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722
次編輯
變更
世界历史
,無編輯摘要
[[File:世界历史.jpg|28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age31.bookschina.com/2011/20110129/4870791.jpg 原图链接][http://www.bookschina.com/4870791.htm 来自 中国图书网 的图片]]]
==“世界史”概念和研究的演变==
被誉为历史之父的 [[ 古希腊 ]][[ 历史学家 ]][[ 希罗多德 ]] 所著《历史》一书,虽然只记述部分欧洲、 [[ 地中海 ]] 沿岸、西亚等地中心的地区所发生的波希战争,却已发展出国与国间的相对关系,是目前所知较早具有世界史观念的著作。但因这些记载多来自口耳相传,故也有人认为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 [[ 修昔底德 ]] 才是历史之父。
在东方中国历史著作 [[ 司马迁 ]] 的《 [[ 史记 ]] 》,大体以中国为中心,仅略旁及四夷(外族),但也可大致代表当时中国人所知的世界。
中世纪以后,西方史学受到 [[ 基督教 ]] 影响,开始出现把全世界视为统一的,将世界历史作为走向天国历程的观念。最明显受此影响的是艾克哈德的《世界编年史》,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本“世界史”著作。
但早期的“世界史”不可能记述本身文明之外的历史,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则必须要待近世的地理大发现以后才可能逐渐出现,但早期受 [[ 文艺复兴 ]] 的人文思潮影响,是先开始对各地区而不是整体的世界历史产生兴趣,而启蒙运动则促使西方真正对于全世界的历史发展产生兴趣,到 [[ 十九世纪 ]] 史学更进一步发展,并形成许多解释世界历史的理论,虽然当时对于世界史的了解,常是西方中心及进化史观式的,但是已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这种世界史的概念也在西方向外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到 [[ 世界 ]] 各地,如日本在十九世纪末开始研究世界史,中国知识分子也开始探求世界历史,但在 [[ 欧洲 ]] ,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 [[欧洲历史| 欧洲史 ]] 仍然是学术主流,直到1980年代以来,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观念后,欧洲以及 [[ 美国 ]] 的历史课程主流,才开始由西洋史转向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