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化石能源

增加 3,78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化石能源是指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动植物的遗骸在地层下经过上万年的演变形成的能源。如煤(植物化石转化),石油(动物体转化),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它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后,都会散发出有毒的气体,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燃料。化石能源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相关问题== ===化石能源最终会被可再生能源替代吗?===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撑了19世纪到20世纪近200年来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对其的巨大消耗,使化石能源正在逐渐走向枯竭。据美国地质局估计,全世界最终可采石油储量为3万亿桶。由此推算,世界石油产量的顶峰将在2030年出现。由于剩余储量开采难度增大,石油产量会快速下降。世界煤炭总 可采储量大约为8475亿吨。长期来看,尽管世界煤炭 可采储量相对稳定,但还是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按当前的消费水平,最多也只能维持200年左右的时间。世界 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77万亿立方米。如果年开采量维持在2.3万亿立方米,则 天然气将在80年内枯竭。 ==中国==就中国而言,化石类能源探明储量约7500亿吨标准煤,总量较大,但人均能源拥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 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近几年,我国的能源生产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为20.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比重高达76.4%, 原油比重下降为12.6%, 天然气占3.3%。我国煤炭储量相对丰富,但从中长期来看,仍面临诸如赋存条件、勘探水平、运输条件、安全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能被有效开发利用的 煤炭资源量明显不足。==环境==化石能源的利用,也是造成环境变化与污染的关键因素。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引起 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导致 全球气候变暖。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提高了0.4℃~0.8℃。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做的气候变化预估报告的结论是,CO2为温室气体的主要部分,其中约90%以上的人为CO2排放是化石能源消费活动产生的。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使用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硫和 烟尘排放,也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尽管应对措施初步遏制了 酸雨范围逐步扩大的趋势,但酸雨仍在 局部地区加重;机动车尾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大城市,煤烟型 空气污染已开始转向煤烟与尾气排放的混合型污染。随着化石能源储量的逐步降低,全球能源危机也日益迫近。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 ==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根据欧洲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估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能满足全球50%的一次能源需求,其中,70%的电力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装机容量为71亿千瓦,年发电21400TWh(太瓦时)。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世界一次能源的三分之一,并满足能源增长的大部分需求。事实说明,努力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保证未来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全部能源中所占比重,最终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9,8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