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世纪前期

增加 8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世纪前期(又称中世纪早期、中古早期;英语:Early Middle Ages)是在欧洲历史上,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从500年到1000年间大约5个世纪的一个时期,前承后古典时代、后接中世纪中期。在这段时期内,从罗马帝国后期开始的衰落趋势,在整个欧洲一直持续: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减少、贸易萎缩、野蛮人民族迁徙规模扩大与持续入侵,当年罗马统治过的辽阔大地,最终分成了三种后续文明:西欧文明、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西欧历史上,中世纪前期被称为“黑暗时代”,突显了当时社会动荡、传世文学文化作品甚少的特点。然而,东罗马帝国,或称拜占庭帝国,却得以存留下来,尽管以前罗马帝国的大片领土,于公元7世纪时为伊斯兰哈里发所征服。
'''中世纪前期'''(又称中世纪早期、中古早期;英语:Early Middle Ages)是在[[欧洲]]历史上,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从500年到1000年间大约5个世纪的一个时期,前承后古典时代、后接中世纪中期。在这段时期内,从罗马帝国后期开始的衰落趋势,在整个欧洲一直持续: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减少、贸易萎缩、野蛮人民族迁徙规模扩大与持续入侵,当年罗马统治过的辽阔大地,最终分成了三种后续文明:西欧文明、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西欧历史上,中世纪前期被称为“黑暗时代”,突显了当时社会动荡、传世文学文化作品甚少的特点。然而,东罗马帝国,或称[[拜占庭帝国]],却得以存留下来,尽管以前罗马帝国的大片领土,于公元7世纪时为伊斯兰哈里发所征服。 到了中世纪前期的后段,这些衰落的趋势才得以逆转。800年时, [[ 查理大帝 ]] 获得了 [[ 皇帝 ]] 的称号,罗马皇帝似乎后继有人。他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卡洛林王朝,对此后欧洲的社会结构和历史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欧洲开始普及封建农耕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田轮耕制、重型耕犁等革新。欧洲大部分地区野蛮人迁移的情况都稳定了下来,但还是受到北欧维京人扩张的影响。
==民族大迁徙与罗马帝国的崩溃==
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 [[ 国家 ]] 之一。他的版图不仅囊括了整个 [[ 地中海 ]] 盆地,而且还包括了今天的法国、英格兰的一部分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靠 [[ 军队 ]] 的强大、城市的合理管理和地方上层人士的忠诚,罗马帝国的统治非常稳固。
从2世纪开始, [[ 古罗马文明 ]] 开始衰落,城市、人口和海上贸易等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下降。在地中海发现的3世纪沉船只有1世纪的40%。据估计,公元150年至400年间罗马帝国的人口从6500万下降到5000万,超过20个百分点。有人认为这与因全球气温下降而引起的 [[ 民族大迁徙 ]] 有关(约300年 -700 ~700 年)。
==拜占庭帝国==
39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帝国由他的两个儿子分而治之。西罗马帝国在5世纪被一系列混战的日耳曼王国瓜分,使以 [[ 君士坦丁堡 ]] 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成为合法的古罗马继承者。希腊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帝国官方语言后, [[ 历史学家 ]] 又称东罗马为“拜占庭”;而西方人逐渐地称他为“希腊”而不是“罗马”。但是境内居民,习惯自称为Romaioi,即“罗马人”。
==西方的基督教化==
这个时代的基督徒们,从早期基督教那里继承了教会传统,包括主要信条、圣经正典和丰富的 [[ 基督教 ]] 哲学传统。
313年,君士坦丁发布《米兰诏令》,标志着帝国对基督教迫害的全面结束,基督教在罗马得到合法承认。 [[ 帝国 ]] 所在之地,即是基督教所能影响的范围:地中海的东、西二岸;包括巴勒斯坦、叙利亚、小亚细亚、波斯、马其顿、希腊、意大利、西西里、高卢、埃及、北非、比利时、荷兰、不列颠等地。整个帝国的疆界南边以 [[ 撒哈拉沙漠 ]] 为界,西边是大西洋,北边是 [[ 莱茵河 ]] [[ 多瑙河 ]] ,东边是 [[ 幼发拉底河 ]]
251,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