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圣劳伦斯海道

增加 28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海道的圣劳伦斯河旁分段共设有七个船闸,当中两个由[[美国]]方面营运,其余五个则归加拿大方面营运;而威兰运河及其沿线的八个船闸则全坐落加拿大境内。海道在加拿大境内的设施由圣劳伦斯海道管理公司(Saint Lawrence Seaway Management Corporation)营运,而美国境内的设施则由圣劳伦斯海道发展公司(Saint Lawrence Seawa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管理。
海道于1959年通航,至今所处理过的货物流达20亿公吨,构成五大湖区[[经济]]的重要一环 <ref>[http://www.xuexila.com/baikezhishi/2453343.html 世界最长运河排名],学习啦,2017-1-17 </ref> 。与此同时,海道通航后亦为大湖区带来多种入侵物种,影响区内的[[生态环境]]。
==背景==
早于1680年,蒙特利尔传道士卡森(Dollier de Casson)便倡议在该处兴建运河,让圣劳伦斯河上的船只避开拉辛瀑布(Rapides de Lachine)。然而工程艰巨,运河到1701年只得1.6公里长的路段完成,而项目亦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告终。到了18世纪末,美国商人倡议在该国境内兴建运河连接[[伊利湖]]和大西洋的呼声渐高。蒙特利尔商界有恐该计划会损害该市经济,因此重提兴建拉辛运河。在[[英国]]政府协助下,拉辛运河于1824年完成。
与此同时,上加拿大尼亚加拉地区商人梅里特(William Hamilton Merritt)着手研究在[[尼亚加拉半岛]]兴建运河,让尼亚加拉河上的船只避开尼亚加拉瀑布。梅里特得出项目可行的结论后便成立威兰运河公司,于1824年11月24日动工兴建第一代威兰运河 <ref>[http://www.niagaradiy.com/bbs/portal.php?mod=view&aid=30 圣凯瑟琳博物馆和韦兰运河中心],尼亚加拉大瀑布地区中文门户网</ref> ,并于1829年11月29日落成。然而,威兰运河入不敷支,运河公司遂向上加拿大政府寻求援助,而上加拿大政府亦于1839年购入威兰运河公司, 并将之扩建成第二代威兰运河。
拉辛运河和威兰运河虽然让水路交通来回五大湖和大西洋,但两者的规模简陋,到了19世纪末已不能容纳日益庞大的出海船只。与此同时,[[北美]]各地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威胁水路[[交通]]的地位
海道工程包括在圣劳伦斯河沿线兴建数座堤坝作[[水力发电]]之用,导致沿岸部分地区受淹没,当中[[安大略省]]内有16000公顷农地受浸,6500名居民需迁离家园。当地政府特别成立两个新聚落—朗苏(Long Sault)和英格尔赛德(Ingleside)—安顿需迁离的居民,并将易洛魁镇(Iroquois)和摩里斯堡镇(Morrisburg)镇址迁离受淹没的地段。纽约州方面受淹没的地区人烟稀少,项目对当地影响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Category:440 工程學總論]]
251,9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