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眼角膜

增加 5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edical}}
'''眼角膜''',是 [[ 眼球 ]] 最前方的透明多层组织,其作用为:• 初步集中进入眼球内的光• 防止异物进入眼球角膜位于虹膜、 [[ 瞳孔 ]] 及前房前方,并为眼睛提供2/3的屈光力(角膜的屈光力是眼球中最强),进入眼球的光在经过角膜后,通过晶状体的折射,光线(影像)便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上。角膜的折光能力之所以是屈光系统中最强的,是因为它直接和空气接触[1] 。 角膜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如有外物接触角膜, [[ 眼睑 ]] 便会不由自主地合上以保护眼睛。为了保持透明,角膜并没有 [[ 血管 ]] ,透过泪液及房水获取养分及氧气。 
人类角膜直径约11.5毫米,中心厚度约有0.5至0.6毫米,边缘厚度则约0.6至0.8毫米。
 角膜过凹是真性近视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也是角膜塑形镜与激光手术(LASIK等)防治真性近视方法作用的部位[2]
==结构详述==
角膜的解剖和生理角膜从结构上可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Bowman层、基质层、Descemet膜、内皮细胞层。角膜透明而无血管,但具有丰富的感觉 [[ 神经组织 ]] ,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厚度和曲率半径,还具有一定的屈光力,在眼球屈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它还与巩膜组织一起对精细的眼球内容物提供特殊的保护作用,正因为角膜组织具有特异的性能,角膜病也就具有自己的特色。 
===上皮细胞层===
 上皮 [[ 细胞 ]] 层厚约50微米,易与Bowman层相分离,由5~7层细胞组成,共有3种类型细胞:基底细胞、翼状细胞、扁平细胞。上皮细胞间以桥小体相接,构成致密的质膜,这层致密坚固的屏障可阻止大部分微生物的侵入,阻止泪液中液体和电解质进入基质层,使得角膜处于相对脱水状态。 上皮细胞层是角膜抵御外来侵犯的第一道重要防线, 是一种非角化鳞状上皮。 [[ 角膜 ]] 上皮细胞层生长迅速,结合牢固,对绝大多数的细菌和毒素有很大的抵抗力,破坏后可以再生,24小时即可修复,且不留瘢痕。由于该层神经丰富,感觉灵敏,轻微损伤,即有明显异物感。由于角膜暴露在外,角膜上皮很容易遭受损伤,给致病微生物以可乘之机,故角膜的感染很常见。如稻谷等角膜异物损伤后处理不当,有导致角膜溃疡以至穿孔的危险。 
===前弹力层===
 Bowman层位于上皮基底膜后面,厚约8~14微米。用光镜观察是一层相当均匀的非细胞层,但通过 [[ 电镜 ]] 观察,该层是类似基质的特殊层,并非真正的膜,而是表层基质的致密层,由 [[ 胶原纤维 ]] 组成,不能与基质层分离,只在灵长类可见。该层不能再生,损坏后会成为不透明的疤痕组织。该层上有小孔,角膜神经由此到达上皮。 前弹力层由胶原纤维构成的无细胞的薄膜,实际并无弹性。作为上皮细胞附着的基础,它受损伤后不能再生,代之以纤维组织。对创伤、机械和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基质层===
 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主要由胶原纤维、粘合物质和角化细胞组成。基质的胶原 [[ 纤维 ]] 很规则、均匀,胶原纤维束构成片状,层层紧密相叠,基质层的层状结构使角膜在剥离术中可以相当容易地分离。粘合物质由角朊硫酸盐、软骨硫酸盐组成,充盈纤维及细胞间隙。肿胀的角膜,粘合物质增加,胶原纤维大小无改变。 透明、无血管,为排列整齐的相同屈光指数的角膜小体、胶原纤维和粘合物质组成200~250层平行排列的纤维小板,各纤维板层又成十字交叉排列,这就有利于光线通过和屈折。由于没有血管直接供应而代谢缓慢,病理代谢产物不易除去,炎症过程常迁延难愈。角膜基质层的透明性决定于角膜小体的完整均匀与否,任何外伤或炎症破坏了角膜小体,即使愈合后,也终将遗留程度不等的混浊,即 [[ 角膜翳 ]] ,影响其弯曲度和透明度,从而使视力受损。 
===后弹力层===
 Descemet膜由内皮产生,大约10微米厚,与Bowman层不同 Descemet ,Descemet 膜能轻易从基质层脱离,位于基质层和内皮细胞层之间,为内皮细胞的分泌产物。是一层有 [[ 弹性 ]] 、无结构、极有抵抗力的透明薄膜,比较坚韧,对机械张力和微生物有较强的抵抗力,损伤后可以 [[ 再生 ]]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716,8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