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10
次編輯
變更
李叔平
,创建页面,内容为“{{multiple issues| {{copy edit|time=2017-07-24T11:17:44+00:00}} {{unreferenced|time=2017-07-24T11:17:44+00:00}} }} {{copypaste|time=2017-07-24T10:42:06+00:00}} '''…”
{{multiple issues|
{{copy edit|time=2017-07-24T11:17:44+00:00}}
{{unreferenced|time=2017-07-24T11:17:44+00:00}}
}}
{{copypaste|time=2017-07-24T10:42:06+00:00}}
'''李叔平'''(1934年8月30日-2002年3月7日),[[湖南]][[长沙]]人,艺术家、著名[[雕塑家]]、木偶艺术家、高级美术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湖南省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城市雕塑创作高级创作员、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高级美术设计师、[[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省艺术学校]]客座教授,並且是国家级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持有者,和[[澳大利亚]][[新南威爾士州|新南威尔士州]]奥兰治市荣誉市民。
== 生平 ==
李叔平先生出生在[[望城区|望城县]]乌山乡,在家乡读完小学,初中,1951年考入湖南华中高级艺术职业学校,1953年毕业时该校改名为湖南省艺术师范学校。李叔平先生多年奋战在文教战线,为美术教育事业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担任过[[宁乡市|宁乡县]]横田完全小學、望城县书堂完全小學、铜官三校等学校的美术教师。1958年于湖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学习后,调文化馆工作,先后在望城县文化馆、长沙县文化馆、长沙县新华书店、长沙县文艺工作室等单位担任美术干部,同时坚持雕塑创作,对文化事业,对社会,对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72年,李叔平先生调到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担任木偶造型工作,组织先后委派他去[[北京市|北京]]、[[上海市|上海]]、[[广州市|广州]]等地参观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在不断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木偶造型艺术的经验,成为剧院木偶造型方面的专家、骨干。他先后担任过三十几个剧节目的造型设计工作,其中享有社会声誉的作品有:[[白毛女]]、潘冬子、真假牡丹、[[猪八戒]]背媳妇、马兰花人物,[[西游记]]人物,《[[閃閃的紅星|闪闪的红星]]》、《马兰花》、《金鳞记》、《亚古都》、《化蝶》、《盗草》等剧目中的人物等,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受同行及广大群众的赞扬。
他不仅在工作中塑造了众多观众喜爱的木偶形象,同时在木偶造型如何达到性格化、典型化、漫画化、玩具化,木偶造型的工艺性、情趣性、表演性的完美结合等学术性方面都有较深的研究,是剧院不可多得的艺术人才。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湖南木偶造型艺术从[[木雕]]转变为[[泥塑]]的创作过程,大大增强了木偶造型艺术的自由度和可塑性,缩短了木偶制作的工艺流程,对木偶艺术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李叔平先生积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关注木偶艺术事业的发展前途,为木偶艺术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接班人。李叔平先生多次担任过[[天津市|天津]]木偶剧团,[[武汉市|武汉]]木偶剧团等兄弟单位的教学工作,为中国木偶艺术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李叔平先生是湖南省艺术学校的客座教授,担任过湖南省艺术学校综合艺术科的教学工作。对剧院年轻一代的木偶美术人员的成长都倍加关心,积极帮助,将自己的学术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下一代艺术工作者,是受人尊敬的前辈艺术家。
1988年受聘为湖南省艺术学校的客座教授。
1985年到1986年,李叔平先生受国家委派赴澳大利亚教学,将中国的文化艺术传播到澳大利亚,对促进中澳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受到了澳方、澳中友好协会及中国驻澳使馆的高度评价,蜚声中外,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奥兰治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李叔平先生一生酷爱雕塑艺术,在雕塑艺术上造诣颇深。他一生中创作了近百件风格多样的雕塑作品,模范地执行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李叔平先生自五十年代起从事美术创作。他早年曾参与“[[雷锋纪念馆]]”筹建、“东方红广场[[毛泽东]]像”创作、毛主席纪念地清水塘纪念馆雕塑创作、“[[收租院|泥塑收租院]]”复制、“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创作等工作。1957年他的雕塑作品《少先队员》就参加了湖南省首届美展,1963年他创作了优秀作品《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1987年创作了优秀园林雕塑《金色的童年》、《飞向未来》等。早期参加国家级、省级展出的优秀作品有《小海军》、《优等生》、《矿工》、《赤脚医生》、《语重心长》、《小蓓蕾》等。
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艺术展,并屡获省内及全国大奖,有的被国家及地方博物馆收藏,有的被国际机构或友人收藏。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等国家报刊上发表。个人传记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美术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中国城市雕塑50年》(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湖南美术五十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民畫報|人民画报社]]编辑,中国画报社出版)等重要文献。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國国家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颁发的《城市雕塑设计资格证书》持有者。
新时期十多年里,他创作了许多室外大中型城市雕塑,分布在[[长沙市|长沙]]、[[岳阳市|岳阳]]、[[汨罗]]、[[邵阳]]等城市里,成为公共景观的点睛之笔,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其中他与[[李澍]]合作的,建立在开慧故居的《阳光大地》、为郭亮诞辰一百周年创作的《革命先驱 郭亮烈士》、建立在湖南新闻大厦的不锈钢雕塑《聚焦》、建于长沙火车站东广场不锈钢雕塑《凤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他与雷宜锌、钱海源合作的立于长沙市青少年宫的大型铜像综合体《雷锋向我们走来》,入选1994年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览,并与他为汨罗[[屈子祠]]创作的《天问》、岳阳师范的《奉献》一起,在湖南省建委的湖南省城市雕塑作品评选中,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城市雕塑”和优秀作品。与张立人合作的《升华》建立在[[中南大学]]图书馆,在全国第二界城市雕塑作品展荣获优秀奖。
1983年创作的铸铜雕塑《卧佛》入选“中国雕塑艺术展”,被送往[[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展出;与李澍合作的雕塑作品《始末》被[[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收藏;1984年创作的浮雕《墙》,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他创作的雕塑作品《娘》,1989年在全国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荣获铜质奖,荣获湖南省美术作品特等奖。他是第一位在全国美展中获得大奖的湖南雕塑家,实现了湖南在国家级美术大展上获得雕塑大奖零的突破。
李叔平先生德艺双馨,享誉艺坛。以毕生的辛勤耕耘,奉献了累累硕果,为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城市雕塑艺术的繁荣做出卓越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出版日期为序)
《中国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集》
博雅艺术公司1990年3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962-04-0804-7
P119,《娘》
《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5322-0722-6/J.672
P846,李叔平
《中国美术家》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6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80049-716-X/J.74
P427,李叔平简介,作品《杨帆》
《屈原碑林》
《屈原碑林》编委会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5356-0967-8/J.891
封面及P95,《天问坛•屈原塑像》(《天问》)
《中国城市雕塑50年》(1949-1999)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5368-1194-2/J.1004
P186,《雷锋向我们走来》
《湖南美术五十年》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5356-1442-6/J.1359
P224,《娘》
《走向世界的中国》
人民画报社编辑,中国画报社2002年12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80024-656-6
P536,李叔平像,作品《娘》,个人简介
P552,李澍工作照(天问),作品《NET-世纪之交》,个人简介
《湖南华中高艺建校八十周年纪念集》
华中高艺校友会、湖南省档案馆编著,2003年8月出版
P46,个人照片;P47,合影两张;P259,校友名录;P266,校友简介(文字);P279,作品展览合影(1999.11.);P387,李叔平作品《母亲》(《娘》);
《望城县志》(1988-2002)
方志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80192-888-1/K.675
(作者: 吴汉林 ;页数: 621;定价: 210.00元;ISBN 9787801928887)
P578,个人照片及简介
《雕塑网》(www.sculpture.cn)
李叔平页面:
http://www.sculpture.cn/lishuping
[[Category:中國雕塑家]]
[[Category:長沙人]]
[[Category: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copy edit|time=2017-07-24T11:17:44+00:00}}
{{unreferenced|time=2017-07-24T11:17:44+00:00}}
}}
{{copypaste|time=2017-07-24T10:42:06+00:00}}
'''李叔平'''(1934年8月30日-2002年3月7日),[[湖南]][[长沙]]人,艺术家、著名[[雕塑家]]、木偶艺术家、高级美术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湖南省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城市雕塑创作高级创作员、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高级美术设计师、[[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省艺术学校]]客座教授,並且是国家级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持有者,和[[澳大利亚]][[新南威爾士州|新南威尔士州]]奥兰治市荣誉市民。
== 生平 ==
李叔平先生出生在[[望城区|望城县]]乌山乡,在家乡读完小学,初中,1951年考入湖南华中高级艺术职业学校,1953年毕业时该校改名为湖南省艺术师范学校。李叔平先生多年奋战在文教战线,为美术教育事业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担任过[[宁乡市|宁乡县]]横田完全小學、望城县书堂完全小學、铜官三校等学校的美术教师。1958年于湖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学习后,调文化馆工作,先后在望城县文化馆、长沙县文化馆、长沙县新华书店、长沙县文艺工作室等单位担任美术干部,同时坚持雕塑创作,对文化事业,对社会,对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72年,李叔平先生调到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担任木偶造型工作,组织先后委派他去[[北京市|北京]]、[[上海市|上海]]、[[广州市|广州]]等地参观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在不断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木偶造型艺术的经验,成为剧院木偶造型方面的专家、骨干。他先后担任过三十几个剧节目的造型设计工作,其中享有社会声誉的作品有:[[白毛女]]、潘冬子、真假牡丹、[[猪八戒]]背媳妇、马兰花人物,[[西游记]]人物,《[[閃閃的紅星|闪闪的红星]]》、《马兰花》、《金鳞记》、《亚古都》、《化蝶》、《盗草》等剧目中的人物等,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受同行及广大群众的赞扬。
他不仅在工作中塑造了众多观众喜爱的木偶形象,同时在木偶造型如何达到性格化、典型化、漫画化、玩具化,木偶造型的工艺性、情趣性、表演性的完美结合等学术性方面都有较深的研究,是剧院不可多得的艺术人才。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湖南木偶造型艺术从[[木雕]]转变为[[泥塑]]的创作过程,大大增强了木偶造型艺术的自由度和可塑性,缩短了木偶制作的工艺流程,对木偶艺术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李叔平先生积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关注木偶艺术事业的发展前途,为木偶艺术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接班人。李叔平先生多次担任过[[天津市|天津]]木偶剧团,[[武汉市|武汉]]木偶剧团等兄弟单位的教学工作,为中国木偶艺术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李叔平先生是湖南省艺术学校的客座教授,担任过湖南省艺术学校综合艺术科的教学工作。对剧院年轻一代的木偶美术人员的成长都倍加关心,积极帮助,将自己的学术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下一代艺术工作者,是受人尊敬的前辈艺术家。
1988年受聘为湖南省艺术学校的客座教授。
1985年到1986年,李叔平先生受国家委派赴澳大利亚教学,将中国的文化艺术传播到澳大利亚,对促进中澳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受到了澳方、澳中友好协会及中国驻澳使馆的高度评价,蜚声中外,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奥兰治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李叔平先生一生酷爱雕塑艺术,在雕塑艺术上造诣颇深。他一生中创作了近百件风格多样的雕塑作品,模范地执行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李叔平先生自五十年代起从事美术创作。他早年曾参与“[[雷锋纪念馆]]”筹建、“东方红广场[[毛泽东]]像”创作、毛主席纪念地清水塘纪念馆雕塑创作、“[[收租院|泥塑收租院]]”复制、“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创作等工作。1957年他的雕塑作品《少先队员》就参加了湖南省首届美展,1963年他创作了优秀作品《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1987年创作了优秀园林雕塑《金色的童年》、《飞向未来》等。早期参加国家级、省级展出的优秀作品有《小海军》、《优等生》、《矿工》、《赤脚医生》、《语重心长》、《小蓓蕾》等。
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艺术展,并屡获省内及全国大奖,有的被国家及地方博物馆收藏,有的被国际机构或友人收藏。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等国家报刊上发表。个人传记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美术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中国城市雕塑50年》(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湖南美术五十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民畫報|人民画报社]]编辑,中国画报社出版)等重要文献。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國国家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颁发的《城市雕塑设计资格证书》持有者。
新时期十多年里,他创作了许多室外大中型城市雕塑,分布在[[长沙市|长沙]]、[[岳阳市|岳阳]]、[[汨罗]]、[[邵阳]]等城市里,成为公共景观的点睛之笔,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其中他与[[李澍]]合作的,建立在开慧故居的《阳光大地》、为郭亮诞辰一百周年创作的《革命先驱 郭亮烈士》、建立在湖南新闻大厦的不锈钢雕塑《聚焦》、建于长沙火车站东广场不锈钢雕塑《凤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他与雷宜锌、钱海源合作的立于长沙市青少年宫的大型铜像综合体《雷锋向我们走来》,入选1994年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览,并与他为汨罗[[屈子祠]]创作的《天问》、岳阳师范的《奉献》一起,在湖南省建委的湖南省城市雕塑作品评选中,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城市雕塑”和优秀作品。与张立人合作的《升华》建立在[[中南大学]]图书馆,在全国第二界城市雕塑作品展荣获优秀奖。
1983年创作的铸铜雕塑《卧佛》入选“中国雕塑艺术展”,被送往[[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展出;与李澍合作的雕塑作品《始末》被[[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收藏;1984年创作的浮雕《墙》,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他创作的雕塑作品《娘》,1989年在全国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荣获铜质奖,荣获湖南省美术作品特等奖。他是第一位在全国美展中获得大奖的湖南雕塑家,实现了湖南在国家级美术大展上获得雕塑大奖零的突破。
李叔平先生德艺双馨,享誉艺坛。以毕生的辛勤耕耘,奉献了累累硕果,为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城市雕塑艺术的繁荣做出卓越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出版日期为序)
《中国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集》
博雅艺术公司1990年3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962-04-0804-7
P119,《娘》
《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5322-0722-6/J.672
P846,李叔平
《中国美术家》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6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80049-716-X/J.74
P427,李叔平简介,作品《杨帆》
《屈原碑林》
《屈原碑林》编委会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5356-0967-8/J.891
封面及P95,《天问坛•屈原塑像》(《天问》)
《中国城市雕塑50年》(1949-1999)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5368-1194-2/J.1004
P186,《雷锋向我们走来》
《湖南美术五十年》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5356-1442-6/J.1359
P224,《娘》
《走向世界的中国》
人民画报社编辑,中国画报社2002年12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80024-656-6
P536,李叔平像,作品《娘》,个人简介
P552,李澍工作照(天问),作品《NET-世纪之交》,个人简介
《湖南华中高艺建校八十周年纪念集》
华中高艺校友会、湖南省档案馆编著,2003年8月出版
P46,个人照片;P47,合影两张;P259,校友名录;P266,校友简介(文字);P279,作品展览合影(1999.11.);P387,李叔平作品《母亲》(《娘》);
《望城县志》(1988-2002)
方志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 7-80192-888-1/K.675
(作者: 吴汉林 ;页数: 621;定价: 210.00元;ISBN 9787801928887)
P578,个人照片及简介
《雕塑网》(www.sculpture.cn)
李叔平页面:
http://www.sculpture.cn/lishuping
[[Category:中國雕塑家]]
[[Category:長沙人]]
[[Category: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