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909
次編輯
變更
上海港
,無編輯摘要
==历史==
上海的港口在隋唐年间逐渐形成,在明清已相当繁荣,到1843年 [[ 上海开埠 ]] 后,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大港口。1940年代后,其在 [[ 世界 ]] 上的地位不断下降。而自1990年代起,上海港开始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级的大港。
===早期历史===
在早期,黄浦江尚未形成,上海的港口位于顾会浦(吴淞江支流)能通达的华亭镇,以及 [[ 吴淞江 ]] 入海口的青龙镇。在宋代,两个镇都是对外贸易口岸。 [[ 南宋 ]] 时,港口位置逐渐移向出海口,在宋景定末年至咸淳初年(1264年-1265 ~1265 年),上海建镇并设置市舶提举分司,为全国七个水路口岸之一。
到了明代中期,海轮已经可以通过黄浦江直达县城。清朝 [[ 康熙 ]] 年间曾开海禁,在上海设立江海关,为当时中国四大口岸之一。到乾隆年间因全国只许 [[ 广州 ]] 开放,上海港的外贸运输中断,但上海港依旧逐渐发展已成全国最主要的江海中转枢纽港。至 [[ 鸦片战争 ]] 前夕,上海港的内贸吞吐量已经是中国首位,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上海开埠后===
根据鸦片战争后的《 [[ 南京条约 ]] 》,上海自1843年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五个港口之一,在之后十年间,上海取代了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上海港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港口。根据统计,在1925年-1933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货值的55%经由上海港完成,而国内贸易货值平均也占全国港口的38%。到了1936年,中国一半以上的大型 [[ 轮船 ]][[ 企业 ]] 将总部设在上海,上海港的航线在100条以上,已成为 [[ 远东 ]] 的航运中心。
1937年的淞沪会战后, [[ 日本 ]] 逐渐控制了上海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完全沦陷,之后远东的航运中心从上海转移到了香港,上海港的地位逐渐被 [[ 香港 ]] 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