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漢人各姓氏家族攜家帶眷大規模渡海而來,而此地平埔族在生活空間失去、受逼壓的情況下日漸凋零而退出歷史舞台。乾隆十年,有漳州府平和縣銅壺社人林簪來台墾荒,其後裔大多分布於南門仔(今臺中高農東南經南門橋到中興大學一帶)、樹仔腳(今南區復興路一段二側)、橋仔頭庄(今東區東橋里延伸到南區江川里一代)等地,至今仍為當地大姓之一,由祖聖里之有林姓宗親家族「祖廟」俗稱「祖厝內仔」可說是林姓早期在此開發,而成為林家源流之所在地。
日治時期
光緒21年(1895)馬關條約簽訂,臺灣成為 * 日 本殖民地。臺中的主要對日抗爭持續到1901年左右,同 治 時 在經過6次調整後,日本總督府終於將臺灣行政區劃定案,本地屬於臺中廳藍興堡臺中街以及臺中廳藍興堡新庄仔、旱溪庄、東勢仔庄、頂橋頭仔庄。期
明治41 光緒21 年(19081895) 西部縱貫鐵路全線貫通 馬關條約簽訂 , 臺灣成 為 日本殖民地。 臺中 成為 的主要對日抗爭持續到1901年左右,同時在經過6次調整後,日本總督府終於將 臺灣 交通樞紐打下基礎 行政區劃定案 ,本 區日後發展與此息息相關 地屬於臺中廳藍興堡臺中街以及臺中廳藍興堡新庄仔、旱溪庄、東勢仔庄、頂橋頭仔庄 。
大正元 明治41 年 (1912)臺中製糖所( 今臺中糖廠1908) 完工 西部縱貫鐵路全線貫通 , 每日壓榨甘蔗量為1,500公噸。大正12年(1923) 為 臺中 公學校曙分教場 成 立(今 為 臺 中國小) 灣交通樞紐打下基礎 , 是 本區 最早的現代化學校。昭和8年(1933) 臺中家政女學校成立(今臺中家商),是 日後 臺中女性經濟獨立、社會地位提升的重要推手 發展 與 里程碑 此息息相關 。
1940 大正元年(1912)臺中製糖所(今臺中糖廠)完工,每日壓榨甘蔗量為1,500公噸。大正12年(1923)臺中公學校曙分教場成立(今臺中國小),是本區最早的現代化學校。昭和8年(1933) 臺中家政女學校成立(今臺中家商),是日後臺中女性經濟獨立、社會地位提升的重要推手與里程碑。 1940 年,因侵華戰爭陷於泥淖,日本本土通膨嚴重,人力與物資極為短缺,乃加速推行台灣的皇民化運動。臺灣婦女、學生也開始被迫參與軍事服務,公、教員亦須改日本姓名 。 ==旅遊觀光景點==*[[樂成宮]]:又稱「旱溪媽祖廟」,溯自乾隆初年,林大發之十五世祖渡台拓墾,為冀求一帆風順及其墾業順利,遂恭迎湄洲天后宮之「老二媽」金尊一道來台,林氏一行人,行經至本宮現址,因神靈顯異,乃擇定聖地,暫奉祀神祇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