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国

增加 13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四国 ''' [[ 日语 ]] :四国/しこく Shikoku */?)是日本四大本土 [[ 岛屿 ]] 之一,位于 [[ 九州 ]] 东北、 [[ 本州 ]] 西南方,居于日本国土的西部偏中处。全岛 [[ 积18积]]18,297.78平方公里,是日本本土四岛中面积最小的,在 [[ 世界 ]] 各岛屿面积则排名第50。在 [[ 行政区划 ]] 上划分为香川、德岛、高知、爱媛等4县。四国本岛和其附近的小豆岛、大三岛、大岛、中岛、伯方岛、丰岛等岛屿共同组成了四国地方,为日本传统8大 [[ 地理 ]] 分区之一。
四国在《古事记》中名为“伊予之二名岛”<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4TV9G0505441GVA.html 四国岛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四国岛的存在感这么低?],网易,2019-01-07</ref>,在《 [[ 日本书纪 ]] 》中名为“伊予二名洲”,是国诞生神话中第二个或第三个出现的岛屿。日本实施律令制时期,其分属南海道中的赞岐国、阿波国、土佐国、伊予国,故而得名“四国”。在四国四县之中,位于 [[ 濑户 ]] 内海沿岸的香川、爱媛两县和对岸的冈山、 [[ 广岛 ]] 两县交往较为频繁。德岛县则因淡路岛的存在而与近畿地方交通往来便利,两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而面向 [[ 太平洋 ]] 的高知县因着山地阻隔,导致往 [[ 本州 ]] 和四国其他地区的交通不便, [[ 文化 ]] 的独立色彩较强。虽然四国四县的文化各具自己的特色,但亦共享有四国八十八个所等文化 [[ 遗产 ]]
==古代史==
四国是日本文明较早得到发展的地区。在爱媛县、高知县和德岛县均发现了 [[ 旧石器时代 ]] [[ 遗迹 ]] 。上黑岩岩阴遗迹是四国著名的 [[ 绳文时代 ]] 早期遗迹, [[ 人类 ]] 在这里持续居住了约一万年的 [[ 时间 ]] 。四国的人类文明程度在绳文时代后期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平城贝冢、宿毛贝冢等贝冢遗迹。进入弥生时代之后,四国开始出现大规模 [[ 水稻 ]] 种植并开始使用 [[ 金属 ]] 器,人口亦大幅增加。四国具代表性的弥生时代遗迹有德岛市的矢野遗迹、南国市的田村遗迹群等。四国发现了众多古坟,其中以 [[ 香川县 ]] 最多。四国规模最大的前方后圆坟中,富田茶臼山古坟和快天山古坟位于香川县<ref>[https://www.sohu.com/a/132545872_621681 没去过四国,不算见识过真正的日本] ,搜狐, 2017-4-7</ref>,涩野丸山古坟则位于德岛县。四国最大的长方形坟则是爱媛县四国中央市的宇摩向山古坟。进入 [[ 飞鸟时代 ]] [[ 奈良时代 ]] 之后,随着 [[ 律令制 ]] 的实施,在四国开始兴建国分寺和官衙。现在已发现这些建筑的遗迹。 [[ 平安时代 ]] 的高僧空海出身于赞岐国。他在赞岐修建日本最大的灌溉池满浓池,对当地 [[ 农业 ]] 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四国八十八个所亦是起源于空海。源平合战后期重要战役之一的屋岛之战亦发生在四国。包括四国在内的西日本原本是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势力较强的地区,但在承久之乱之后, [[ 镰仓幕府 ]] 的控制力加强。至 [[ 室町时代 ]] 时,细川氏成为四国最强的势力,控制了四国中的土佐、阿波、赞岐三国的大部分地区,而伊予国则以河野氏势力最强。
==节庆活动==
阿波舞、夜来祭、新居滨太鼓祭、松山祭合称四国四大祭。阿波舞是日本三大盆舞之一,拥有超过四百年的 [[ 历史 ]] 。德岛市阿波舞于每年8月12日至15日举行,是 [[ 日本 ]] 规模最大的阿波舞,有多达10万人直接参与 [[ 舞蹈 ]] ,130万人参观。夜来祭是高知市于1954年开始举办的大型节庆活动,于每年8月9日至12日举行。新居滨太鼓祭在每年10月16日至18日举行,以豪华绚烂的太鼓台著称,每年有约10万人参观。松山祭于每年八月举行,开始于1966年,以野球拳而著称。四国还有金刀比罗宫的例大祭、以太鼓台而闻名的土居太鼓祭、以斗牛著称的和灵大祭、西条祭等传统节庆活动。
==参考文献==
110,9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