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风暴潮

增加 19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风暴潮.jpg|350px|缩略图|右|<big>风暴潮</big>[http://www.51pptmoban.com/d/file/2014/05/22/f620df10a73eb80308508dae5bc52ac4.jpg 原图链接][http://www.51pptmoban.com/tongyong/2515.html 来自 模板网 的图片]]]
''' 风暴潮 ''' 或称暴潮( [[ 英语 ]] :storm surge)是由 [[ 热带气旋 ]] [[ 温带气旋 ]] 、冷锋的强 [[ ]] 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 [[ 天气系统 ]] 引起的海面异常上升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影响海区涨潮相重叠,就会使水位暴涨, [[ 海水 ]] 涌进内陆,造成巨大破坏。如1953年2月发生在 [[ 荷兰 ]] 沿岸的强大风暴潮,使水位高出正常潮位3米多。洪水冲毁了防护堤,淹没土地80万英亩,导致2000余人死亡。 [[ 英国 ]] 最严重的风暴潮发生在1953年, [[ 英格兰 ]] 东海岸大部分地区遭受袭击,304人死亡。1970年11月12-13日发生在 [[ 孟加拉湾 ]] 沿岸地区的一次风暴潮,曾导致30余万人死亡和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62年, [[ 台风温黛 ]] [[ 香港 ]][[ 吐露港 ]] 引发严重风暴潮。2013年, [[ 台风海燕 ]] 侵袭 [[ 菲律宾 ]] 礼智省独鲁万市,导致1万人以上死亡。
==形成==
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由 [[ 台风 ]] 引起的 [[ 台风风暴潮 ]] 两大类。
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 [[ 夏季 ]] 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 [[ 沿海地区 ]] ,以 [[ 欧洲 北海]] 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 [[ 秋季 ]] 节。其特点是:来势猛、 [[ 速度 ]] 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 [[ 海洋 ]][[ 国家 ]] 、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主要特征==
风暴潮指由强烈 [[ 大气 ]] 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 [[ 飓风 ]] )、温带气旋( [[ 寒潮 ]] )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沿海验潮站或河口水位站所记录的海面升降,通常为 [[ 天文潮 ]] 、风暴潮、( [[ 地震 ]] [[ 海啸 ]] 及其他长波振动引起海面变化的综合特征。一般验潮装置已经滤掉了数秒级的短周期海浪引起的海面波动。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天文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间的高潮相叠),加之风暴潮往往夹狂风恶浪而至,溯江河洪水而上,则常常使其影响所及的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甚者海潮冲毁海堤 [[ 海塘 ]] ,吞噬 [[ 码头 ]] 、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
有人称风暴潮为“风暴海啸”或“气象海啸”,在我国 [[ 历史 ]] 文献中又多称为“海溢”、“海侵”、“海啸”及“大海潮”等,把风暴潮灾害称为“潮灾”。风暴潮的 [[ 空间 ]] 范围一般由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 [[ 时间 ]] 尺度或周期约为1-100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潮波之间。但有时风暴潮影响区域随大气扰动因子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有时一次风暴潮过程可影响一两千公里的 [[ 海岸 ]] 区域,影响时间多达数天之久。
风暴潮的周期为1-102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海啸之间。风暴潮的高度与台风或 [[ 低气压 ]][[ 中心气压 ]] 低于外围的气压差 [[ 成正比例 ]] ,中心 [[ 气压 ]] 每降低1hPa,海面约上升1cm。较大的风暴潮,特别是风暴潮和天文潮高潮叠加时,会引起沿海水位暴涨, [[ 海水倒灌 ]] ,狂涛恶浪,泛滥成灾。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