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普格

增加 17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普格.jpg|350px|缩略图|右|<big>普格县彝族火把节</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04/d019516029184163b88fe141a15557e5_th.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18165828_35552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普格 ''' 县,隶属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位于 [[四川| 四川省 ]] 西南部、凉山州东南部,介于北纬27°12'—27°30'、东经102°26'—102°46'之间, [[ 积1918 积]]1918 平方公里,境内属于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下辖3街道和31个乡,县政府驻普基镇,2020年总人口21.88万人,其中 [[ 彝族 ]] 人口占85.6%、 [[ 农业 ]] 人口占92.7%,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 [[ 少数民族 ]] 聚居县、山区农业县、深度贫困县。 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19亿元 。
[[ 宣统 ]] 二年,组建普格乡,属西昌县管辖。1952年12月始设普格县<ref>[http://www.scsqw.cn/scdqs/szdq/lsz/pgx/content_20730 普格县地情],四川省情网,2020-3-3</ref>。
普格县有 [[ 家4A 家]]4A [[ 风景名胜区 ]][[ 螺髻山 ]] [[ 四川 ]] 名泉 [[ 温泉 ]][[ 瀑布 ]] 、中国第一彝寨螺髻山彝寨等风景名胜,有以彝族火把节为代表的魅力“阿都” [[ 文化 ]] ,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 ,享有彝族“火把节之乡”美誉。
普格县是 [[ 国务院 ]] 批准的对外开放县 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范围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6年月,普格县被纳入 [[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
==历史文化==
普格是彝族聚居县,民族风情以彝族风情为主。 [[ 彝族 ]] 火把节、彝族年、彝族婚俗、葬礼和安魂仪式等民风民俗与众不同。
===火把节===
普格是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彝族第一个 [[ 火把节 ]] 场地在普格县的日都迪萨,彝人火把文化就从这里点燃<ref>[https://www.sohu.com/a/349458303_120364846 普格:唱响“火把节之乡”的精彩乐章] ,搜狐, 2019-10-25</ref>。普格的火把节以原始、古朴、热烈的气氛而享誉内外,被认为是“最原汁原味的彝族火把节”。以彝族特有的民风民俗、 [[ 音乐 ]][[ 舞蹈 ]] 、竞技狂欢等形式表现彝族最原始古朴的 [[ 人文景观 ]] ,主要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 [[ 摔跤 ]] 、爬竿、选美、 [[ 对歌 ]] 、火把游山 等民间竞技; [[ 朵乐荷 ]] 、达体舞、弹月琴、拨口弦等民间歌舞;还有篝火晚会火把狂欢、祈福 [[ 祭祀 ]] 等传统习俗。
===彝族年===
===彝族婚俗===
普格彝族婚俗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和神秘的 [[ 色彩 ]] 。包括订婚和结婚两大程序。整个婚礼过程中,以泼水、抹黑脸、背新娘等方式使婚礼充满欢乐、风趣和 [[ 幽默 ]] ,“抢、背、瞧”被誉为彝族婚礼中的“三绝”。
===彝族葬礼===
普格彝族葬礼完整地保持了彝人祖先的原始 [[ 习俗 ]] ,方式为火葬,主要包括备丧、祭奠、指路、招魂、出葬、火化、聚食等仪式,长者去世后,还要举行安灵仪式和超度送灵仪式。
===彝寨街道名由来===
“兹姆广场”四周的街道以古时开天辟地的神仙名字命名。北方的街道取名为“司刃鼎力路”,南方的街道取名为“阿俄殊补路”,东西向的街道取名为“孺刃古达路”,广场西边的街道取名为“蜀刃迩达路”。其他两条街道取名为“亘摩阿迩路”和“司刃约祖路”。“亘摩阿迩”是锻造擎天大柱的神匠,“司刃约祖”是打造 [[ 山川 ]][[ 河流 ]] 的神仙。
彝寨外围的四条街道以普格境内有名的景区景点命名,意为普格拥有钟灵毓秀的 [[ 自然资源 ]] ,悠久灿烂的 [[ 人文景观 ]] 。通往 [[ 螺髻山 景区 |螺髻山景区]] 的街道取名为“螺髻大道”;彝寨东面的街道取名为“特补瑙达路”,“特补瑙达”是螺髻山区的彝语称谓;进入寨内的街道取名为“拉箐日泽路”,“拉箐日泽”是普格县湾洛乡境内的拉箐瀑布,是彝族优秀古典叙事抒情长诗《妈妈的女儿》的诞生地,取名“拉箐日泽路”,一是此路有水有瀑布,还有“妈妈的女儿” [[ 雕像 ]] ,二是强调普格是《妈妈的女儿》的故乡;彝寨西面的街道取名为“日都迪萨路”,“日都迪萨”在普格县耶底乡境内,是彝族 [[ 火把节 ]] 的发祥地,取名“日都迪萨路”,是为了彰显和强调普格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故乡,此外,彝语“日都”是清泉喷涌的意思,有源源不断地为“拉箐日泽”提供源头 [[ 活水 ]] 之意。
==参考文献==
112,0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