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劉曉波

增加 11,86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expert|time=2019-07-14T14:15:45+00:00}}
[[File:劉曉波.jpg | thumb | 300px | 劉曉波 <br> [http://news.creaders.net/china/2017/06/29/big5/1840985.html 原圖鏈接] ]]
'''劉曉波''' ({{bd|1955年|12 (1955年12 月28日|catIdx=L刘}} -2017年7月13日 中國建政6年之後 男, 于[[ 吉林]][[长 省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作 市的一個知識分子 ]]、前任[[独立中文笔会]][[主席]]、持不同政见者、原[[ 庭,父親為東 京师范 師範 学]] 中文系[[讲师]] 教授。劉家有5個孩子 现居都是男丁。[[ 北京劉曉波]] 排行老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前任独立中文笔会主席、持不同政见者、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1969年至1973年,他隨父母奔赴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大石寨公社插隊下鄉。
 
1974年7月,他19歲時再次下鄉,吉林省農安縣三崗公社。
 
1976年11月,他回到長春在建築公司任職工人。
 
1977年,考入吉林大學中文系。
 
1982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班。
 
1984年,拿到學位,留系任教。
 
1988年6月,劉曉波發表博士論文《審美與人的自由》並應聘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
 
==中國政府堅持將他囚禁到生命終點==
劉曉波到底是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為何中國政府堅持將他囚禁到生命終點?
<ref>[https://tw.news.yahoo.com/%E5%8A%89%E6%9B%89%E6%B3%A2%E5%88%B0%E5%BA%95%E6%98%AF%E4%BB%80%E9%BA%BC%E4%BA%BA-%E5%81%9A%E4%BA%86%E4%BB%80%E9%BA%BC%E4%BA%8B-%E7%82%BA%E4%BD%95%E4%B8%AD%E5%9C%8B%E6%94%BF%E5%BA%9C%E5%A0%85%E6%8C%81%E5%B0%87%E4%BB%96%E5%9B%9A%E7%A6%81%E5%88%B0%E7%94%9F%E5%91%BD%E7%B5%82%E9%BB%9E-015053254.html   風傳媒 - 劉曉波到底是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為何中國政府堅持將他囚禁到生命終點?]</ref>
 
==劉曉波經典名句==
中國的所有悲劇,都是中國人自編自導自演和自我欣賞的。
 
不要埋怨別人。 —- 劉曉波,1988年11月
 
==文革興起的年代==
[[File:劉霞為丈夫劉曉波所拍攝的一幅照片.jpg | thumb | 400px | right | 劉霞為丈夫劉曉波所拍攝的一幅照片,相中劉曉波的肩頭坐著醜娃娃。 <br>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706-opinion-zengjinyan-liuxiaobo/ 原圖鏈接] ]]
[[1980 劉曉波天生聰明,從小調皮搗蛋,自承從11歲就開始吸菸,「始於好奇,中經冒險和叛逆,終成一個癮君子。」那也是文革興起的 年代]]  對於文革,劉曉波如此回憶:「我非常感謝文化大革命。那時我是一個孩子,我可以想幹什麼便幹什麼。父母都去幹革命。學校都停課了,我可以暫時擺脫教育程序,去幹我想幹的事,去玩,去打仗,我過得很愉快。」 「我在文革中能看到的書只有馬克思選集,馬克思給我提供了不少西方哲學史的線索,是當時『走向世界』的唯一橋樑。我看過馬克思全集四十多卷,可以大段大段背下來。馬克思前期的作品不錯。」 但劉曉波還是回到「教育程序」,而且克紹箕裘, ==震撼文壇的「劉曉波現象」==1984年4月,劉曉波在《國際關係學院學報》上發表第一篇作品《論藝術直覺》,並持續在學術刊物上發表美學和文學評論。 1985年至1986年發表的〈一種新的審美思潮〉、〈無法迴避的反思──從幾部有關知識分子的小說談起〉、〈危機!新時期文學面臨危機!〉,讓劉曉波與後來震撼文壇的「劉曉波現象」初露鋒芒,透過《深圳青年報》的傳播而在青年學生中激起迴響。 ==呼籲「從自我否定起步的自我重建」==他感歎: 「中國文壇缺少具有挑戰姿態的人物」 「中國作家仍然缺乏個性意識。這種無個性的深層就是生命力的枯萎、生命力的理性化、教條化, 國文化的發展一直是以理性束縛感性生命,以道德規範框架個性意識的自由發展」 「不打破傳統,不像五四時 那樣徹底否定傳統的古典文化,不擺脫理性化教條化的束縛 刘晓 便擺脫不了危機。」 ==擔任訪問學者==1987年,劉曉 因对[[ 發表首部著作及成名作《選擇的批判——與 ]] 對話》。 1988年6月,劉曉波發表博士論文《審美與人 批判而 自由》,其論文答辯會(口試)吸引數百 學生旁聽,9位學者組成的答辯委員會一致通過,劉曉波成為文學博士,並應聘為北京師範大學中 系講師。 1988年8月到1989年5月間 被称为“劉曉波應邀赴挪威奧斯陸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劉曉波以知識分子圈裡的「黑馬」之姿名揚內外,在學術領域即將有大好前程。但八九年的六四卻是他人生轉捩點。彼時正在美國講學的劉曉波得知學生運動波瀾已起,他和[[于大海]]、[[ 黑马胡平]] 等海外民運人士與學者共同發表《致中國大學生的公開信》來支持學生 這封公開信輾轉交到學生手裡,引起廣大回響,在北大三角地到處張貼,劉曉波也 参与此被中國政府視為操縱學生的幕後黑手。<ref>[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9/post/201707200032/%E5%8A%89%E6%9B%89%E6%B3%A2%20%E6%9C%AB%E6%97%A5%E5%80%96%E5%AD%98%E8%80%85%E7%9A%84%E9%BB%91%E6%9A%97%E7%B5%82%E6%9B%B2   今周刊- 劉曉波 末日倖存者的黑暗終曲]</ref> ==主張「修改憲法」==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 六四事件胡耀邦]] 去世,北京及全國高校(大學)學生相繼舉辦悼念活動,發展成大規模街頭抗議運動,當時人在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的劉曉波立即響應,參與海外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的聲援活動。要求重新審查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運動、1987年「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的有關問題,並主張「修改憲法」,取消鄧小平「四項基本原則」,加入保障基本人權的條款,開放民間報刊,禁止因言定罪,真正實行言論自由 呼吁为六四平反 出版自由 新聞自由。 1989年4月22日,劉曉波在《世界日報》發表〈胡耀邦逝世現象的省思〉,起草〈致中國大學生的公開信〉,批判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是「專制政體」,鼓動學潮 「拋棄尋找開明君主的改革模式,而嘗試著走一條從制度上改造中國的道路。」「如果大陸的大學生們和那些追 民主的知識分子們,能在公開支持黨內開明派的同時,也公開支援魏京生等人和海外的《中國之春》,肯定會加快 国当局进 國民主化的進程。」「暴政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暴政的屈服、沉默或讚美。」 ==發表〈六.二絕食宣言〉==1989年4月26日,劉曉波離開美國,27日回到北京,並立即參與學運活動。5月13日,北京數百名大學生到天安門廣場開始絕食靜坐;14日,劉曉波到廣場支持和協助學生,參與廣場絕食團的宣傳、撰稿、講演、募捐等活動,為《北師大絕食團通訊》籌款、組稿、編輯和發 ,並參與「首都各界聯合會」的籌建工作。 6月2日,劉曉波與[[周舵]]、[[ 民主高新]]和台灣歌手[[ 宪政侯德健]] 發表〈六.二絕食宣言〉,一方面大聲疾呼「我們不是尋找死亡。我們尋找真的生命。」一方面開始72小時絕食。 後來在軍隊進入天安門廣場的所謂「清場」過程中,劉曉波等人「廣場四君子」曾經與軍隊談判,試圖讓學生安全撤離,但仍無力阻止舉世震驚的「六四慘案」。 ==舉世震驚的「六四慘案」==1989年6月6日,劉曉波遭到拘捕,後來被迫在中央電視台「作證」表示「未見軍隊在天安門廣場上殺人」。9月,劉曉波被開除公職。 1991年1月,劉曉波在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被判「反 命宣傳煽動罪」,但因說服學生撤離廣場被作為「重大立功表現」 多次被捕 免予刑事處分釋放 。   获释后大量发表文章,抨击时政、关注民间维权。这使得他成为中国当局重点监控的对象,在每年的一些敏感时期(如[[ 六四]] 周年、[[ 两会]] [[ 党代会]] 等),中国当局对刘晓波实施某种程度的[[ 软禁]] ,要求不得外出、访友,甚至切断其电话、网络的通讯。 ==不斷發表言論,不斷被監控、逮捕==1993年1月,劉曉波應邀出訪澳洲和美國。同年5月,謝絕海外朋友留下避難的建議,返回中國。 1995年2月20日,劉曉波起草並與包遵信、王若水、陳子明、徐文立等人聯署發表《反腐敗建議書——致八屆人大三次全會》。5月,他又和陳小平共同起草《汲取血的教訓推進民主與法治進程——「六四」六周年呼籲書》,被北京市公安局以「監視居住」的方式關押在北京郊區,1996年2月才獲釋。 1996年10月10日,劉曉波與王希哲發表《雙十宣言》,論及兩岸統一的政治基礎問題、西藏問題、關於健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的問題、釣魚島問題。在宣言正式發表的前兩天,劉曉波被北京市公安局拘留,後來以「擾亂社會秩序」判處勞動教養3年,被關押到大連勞動教養所。 ==與詩人、畫家和攝影家劉霞結婚==1999年10月7日,劉曉波勞教期滿獲釋,回到北京從事自由寫作。同年劉曉波與詩人、畫家和攝影家[[劉霞]](1961年生)結婚。 2000年,劉曉波出版了三本書:《向良心說謊的民族》,《劉曉波劉霞詩選》、《美人贈我蒙汗藥》(與王朔合著)。同年7月,劉曉波參與創立中國獨立作家筆會(後改名為獨立中文筆會)。 ==《零八憲章》爭自由、人權、民主、憲政==2008年,劉曉波發起並參與起草《零八憲章》,《零八憲章》提出6點理念與19點主張,闡述自由、人權、民主、憲政等概念,主張修改憲法、實行分權制衡,實現立法民主,司法獨立,主張結社、集會、言論、宗教自由。 2008年12月8日,《零八憲章》發表的前2天劉曉波被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刑事拘留。 2009年6月23日被批准逮捕,12月25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 2010年2月1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駁回劉曉波的上訴,維持原判。 2010年5月26日,劉曉波被轉入遼寧省錦州監獄服刑。 ==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與劉曉波==2010年10月8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以「在中國為基本人權進行長期的非暴力抗爭」(for his long and non-violent struggle for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in China)為由,將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與劉曉波。北京當局強烈抗議,繼續囚禁劉曉波,並軟禁劉霞。 2010年12月10日,獎頒獎當日,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以空椅代表劉曉波,保留獎狀和獎金,等候劉曉波領取。 諾貝爾和平獎,這一至高無上的桂冠「具有上帝般的權威」,不僅是授予劉曉波本人,而且是授予整個中國民運群體,包括六四死難者和天安門母親們。中國民主運動的國際能見度,從此被大大提升,達到一個更高更新的層次。之於中國人權進步與民主進程,其重大影響和深遠意義,不可估量。<ref>[http://www.open.com.hk/old_version/1011p62.html  開放雜誌 - 劉曉波獲獎,中共抓狂]</ref> ==「保外就醫」==2017年5月31日,劉曉波在身體檢查時發現異狀。6月7日,劉曉波被醫師確診罹患肝癌,終於以「保外就醫」的方式離開他待了3103天的監獄,住進瀋陽市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儘管劉霞與各方都希望劉曉波能出國接受治療,受邀會診的美國與德國的醫師也認為可行,但北京當局始終拒絕放行。 <ref>{{cite news|title=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肝癌晚期保外就医|url=http://www.dw.com/zh/%E8%AF%BA%E8%B4%9D%E5%B0%94%E5%92%8C%E5%B9%B3%E5%A5%96%E5%BE%97%E4%B8%BB%E5%88%98%E6%99%93%E6%B3%A2%E8%82%9D%E7%99%8C%E6%99%9A%E6%9C%9F%E4%BF%9D%E5%A4%96%E5%B0%B1%E5%8C%BB/a-39411551|date=2017-06-26|website=德国之声}}</ref><ref>{{Cite web|url=http://www.lnjyj.gov.cn/jggz/201706/t20170626_2975333.html|title=刘晓波因病被批准保外就医|accessdate=|work=辽宁省监狱管理局}}</ref>,其後於[[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35,医院宣布劉曉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終年61歲<ref>{{Cite news|url=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516593|title=劉曉波——永遠無法領獎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date=2017-07-13|newspaper=BBC 中文网|accessdate=|language=en-GB}}</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syssfj.gov.cn/cms/201707/149995182984410.html |title=刘晓波病亡 |accessdate= |work=沈阳市司法局 |archiveurl=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489bbCTsFAkJ:www.syssfj.gov.cn/cms/201707/149995182984410.html+&cd=3&hl=zh-CN&ct=clnk&gl=us |archivedate=2017-07-13}}</ref><ref>{{Cite web|url=http://www.cmu1h.com/default/content/index/i/2083|title=(2017-7-13)刘晓波经抢救无效死亡|accessdate=2019-02-13|author=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ate=2017-07-13|publisher=}}</ref><ref>[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i=TXT20170712150114CEN 劉曉波用完滿一生換取妻子劉霞自由],[[新新聞]], 2017-07-12</ref><ref>{{cite web|url=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0516593 |title=刘晓波——永远无法领奖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publisher=Bbc.com |date= |accessdate=2017-07-14}}</ref><ref name="EB">{{Cite book|title=Biography of Liu Xiaobo|url=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1656918/Liu-Xiaobo |publisher=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year=2010}}</ref>。 ==近代中國政治史最偉大的篇章之一==[[File:遺孀劉霞.jpg|thumb|right|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9/05/05/phpfmvV9Q.jpg 原圖連結][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780330「自由時報「遺孀劉霞」] ]]2017年7月13日,中國瀋陽市司法局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先後發布消息:劉曉波「因多重器官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ref>[https://www.mjib.gov.tw/FileUploads/eBooks/e59cdd9293cf46b4b7cb52fe4f9e1b98/Section_file/501bc02d0d624dbbae1b1162a891519a.pdf   告別劉曉波 - 作者董立文(Tung, Li-Wen)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教授]</ref> 劉曉波享壽61歲,以61年生命譜寫出近代中國政治史最偉大的篇章之一。 2019年7月10日,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遺孀劉霞遭中國軟禁多年,直到去年劉曉波逝世週年前夕,她被獲准離開北京前往德國柏林,但劉霞的弟弟[[劉暉]]仍留在中國。<ref>[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780330   自由時報 - 劉霞:劉曉波告別儀式被迫進行、都是演戲]</ref>劉霞她一直不願意面對或承認劉曉波已經離世,更說:「跟曉波所有被迫進行的告別儀式,我覺得都是演的,都是演戲,都不是真的。」
2017年6月,刘晓波因确诊[[肝癌]][[cancer staging|晚期]]而获准[[保外就医]]<ref>{{cite news|title=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肝癌晚期保外就医|url=http://www.dw.com/zh/%E8%AF%BA%E8%B4%9D%E5%B0%94%E5%92%8C%E5%B9%B3%E5%A5%96%E5%BE%97%E4%B8%BB%E5%88%98%E6%99%93%E6%B3%A2%E8%82%9D%E7%99%8C%E6%99%9A%E6%9C%9F%E4%BF%9D%E5%A4%96%E5%B0%B1%E5%8C%BB/a-39411551|date=2017-06-26|website= 声}}</ref><ref>{{Cite web|url=http://www.lnjyj.gov.cn/jggz/201706/t20170626_2975333.html|title=刘晓波因病被批准保外就医|accessdate=|work=辽宁省监狱管理局}}</ref>,其後於[[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 聲》4日在臉書分享 医院]]在与外界隔离 段近3分鐘 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35 影片 医院宣布 曉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終年61歲<ref>{{Cite news|url=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516593|title=劉曉波——永遠無 霞在德國 領獎 蘭克福舉行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date=2017-07-13|newspaper=BBC 中文网|accessdate=|language=en-GB}}</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syssfj.gov.cn/cms/201707/149995182984410.html |title=刘晓波病 個人攝影展時,與流 |accessdate= |work=沈阳市司法局 |archiveurl=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489bbCTsFAkJ:www.syssfj.gov.cn/cms/201707/149995182984410.html+&cd=3&hl=zh-CN&ct=clnk&gl=us |archivedate=2017-07-13}}</ref><ref>{{Cite web|url=http://www.cmu1h.com/default/content/index/i/2083|title=(2017-7-13)刘晓波经抢救无效死亡|accessdate=2019-02-13|author= 海外的 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ate=2017-07-13|publisher=}}</ref><ref>[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i=TXT20170712150114CEN 劉曉波用完滿一生換取妻子劉霞自 國異議藝術家艾未未對談,這場活動 ], [[新新聞]], 2017-07-12</ref><ref>{{cite web|url=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0516593 |title=刘晓波——永远无法领奖的诺贝尔和平奖得 美國著名漢學家林培瑞 |publisher=Bbc.com |date= |accessdate=2017-07-14}}</ref><ref name="EB">{{Cite book|title=Biography of Liu Xiaobo|url=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1656918/Liu-Xiaobo |publisher=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year=2010}}</ref>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学家]][[Category:文学家]]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