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缺翅目

增加 2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缺翅蟲.jpg | thumb | 400px | 缺翅蟲 <br> [http://web.htps.tn.edu.tw/study/insects/zora/zora.htm 原圖鏈接] ]]
'''缺翅目''',(Zoraptera)為一類原始的稀有昆蟲,具有集群的生活習性。缺翅目是 [[ 昆蟲綱 ]] 中最小的一個目,也是了解最少的一個目。該目1913年首先建立,由於最初發現的種類都是無翅型,故命名為缺翅目,後來才發現有翅型。
缺翅目昆蟲,身長僅三毫米左右。頭大,活動自如;觸角九節,呈念珠狀。翅細長,前翅大於後翅;也有無翅的種類。成群生活於樹皮下或土中。種類甚少,僅一科約22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中國]]於1973年在[[西藏]]初次發現,命名為“[[中華缺翅蟲]]”。
有翅亞綱的1目。小型稀見昆蟲。頭三角形,觸角念珠狀,口器咀嚼式,無翅或有翅。翅膜質,脈少,後翅小於前翅。尾須不分節、短小。本目昆蟲通稱缺翅蟲,種類稀少,僅 [[ 缺翅蟲 科1 科]]1 科、缺翅蟲屬1屬。目前,全世界已知不足30種。中國已知2種,分布在西藏自治區東南部。1913年義大利 [[ 昆蟲學 家F家]]F.西爾韋斯特里首先報導缺翅昆蟲,描述了 [[ 加納 ]] [[ 斯里蘭卡 ]] [[ 印度尼西亞 ]][[ 爪哇 ]] 的種類。
由於最初發現的缺翅蟲均為缺翅型,所以定名為缺翅目。1920年,А.N.考迪爾在美洲得到這類昆蟲的有翅類型。從此,人們明確了缺翅目昆蟲有缺翅和有翅兩個類型。<ref name=“知識">{{cite web |ur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缺翅目 | title= 缺翅目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百科知識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