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裁军

增加 5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裁军是指裁减武装力量和军事装备的行为,一般而言裁军有几种原因:
'''裁军'''是指裁减武装力量和[[军事]]装备的行为,一般而言裁军有几种原因: #为节约 [[ 国防经费 ]] 支出。#战争结束后 [[ 社会 ]] 需要复原。
#遂行的任务已结束,因应政策而调整。
#与其他 [[ 国家 ]] 间有条约协定,以维持国际军事和平。
==专门机构==
[[ 联合国 ]] 从一开始就设立了负责限制军备和裁军的专门机构。1946年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设立了 [[ 原子能 ]] 委员会以确保原子能只用于和平目的,取缔原子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与此同时,安理会于1947年2月设立了常规军备委员会,以考虑裁减军备和 [[ 武装部队 ]] 的措施。1952年1月联大通过决议设立一个单一的裁军委员会,上述两委员会宣告解散。1958年裁军委员会扩大,包括了联合国全体会员国。1978年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通过决议,设立由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组成的联合国裁军审议委员会,以取代1952年设立的委员会。自1979年该委员会的首届会议起, [[ 中国 ]] 参加了它的工作。
==主要议题==
裁军是联合国的一个持久的辩论主题。自1946年第一届联大起,联合国便开始讨论裁军问题。1959年联合国大会将“全面彻底裁军”项目列入议程,裁军遂成为历届大会的辩论项目之一。在大会辩论的发言中,许多代表认为,军备竞赛对 [[ 世界和平 ]] 和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应该把裁军节省下来的资金转用于全世界的社会和 [[ 经济 ]] 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1969年,联大在其决议中宣布,20世纪70年代的十年为“裁军十年”。在不结盟国家和其他中小国家的倡议下,于1978年5~6月,召开了联合国大会关于裁军问题的特别会议。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中认为,“裁军和军备限制,特别是核领域的裁军和军备限制,是防止核战争危险,加强国际和平与安全和促进各国人民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从而促进新的 [[ 国际经济秩序 ]] 的达成”,并认为,“一切国家都有责任为裁军领域的努力作出贡献,一切国家也有权参加裁军谈判”。1982年6~7月,召开了第二届裁军特别联大,但会议未取得成果。
59,2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