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白河

增加 4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白河县秦为钖县,属汉中郡;北周时改称丰利县,属西域郡;宋废除;明成化八年(1472年)于旬阳东置白河堡;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设白河县,以境内白石河得名。
2018年9月25日 '''白河县'''秦为钖县,属汉中郡;北周时改称丰利县 获得商务部“2018 属西域郡;宋废除;明成化八年(1472年)于旬阳东置白河堡;成化十二年(1476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改设白河 ”荣誉称号。 2019年3月 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以境内白石河得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2月27日, [[ 陕西省 ]] 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白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地理位置==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巴山东段。北临 [[ 汉江 ]] ,隔江与 [[ 湖北省 ]] 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 [[ 竹山县 ]] 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介于东经109°37″~110°10″,北纬32°34″~32°55″。全境东西长53.3公里,南北宽41.5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
==旅游==
===白河石长城遗址=== 白河县境,发现多处石[[长城]]遗址,从旬阳县延续而来,蜿蜒于崇山峻岭间。卡子乡三双村与湖北茅塔界岭沟交界的山脉中峰上,有石垒城墙,有城门,门宽2.2~3米,石门坎高0.33米,石门转窝直径0.14米,深0.02米,转窝靠陕西一边。墙高1.62米,厚2.84米,石头风化严重。朝湖北方向有石板构筑成的“娘娘庙”一座,建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门上有一对联:“威扬秦楚神通大,福庇山河显峦高。”
白河县境,发现多处石长城遗址,从旬阳县延续而来,蜿蜒于崇山峻岭间。 卡子乡 三双 和平 与湖北茅塔 界岭 处,今秦楚 交界 汉白公路旁, 山脉中峰 ,有 砌的 城墙, 有城门,门宽2高处1.2~3 5 米, 石门坎高0低处0.33 5 米, 石门转窝直径0.14 墙厚1 米, 深0.02米 少数地方有垛。四新乡晏家扒以南,有石城沿山岭而上 转窝靠陕 沿秦楚[[分水岭]]东 西 一边。墙高1向延绵约0.62米 5公里 厚2.84 墙厚约3 米, 石头风化严重。朝湖北方向 石板构筑成的“娘娘庙”一座 门宽2米 起伏 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门上有一对联:“威扬秦楚神通大,福庇山河显峦高 林莽深处
卡子乡和平村的界岭处,今秦楚交界汉白公路旁,山脉中峰处,有毛石头垒砌的城墙,高处1.5米,低处0.5米,墙厚1米,少数地方有垛。四新乡晏家扒以南,有石城沿山岭而上,沿秦楚分水岭东西向延绵约0.5公里,墙厚约3米,有门宽2米,起伏于林莽深处。南岔乡小界岭,有城门洞,城门以西有城墙数里,城门空宽1.4米,西边墙高2.45米,厚3.6米,门上无顶。沿秦楚两省界岭约15公里,石城墙清晰可辨,大部分地段保存较好。其间有城门洞四处,箭楼五处。梭子沟墒城门洞有石门槛等。门洞高均1.72米,宽2.33米。箭楼高2.4米,宽4.08米,其中一箭楼内有台阶,砌城门和箭楼的最大石头长2.38米,厚0.25米,宽0.5米。白河(包括旬阳)石长城遗址,有别于陕北,关中地区的土夯、砖砌长城,为研究 [[ 战国 ]] 时秦楚争霸和中国古长城史提供新的重要 [[ 资料 ]]
===张家大院===
白河古民居张家大院位于白河县卡子镇友爱村七组,宅院分上、下两院,相距300米左右。均建于清中期,两院坐东北、向西南,坐落在界岭河畔,汉白公路对面。
 下院宅院占地约3000平方米,为两幢各一进三座院落,两墙相距80几分,形成正文形整体,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分为大门、前庭、中堂、后室,甬道及两个天井,两侧有厢房。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房屋以西至5间两设封风墙,院外观看,封火墙木林立,飞檐以 [[ ]] 、凤等为主要造型,简洁别致栩栩如生。檐下施水墨彩侩,回廊、栏杆、窗棂均为镂雕,大门为石雕门坊,额题“振否鼓家”四字。大门两侧高3.64米的石门壁上,左雕刻“两岸绿杨一湾芳草即此是江陵胜概”,右侧为“庭前孝养门内出声何处访珂里名家”等30字楹联。南方一幢建筑风格与北幢大致相同,中轴线从西向东依次分为大门、前厅、天井、中庭、天井后堂。前厅两侧的厢房为青石磨制的圆型门洞,门楹、窗棂均为镂雕。门额为“树德务滋”四字,中庭 [[ 石雕 ]] 门额四字为“孝友世家”,檐下水墨彩侩。 白河县编辑
===革命烈士陵园===
白河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原地魁星山南侧山凸处。1972年在铁道兵13师的帮助下,迁移至魁星山西坡。陵园占地近百亩,四面环城。北临东流 [[ 汉江 ]] ,南跨“铁龙”滚滚。整座园陵绿阴耸耸。园内建有纪念碑、魁星楼、碑亭、清风亭、革命烈士陈列室、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重点仿古建筑物。1989年9月被列为县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陕西省委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共安葬着158名烈士,当中有两次解放白河英勇牺牲的烈士,有为三线建设贡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铁道兵战士,还有一等战功的刘安林烈士,是白河县和邻近县、市进行 [[ 革命传统 ]] 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
245,8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