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大衍

增加 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大珩简介'''
王大珩(1915年-2011年), [[ 中国 ]] 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奖者,中国工程技术界泰斗级人物。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其父王应伟是一位早年留学 [[ 日本 ]] 的天文与气象学家, [[ 辛亥革 ]] 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1964年去世。
王大珩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其父教诲。1929年随父由 [[ ]] 京至青岛,就读于礼贤中学,学业优秀。他在学业之余常去观象台跟随其父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观察天体景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此期间,其父讲述研制成功风力计的故事,以及苦于国内尚不能制造精密仪器而要依赖外国解决的感叹,在[[王大珩]]幼小的心灵里埋下深刻的印象。少年时代的这些科学熏陶和教育,对王大珩后来攻读物理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与仪器制造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1932年[[王大珩]]以优异成绩考取了 [[ 清华大学 ]] 物理系。1936年他在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并攻读研究生。1937年 [[ 七七事变 ]] 发生后,王大珩进入南京国民政府兵工署弹道研究所,从事弹道测量工作。
1938年,王大珩在汉口考取了第三届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进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1941年转入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玻璃学家W.E.S.特纳(Turner)教授指导下专攻光学玻璃。后进入伯明翰昌司(chance)玻璃公司任研究员,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创造性地开发了许多新型稀土光学玻璃,并获得两项英美专利。
1948年6月,王大珩返回祖国来到 [[ 上海 ]] ,进入民办的耀华玻璃厂任工程师。正当王大珩深感国民党政府腐败,个人难于发挥作用之际,经上海地下党的启发与帮助,他决定投奔解放区,对外称将由 [[ 香港 ]] 去英国,实际取道朝鲜到了大连。
1949年,王大珩在大连大学创建了应用物理系,并任主任,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物理技术骨干。
1951年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之邀,前往北京筹建仪器馆。1952年,仪器馆在长春正式建立,后来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历任馆长、所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78年10月,王大珩加入 [[ 中国共产党 ]] 。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上,他当选为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从此开始了广泛的高层次的科学技术事业组织活动。
王大珩先后担任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国家科委光学与应用光学学科组组长,“863”高技术计划监督评估小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吉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长春光机学院院长,哈尔滨科技大学校长等职。他积极倡导成立中国光学学会并任第一、二、三届理事长,还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照明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光学行业协会理事长。在国际学术界,1979年他任国际权度公约计量委员会委员,1986 年任国际宇航院院士,1990年任亚洲太平洋光学联合会副主席。
1994年 受聘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1999年9月 与 [[ 钱学森 ]] [[ 钱三强 ]] [[ 邓稼先 ]] 等共23人一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成就==
==创新==
王大珩在 [[ 英国 ]] 学习和工作了10年,大部分时间是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国防光学仪器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使光学玻璃制造技术成为秘密。因此,他在英国的许多研究成果未能得到公开发表。他是英国最早研究稀土光学玻璃的。他用光谱方法研究了光学玻璃的吸收与脱色,研究了光学玻璃中As2O3、Sb2O3与氧化铁作用而达到化学脱色的现象。他研究了光学玻璃不同退火条件对折射率、内应力、光学均匀性的影响;改进了退火样品折射率微差干涉测量方法;发展了V棱镜精密折射率测定技术,获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展奖(Bowen 奖),并在英国制成商品仪器。后来,他在国内把V棱镜折光仪进一步改进并推广生产,至今仍是许多光学玻璃实验室和工厂的基本测试仪器。他在英国工作期间,还发表了“关于玻璃,特别是低吸收率玻璃的可见光分光光度测量”、“氧化铁石英玻璃的分光光度测量”、“氧化硼对玻璃折射率和色散的影响”等论文。
王大珩在长春光机所除了组织领导全所建设与发展工作之外,还亲身开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创新研究工作。1958年由他亲自设计、研制成功的中子衍射晶体谱仪,是中子衍射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原子能研究的重要工具。他在仪器的结构上通过创造性的设计,使仪器探测臂与晶体台按2:1结构联动,确定了合理的机械结构,使仪器在承担几百公斤的负荷下,仍保持了高度的转角精度。仪器在提交原子能所使用后,几十年来其性能始终保持稳定,为发展原子能工业提供了长期可靠的测试手段。
1976年,中央决定修建 [[ 毛主席纪念堂 ]] 。王大珩在参加水晶棺制备工作中,运用丰富的光学技术知识,综合考虑了棺板间角度、软胶厚度以及力学等因素,对水晶棺进行了临界设计,并对瞻仰大厅的灯光设置及环境条件要求做了统筹安排,从而取得最佳瞻仰效果。
70年代,国际上遥感技术正在兴起,王大珩以敏锐的科学洞察力,看到这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领域。在他的带头和指导下,主持编写了全国遥感技术发展规划,并组织指导系统地开展了遥感技术试验研究工作。由他主持在长春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980年,他主编出版了《长春遥感试验论文集》和《长春遥感试验典型图像分析》,为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担任长春光机所所长时期,王大珩的科学组织活动早已超越一个研究所的范围,由他主持制订了1956年及1964年全国光学与应用光学科学规划,参与制订了全国计量科学规划以及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规划,其中由他拟订的一些重大措施建议,对促进光学、计量和仪器仪表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王大珩一心关注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脉博,以敏锐的科学预见性,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中国一些重大科技发展方向提出重大建议。70年代末,他和我国核物理学家 [[ 王淦昌 ]] 联名向 [[ 聂荣臻 ]] 副总理提出请求给予投资,建立相当规模的激光核聚变装置的建议,在聂副总理的支持下,终于在1986年建成中国峰值功率超过1012瓦的强脉冲激光试验装置,使中国在实验室研究核爆机理方面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1986年3月,王大珩鉴于美国战略防御倡议(SDI)和西欧尤里卡计划等高技术计划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影响,由他发起并与王淦昌、 [[ 杨家墀 ]] [[ 陈芳允 ]] 等三位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最高领导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中央批准,并演变发展为“863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在选定的生物、航空、信息、自动化、新材料、能源、激光等七个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计划的实施,使中国高技术追踪国际水平的研究不断取得累累硕果,对中国20世纪末乃至21世纪初高科技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他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身份,以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科学实践经验对科技活动发挥作用和施以影响。他联合其他学部委员向国家提出的加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科技投入以及建立中国工程科学研究院等重大建议,都对中国科技发展决策起到重大影响。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