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98
次編輯
變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创建页面,内容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ref>[https://www.360kuai.com/pc/9912d6b380052a9f2?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生活不易,看透人性的善恶] 快资讯,发布时间;2019-09-27 08:48</ref>
==作品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8e9ecc95d6a4.aspx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文网;</ref>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词句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⒄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⒅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⒆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白话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作品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2]
==名家点评==
《唐诗援》:“‘安得广厦千万间’,发此大愿力,便是措大想头。”申凫盟此语最妙。他人定谓是老杜比稷、契处矣。
《唐诗镜》:子美七言古诗气大力厚,故多局面可观。力厚,澄之使清;气大,束之使峻:斯尽善矣。
《诗源辨体》:《茅屋为秋风所破》,亦为宋人滥觞,皆变体也。
《唐诗归》:钟云:好笑!好哭(“南村群童”二句下)。钟云:“入竹”妙!妙(“公然抱茅”句下)!谭云:“恶卧”,尽小儿睡性(“娇儿恶卧”句下)。
《杜臆》:“广厦万间”,“大庇寒士”,创见故奇,袭之便觉可厌。……“呜呼”一转,固是曲终馀意,亦是通篇大结。
《义门读书记》:元气淋漓,自抒胸臆,非出外袭也。“自叹息”三字,直贯注结处(“归来倚杖”句下)。“风”字带收前半(“风雨不动”句下)。
《唐宋诗醇》: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则诗亦可不作。朱鹤龄曰:白乐天云:“安得布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同此意。
《读杜心解》:起五句完题,笔亦如飘风之来,疾卷了当。“南村”五句,述初破不可耐之状,笔力恣横。单句缩住、黯然。“俄顷”八句,述破后拉杂事,停“风”接“雨”,忽变一境;满眼“黑”、“湿”,笔笔写生。“自经丧乱”,又带入平时苦趣,令此夜彻晓,加倍烦难。末五句,翻出奇情,作矫尾厉角之势。……结仍一笔兜转,又复飘忽如风。《楠树篇》峻整,《茅屋篇》奇奡。
《[[杜诗镜铨]]》:[[邵子湘]]云:此老襟抱自阔,与蝼蚁辈迥异。诗亦以朴胜,遂开宋派。蒋弱六云:此处若再加叹息,不成文矣。妙竞推开自家,向大处作结,于极潦倒中正有兴会(“安得广厦”句下)。还说穷话,妙(“风雨不动”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安得”三句,固屋破而思广厦之庇,转说到独破不妨,想见“胞与”意量。末二句,有意必尽,惟老杜用笔喜如此。
《岘佣说诗》:后段胸襟极阔,然前半太觉村朴,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四语,及“骄儿恶卧踏里裂”语,殊不可学。
《[[十八家诗钞]]》:张曰:沉雄壮阔,奇繁变化,此老独擅。
==读后感==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笔下的一首诗。相信大家对这首诗的作者[[杜甫]]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杜甫的诗篇也经常作为重点篇目来赏析学习。所以我们对杜甫并不陌生。我们常说当一个人有怎样的人生经历时,他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才会足够的真实。而从杜甫的诗中我们便可以感受到,杜甫的一生并不算顺利。所以这些使杜甫的诗篇常常呈现出一种压抑、忧愁的情感。这与杜甫早年的一些经历有关,在杜甫当时的那个年代,因为当时各个国家的征战,使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稳定,而且老百姓也在战乱中遭受着巨大的伤害。
杜甫的有一些诗篇就是为这些老百姓发声,用诗词的力量为老百姓捍卫权益,同时也讽刺当时的统治者的无能,没有办法、没有尽全力的去维护老百姓的安全和健康。杜甫是一个很现实的诗人。他不像一些诗人,总是写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还是杜甫也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去体恤百姓疾苦,用自己那双眼睛去看事物真相,再写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杜甫的一生很坎坷,总是在漂泊中。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也是杜甫离开故乡后四处漂泊不定而感慨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在后来也被很多人寄予了很高的评价。因为他不仅写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景,还有人性的一些善恶,以及自己的生活状况,还有很独特的手法写出了当时环境的变化。我们都知道豆腐席一个很善良的人,他懂得体恤百姓的疾苦,但同时杜甫也有很豪放的一面。杜甫心里一直有志向,可是他并没能如愿的实现。就这样心有壮志,却壮志难酬。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走过了他的一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要想表达的是:这首诗是在秋天写的,而当时正是八月份。杜甫当时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这这首诗里面的那个小茅草屋,也是当时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才盖起来。而八月的风吹得很大,杜甫的小茅草屋上的茅草也被吹掉了。茅草随风飘着,飘的哪里都是。而在诗人所住的地方有几个村子,村子里面的孩子总是看着杜甫年纪大了好欺负而去捉弄杜甫。因为杜甫的年纪大了,所以就是赶不上他们,也劝阻不了这群孩子。所以很无奈,只能忍气吞声地回到自己的屋子里默默叹气。
很久风才停下来,天也变得很暗了。因为自己没有什么能力,所以睡的屋子也很不好,床十分的硬。下过雨后屋子还会严重的漏水,一个小小的茅草屋里开始变得潮湿,这也让年纪很大的诗人感到很不舒服,便觉得很痛苦。一次只能很无奈的感伤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天亮?等到太阳出来的那一刻,时候自己的屋子里面才能干了。什么时候自己也能住上那种很大很大的屋子,即使风刮的很大,雨下的很大也不用到处躲藏。可是自己却无能为力。
因为天下的穷人有太多了,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但是杜甫的心地很善良,这时候他会想到天下的读书人有那么多,如果可以的话,即使自己再难受,也要忍过去。如果可以的话,请让那些读书人住上那些很宽大的屋子吧。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好好地读书为国家效力。杜甫心里想的这些,便觉得只要真的可以如愿以偿,即使自己在这个小茅草屋里面就算冻死。也觉得很满足了。
一个人如果想要干出一番成就,不可缺少的是有自己强大能力,但是更不可缺少的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能力强的人。而能力越强往往忽视的就会越多,就像杜甫当时的统治者一样,虽然高高在上却完全忽视了百姓的疾苦,自己过得逍遥,而百姓却很痛苦。或许是因为生气,就能引发一场战争,不管输赢与否,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而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这首诗中,作者也展现出了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和能力。开头的第一句话便点明了时间还有天气,以及下面用十分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些屋子的茅草随风而飘的到处都是的场景。
用写一件很平凡的小事来讽刺当时社会情境,比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虽然看似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但事实上也想要讽刺孩子的无知,以及社会上的人们不懂得关心老人、漠视老人的一种心态。在结尾杜甫更是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表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让读者们看到了杜甫的肚量。即使自己的处境再困难,也想要天下的读书人过上好日子,让他们有一个很优秀的环境去学习,将来为国家效力。<ref>[https://www.360kuai.com/pc/9912d6b380052a9f2?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生活不易,看透人性的善恶] 快资讯,发布时间;2019-09-27 08:48</ref>
==作者简介==
[[File:杜甫211.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pic24.photophoto.cn/20120709/0006019077136608_b.jpg 原图链接][http://pic24.photophoto.cn/20120709/0006019077136608_b.jpg 图片来源]]]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515ea88d1858.aspx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ref>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视频==
<center> '''诗圣杜甫的故事'''</center>
<center>
{{#iDisplay:u3061qqzp18|780|460|qq}}
</center>
<center>'''康震讲《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enter>
<center>
{{#iDisplay:w0856twce2y|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ref>[https://www.360kuai.com/pc/9912d6b380052a9f2?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生活不易,看透人性的善恶] 快资讯,发布时间;2019-09-27 08:48</ref>
==作品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8e9ecc95d6a4.aspx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文网;</ref>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词句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⒄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⒅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⒆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白话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作品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2]
==名家点评==
《唐诗援》:“‘安得广厦千万间’,发此大愿力,便是措大想头。”申凫盟此语最妙。他人定谓是老杜比稷、契处矣。
《唐诗镜》:子美七言古诗气大力厚,故多局面可观。力厚,澄之使清;气大,束之使峻:斯尽善矣。
《诗源辨体》:《茅屋为秋风所破》,亦为宋人滥觞,皆变体也。
《唐诗归》:钟云:好笑!好哭(“南村群童”二句下)。钟云:“入竹”妙!妙(“公然抱茅”句下)!谭云:“恶卧”,尽小儿睡性(“娇儿恶卧”句下)。
《杜臆》:“广厦万间”,“大庇寒士”,创见故奇,袭之便觉可厌。……“呜呼”一转,固是曲终馀意,亦是通篇大结。
《义门读书记》:元气淋漓,自抒胸臆,非出外袭也。“自叹息”三字,直贯注结处(“归来倚杖”句下)。“风”字带收前半(“风雨不动”句下)。
《唐宋诗醇》: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则诗亦可不作。朱鹤龄曰:白乐天云:“安得布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同此意。
《读杜心解》:起五句完题,笔亦如飘风之来,疾卷了当。“南村”五句,述初破不可耐之状,笔力恣横。单句缩住、黯然。“俄顷”八句,述破后拉杂事,停“风”接“雨”,忽变一境;满眼“黑”、“湿”,笔笔写生。“自经丧乱”,又带入平时苦趣,令此夜彻晓,加倍烦难。末五句,翻出奇情,作矫尾厉角之势。……结仍一笔兜转,又复飘忽如风。《楠树篇》峻整,《茅屋篇》奇奡。
《[[杜诗镜铨]]》:[[邵子湘]]云:此老襟抱自阔,与蝼蚁辈迥异。诗亦以朴胜,遂开宋派。蒋弱六云:此处若再加叹息,不成文矣。妙竞推开自家,向大处作结,于极潦倒中正有兴会(“安得广厦”句下)。还说穷话,妙(“风雨不动”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安得”三句,固屋破而思广厦之庇,转说到独破不妨,想见“胞与”意量。末二句,有意必尽,惟老杜用笔喜如此。
《岘佣说诗》:后段胸襟极阔,然前半太觉村朴,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四语,及“骄儿恶卧踏里裂”语,殊不可学。
《[[十八家诗钞]]》:张曰:沉雄壮阔,奇繁变化,此老独擅。
==读后感==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笔下的一首诗。相信大家对这首诗的作者[[杜甫]]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杜甫的诗篇也经常作为重点篇目来赏析学习。所以我们对杜甫并不陌生。我们常说当一个人有怎样的人生经历时,他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才会足够的真实。而从杜甫的诗中我们便可以感受到,杜甫的一生并不算顺利。所以这些使杜甫的诗篇常常呈现出一种压抑、忧愁的情感。这与杜甫早年的一些经历有关,在杜甫当时的那个年代,因为当时各个国家的征战,使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稳定,而且老百姓也在战乱中遭受着巨大的伤害。
杜甫的有一些诗篇就是为这些老百姓发声,用诗词的力量为老百姓捍卫权益,同时也讽刺当时的统治者的无能,没有办法、没有尽全力的去维护老百姓的安全和健康。杜甫是一个很现实的诗人。他不像一些诗人,总是写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还是杜甫也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去体恤百姓疾苦,用自己那双眼睛去看事物真相,再写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杜甫的一生很坎坷,总是在漂泊中。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也是杜甫离开故乡后四处漂泊不定而感慨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在后来也被很多人寄予了很高的评价。因为他不仅写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景,还有人性的一些善恶,以及自己的生活状况,还有很独特的手法写出了当时环境的变化。我们都知道豆腐席一个很善良的人,他懂得体恤百姓的疾苦,但同时杜甫也有很豪放的一面。杜甫心里一直有志向,可是他并没能如愿的实现。就这样心有壮志,却壮志难酬。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走过了他的一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要想表达的是:这首诗是在秋天写的,而当时正是八月份。杜甫当时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这这首诗里面的那个小茅草屋,也是当时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才盖起来。而八月的风吹得很大,杜甫的小茅草屋上的茅草也被吹掉了。茅草随风飘着,飘的哪里都是。而在诗人所住的地方有几个村子,村子里面的孩子总是看着杜甫年纪大了好欺负而去捉弄杜甫。因为杜甫的年纪大了,所以就是赶不上他们,也劝阻不了这群孩子。所以很无奈,只能忍气吞声地回到自己的屋子里默默叹气。
很久风才停下来,天也变得很暗了。因为自己没有什么能力,所以睡的屋子也很不好,床十分的硬。下过雨后屋子还会严重的漏水,一个小小的茅草屋里开始变得潮湿,这也让年纪很大的诗人感到很不舒服,便觉得很痛苦。一次只能很无奈的感伤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天亮?等到太阳出来的那一刻,时候自己的屋子里面才能干了。什么时候自己也能住上那种很大很大的屋子,即使风刮的很大,雨下的很大也不用到处躲藏。可是自己却无能为力。
因为天下的穷人有太多了,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但是杜甫的心地很善良,这时候他会想到天下的读书人有那么多,如果可以的话,即使自己再难受,也要忍过去。如果可以的话,请让那些读书人住上那些很宽大的屋子吧。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好好地读书为国家效力。杜甫心里想的这些,便觉得只要真的可以如愿以偿,即使自己在这个小茅草屋里面就算冻死。也觉得很满足了。
一个人如果想要干出一番成就,不可缺少的是有自己强大能力,但是更不可缺少的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能力强的人。而能力越强往往忽视的就会越多,就像杜甫当时的统治者一样,虽然高高在上却完全忽视了百姓的疾苦,自己过得逍遥,而百姓却很痛苦。或许是因为生气,就能引发一场战争,不管输赢与否,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而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这首诗中,作者也展现出了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和能力。开头的第一句话便点明了时间还有天气,以及下面用十分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些屋子的茅草随风而飘的到处都是的场景。
用写一件很平凡的小事来讽刺当时社会情境,比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虽然看似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但事实上也想要讽刺孩子的无知,以及社会上的人们不懂得关心老人、漠视老人的一种心态。在结尾杜甫更是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表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让读者们看到了杜甫的肚量。即使自己的处境再困难,也想要天下的读书人过上好日子,让他们有一个很优秀的环境去学习,将来为国家效力。<ref>[https://www.360kuai.com/pc/9912d6b380052a9f2?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生活不易,看透人性的善恶] 快资讯,发布时间;2019-09-27 08:48</ref>
==作者简介==
[[File:杜甫211.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pic24.photophoto.cn/20120709/0006019077136608_b.jpg 原图链接][http://pic24.photophoto.cn/20120709/0006019077136608_b.jpg 图片来源]]]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515ea88d1858.aspx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ref>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视频==
<center> '''诗圣杜甫的故事'''</center>
<center>
{{#iDisplay:u3061qqzp18|780|460|qq}}
</center>
<center>'''康震讲《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enter>
<center>
{{#iDisplay:w0856twce2y|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