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區(臺中市)

增加 2,7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東區(臺中市).jpg|缩略图|400px|thumb|有框|右|[https://www.east.taichung.gov.tw/855951/post 圖片來自臺中市東區區公所-行政區劃]]]]]'''東區(臺中市)'''東鄰[[太平區]],西與[[中區]]相鄰,南與[[南區]]及[[大里區]]相鄰,北與[[北區]]相鄰,以地理方位取名為東區。本區總面積9.2855平方公里,民國91年2月進行里行政區域調整,分為17里辦公處、404鄰暨15個社區發展協會。全區共分為17里,包括:新庄里、振興里、東興里、東橋里、東門里、樂成里、旱溪里、泉源里、干城里、富台里、富仁里、東勢里、合作里、十甲里、東南里、東英里、東信里。<ref>[https://www.east.taichung.gov.tw/855951/post 臺中市東區區公所-行政區劃]</ref>
==歷史沿革==
 
*荷西時期
1940年,因侵華戰爭陷於泥淖,日本本土通膨嚴重,人力與物資極為短缺,乃加速推行台灣的皇民化運動。臺灣婦女、學生也開始被迫參與軍事服務,公、教員亦須改日本姓名。
 
*戰後迄今
 
民國34年(1945),盟軍開始猛烈轟炸臺灣,因干城兵站、火車站、臺中製糖所之故,東區亦遭戰火殃及。同年,日本投降接受盟國菠次坦宣言之要求,滿州、臺灣與澎湖主權歸還中華民國。原台中州下台中市的曙町、花園町、楠町、櫻町、高砂町、干城町以及大字東勢子、旱溪、頂橋子頭的部份區域,合併成立「東區」。
 
民國35年(1946)10月26日,全省舉行鄉長與區長選舉,以區代會間接選舉之,各區公所正式開始運作。民國39年(1950),區代會取消,區長改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林益彰]]先生當選東區首屆直選區長並蟬聯三屆。民國41年,臺中首任民選市長[[楊基先]]就任。
 
民國45年(1965)市府公佈「臺中市都市計畫」計畫年期20年,東區糖廠一帶因處在下風處,被規劃為市區內僅有的兩處工業區之一。
 
民國53年(1964),在聯合國專家孟森(DonaldMonson)協助下,民國60年(1971)完成之「臺中市綱要計畫」與「臺中區域計畫」,確立了東區工業在臺中市的重要地位,知名的「黑手堀」鐵工廠聚落也從此時期開始興起。民國54年(1965),臺中市第一期重劃區亦從本區大智路末端開始,以抵費地所得經費闢建了大智國中小學、東區圖書館與諸多綠地,市地重劃也成為臺中市此後50年的發展主軸之一。民國61年(1972)落成的建國市場約有 700多個攤商,加上建國臨時市場與周邊衍生市集,約莫有近 2,000個攤位聚集,是全國最大公有零售市場。
 
至民國70年代末,東區內有省立高農、家商、教師會館、後站、公路南站等機關學校外,更是臺中市區內工廠最多之區,全市約三分之一的工廠集中於此,以糖廠、窯場、橡膠廠、鐵工廠、紡織廠、食品工廠居多。民國80年之後,國內都市發展方向丕變,環保意識抬頭,區內許多工廠開始外移他處或結束營業。本區一度面臨人口成長停滯、環境與產業轉型困難等問題。但民國90年代後,居民也開始轉向更多藝文活動、文創產業、社區活動等。<ref>[https://www.east.taichung.gov.tw/833385/833395/833396/1339530/post 臺中市東區區公所-臺中市東區歷史沿革概述]</ref>
==旅遊觀光景點==
*[[臺中產業故事館]]:原歷史建築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於108年12月中旬正式開幕,轉型為「產業故事館」,透過OT 方式委外經營,以過去製糖產業為主軸,結合周邊舊酒廠文化園區,成為外界了解大臺中產業文化的第一站。
*[[旱溪自行車道]]:沿旱溪東路設置,路線從最南端的六順路起,經過東門橋往北行至終點嘉新橋。
*[[旱溪夜市]]位在旱溪東路與振興路口,每週二、四、五、六晚上都可湧入2至3萬人次,裡頭約有300多個攤位,吃喝玩樂應有盡有。<ref>[https://www.east.taichung.gov.tw/833400/Lpsimplelist 臺中市東區區公所-觀光休閒]</ref> ==參考資料== {{Reflist}}
3,9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