會注意到上層大氣中發生10秒的藍色閃光,此時傷害實際上已經發生了。」<ref name="每日頭條">{{cite web |url= https://kknews.cc/zh-tw/science/jmylo8q.html | title= 曾經伽馬射線爆擊中地球,導致物種大滅絕卻也使得人類出現 | language=zh | date=2018-02-01|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朔離科技 | accessdate=2020-04-05}}</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ref name="传奇">{{cite web |url=http://eaglevisiontimes.nz/2018/10/24/蒲松龄前世与后身的传奇/ | title= 蒲松龄前世与后身的传奇 | language=zh | date=2018-10-24 | publisher=EagleVision Times | author=Susan | accessdate=2019-01-22}}</ref>
]]
 
[[File:伽瑪射線.jpg | thumb | 300px | 伽瑪射線 <br> [https://www.masters.tw/71711/淺談伽瑪射線 原圖鏈接] ]]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