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1
次編輯
變更
鄭燮
,创建页面,内容为“{{redirect|鄭板橋|t}}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鄭燮 | 原名 = | 圖片名稱= Zheng Xie.png | 圖片大小 = 240px | 圖片說明 = 《清代學者…”
{{redirect|鄭板橋|t}}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鄭燮
| 原名 =
| 圖片名稱= Zheng Xie.png
| 圖片大小 = 240px
| 圖片說明 = 《[[清代學者像傳]]》第一集《鄭燮像》,[[葉衍蘭]]繪
| 最高職務 = [[山東省 (清)|山東省]][[登萊青膠道]][[萊州府]][[濰縣]]知縣
| 國家 = 大清
| 爵位 =
| 籍貫 = [[江蘇省 (清)|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江蘇)|興化縣]]
| 族裔 = 漢族
| 旗籍 =
| 字號 = 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
| 諡號 =
| 出生日期 =清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birth date|1693|11|22}}
| 出生地點 = [[江蘇省 (清)|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江蘇)|興化縣]]
| 逝世日期 =清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 {{death date and age|1766|1|22|1693|11|22}}
| 逝世地點 = [[江蘇省 (清)|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江蘇)|興化縣]]
| 墓葬 =
| 配偶 =
| 親屬 =
| 出身 =
*乾隆元年丙辰科第二甲[[進士]]
*
| 經歷 =
| 著作 =
*《[[板桥诗钞]]》、《[[板桥词钞]]》等
}}
'''郑燮'''<ref>{{標音|字=燮|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ref>({{bd|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catIdx=Z郑燮}}),[[表字|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蘇省 (清)|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江蘇)|興化縣]](今[[江蘇省]][[泰州市]][[兴化市]][[大垛鎮]])人,[[祖籍]][[蘇州]][[阊门]],[[清朝]]官员、学者、書畫家,擅長畫竹。
==生平==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子時出生[[江蘇省]][[淮揚道]][[揚州府]][[興化縣]]。父親[[鄭立庵]]是县[[私塾]]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儀真縣]]读书。[[康熙]]年間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
[[乾隆]]元年(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七年(1742年)出任[[山東省 (清)|山东省]][[兗沂曹濟道]][[曹州府]][[范县]][[知县]]。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登萊青膠道]][[萊州府]][[潍县]]知县。
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知县]]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柬封书画史」。
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於興化溘然長逝,享年七十有三。歸土興化縣城東之管阮莊。是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
==著作==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寄弟墨書》。
==书画成就==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寥寥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以篆、隸、草、行、楷等各种书体的字形,并以兰草画法入书,形成有行无列、疏密错落的书法风格,创造了「六分半书」的书体,后人亦称之为“板桥”体。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鄭燮
| 原名 =
| 圖片名稱= Zheng Xie.png
| 圖片大小 = 240px
| 圖片說明 = 《[[清代學者像傳]]》第一集《鄭燮像》,[[葉衍蘭]]繪
| 最高職務 = [[山東省 (清)|山東省]][[登萊青膠道]][[萊州府]][[濰縣]]知縣
| 國家 = 大清
| 爵位 =
| 籍貫 = [[江蘇省 (清)|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江蘇)|興化縣]]
| 族裔 = 漢族
| 旗籍 =
| 字號 = 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
| 諡號 =
| 出生日期 =清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birth date|1693|11|22}}
| 出生地點 = [[江蘇省 (清)|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江蘇)|興化縣]]
| 逝世日期 =清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 {{death date and age|1766|1|22|1693|11|22}}
| 逝世地點 = [[江蘇省 (清)|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江蘇)|興化縣]]
| 墓葬 =
| 配偶 =
| 親屬 =
| 出身 =
*乾隆元年丙辰科第二甲[[進士]]
*
| 經歷 =
| 著作 =
*《[[板桥诗钞]]》、《[[板桥词钞]]》等
}}
'''郑燮'''<ref>{{標音|字=燮|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ref>({{bd|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catIdx=Z郑燮}}),[[表字|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蘇省 (清)|江蘇省]][[淮揚海道]][[揚州府]][[興化縣 (江蘇)|興化縣]](今[[江蘇省]][[泰州市]][[兴化市]][[大垛鎮]])人,[[祖籍]][[蘇州]][[阊门]],[[清朝]]官员、学者、書畫家,擅長畫竹。
==生平==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子時出生[[江蘇省]][[淮揚道]][[揚州府]][[興化縣]]。父親[[鄭立庵]]是县[[私塾]]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儀真縣]]读书。[[康熙]]年間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
[[乾隆]]元年(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七年(1742年)出任[[山東省 (清)|山东省]][[兗沂曹濟道]][[曹州府]][[范县]][[知县]]。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登萊青膠道]][[萊州府]][[潍县]]知县。
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知县]]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柬封书画史」。
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於興化溘然長逝,享年七十有三。歸土興化縣城東之管阮莊。是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
==著作==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寄弟墨書》。
==书画成就==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寥寥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以篆、隸、草、行、楷等各种书体的字形,并以兰草画法入书,形成有行无列、疏密错落的书法风格,创造了「六分半书」的书体,后人亦称之为“板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