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膿瘍

增加 1,6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發燒超過38.5°C,或體溫更高。
*膿瘍的紅色條紋消失。<ref name="HELLO醫師">{{cite web |url=https://helloyishi.com.tw/health/health-conditions/abscess/ | title= 膿瘍 | language=zh | date= 2019-12-23 | publisher=HELLO醫師 | author= Chuck Huang | accessdate=2020-03-31}}</ref>
==何謂肝濃瘍==
*它是指病原菌在肝臟實質內增殖,造成肝臟結構破壞並形成空腔,而且在空腔中有濃汁形成的一種疾病。
**如果以病原菌種類區分,可分為化膿性和阿米巴性兩大類。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及公共衛生的蓬勃發展,此種疾病的發生率尤其是阿米巴性是比以前少很多了,但是沒有及時和正確的治療,死亡率仍然是非常地高,不可不重視。目前,在台灣是以化膿性肝膿瘍居多。
*形成肝膿瘍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病人本身的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致使肝臟易受病原菌的攻擊;二是病人體內某處有感染,且不斷將細菌送出,再透過各種管道到達肝臟實質內增殖。
===肝濃瘍治療===
*治療目標有二:第一是肝膿瘍本身的治療;第二是消除感染源。
**在肝膿瘍本身的治療方面,抗生素的給予及適當的引流是必須的。
**當診斷確立後,應先給予廣效性的抗生素,如果病況允許,經皮穿肝膿瘍引流術也要同時或儘早進行。
**臨床經驗告訴我們,有效地引流可縮短且改善病情,它有兩點好處。
***第一是可將膿瘍內的膿汁立即引流出體外;
***第二是可將這些發炎的物質送去作培養,再針對這些培養出的細菌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所以不容忽視它在治療上的地位。<ref name="高醫醫訊月刊">{{cite web |url=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901/4391.htm | title= 認識肝膿瘍 | language=zh | date=1990-1-1 | publisher=高醫醫訊月刊 | author= 王森稔 | accessdate=2020-03-31}}</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