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增加 35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沈阳桃仙国际机场.jpg|350px|缩略图|右|<big>沈阳桃仙国际机场</big>[https://youimg1.c-ctrip.com/target/100j0i00000098sjg0DE4.jpg 原图链接][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id=A2C1296DA044B1FDA945C6BD01970742D75D53D2&thid=OIP.ML1uaeomhbK1e-c2vi8JpgHaFj&mediaurl=https%3A%2F%2Fyouimg1.c-ctrip.com%2Ftarget%2F100j0i00000098sjg0DE4.jpg&exph=960&expw=1280&q=%e6%b2%88%e9%98%b3%e6%a1%83%e4%bb%99%e5%9b%bd%e9%99%85%e6%9c%ba%e5%9c%ba&selectedindex=15&ajaxhist=0&vt=0 来自 必应 的图片]]]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IATA代码:SHE;ICAO代码:ZYTX),原名沈阳桃仙机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干线机场 <ref>[https://www.sohu.com/a/348061759_120153926 位于东北的国家一级干线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搜狐,2019-10-19</ref> ,国家八大航空枢纽之一,东北地区航空运输枢纽。桃仙国际机场位于辽宁省中部,距沈阳市中心20公里。同时为辽宁中部沈阳、抚顺、本溪、鞍山、铁岭、辽阳等大中城市的共用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共有三座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万吨,其中T1航站楼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80万人次;T2航站楼建筑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606万人次;T3航站楼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750万人次,现时,该机场三座航站楼总建筑面积为约33.4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2536万人次。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为1734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5.9%,安全保障飞机起降12.65万架次,同比增长10.8%。截至2017年2月,桃仙国际机场的单日最高吞吐量为53371人次。
==立项==
1986年11月5日,沈阳桃仙机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为工程奠基。桃仙机场始建工程是当时中国国家“七五”计划的大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飞行区的跑道、平行滑行道、站坪、停机坪、助航灯光、航管楼及通讯导航设施、旅客航站楼、机场公用设施及辅助设。按照国务院关于新建沈阳桃仙民用机场的批复,第一期工程投资主要由辽宁省地方负担,续建工程以国家投资为主。机场第一期工程比原计划提前14个月竣工,工程财务总决算为2.93亿元,与预计总投资的2.65亿元相比略有超支。
1988年11月3日,沈阳桃仙机场竣工试航,并由李鹏为机场题写“沈阳桃仙机场”场名。桃仙机场于1989年4月16日投入使用,并于1994年12月21日正式更名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008年6月9日,德国汉莎航空开通沈阳至慕尼黑航线,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也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第一家拥有直飞欧洲的航线的国际机场 <ref>[http://news.ifeng.com/mil/air/hkyw/detail_2012_03/20/13324510_0.shtml?_from_ralated 沈阳将开辟第一条中国东北直航欧洲城市的航线],凤凰网,2012-3-20</ref> 。 ==参考文献==
58,9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