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湘潭县

增加 32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015年,根据湘潭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下辖3乡14镇。
湘潭县有“湘中明珠”之美誉,是中国湘莲之乡、湖湘文化发祥地 <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K1EL3H00530QK9D.html 湘潭县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为家乡转发!], 网易,2018-6-11</ref> 。县域全境均属[[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湖南融入“泛珠三角”的前沿阵地。2018年11月,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 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地理位置==
青山唢呐是湖南吹打乐中一种独特的演奏形式,主要流传在湖南省湘潭县[[青山桥]]、石鼓、分水三乡镇及周边邻近地区([[石鼓镇]]、青山桥镇、分水乡已被[[文化部]]列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该地区在民间办理婚丧喜庆、玩龙耍狮及佛道教仪和巫傩传统祭祀民俗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器乐]]演奏的音乐形态,根据表现功能、曲牌结构、应用场合等分为夜鼓牌子、路鼓牌子和堂牌子三种。夜鼓牌子是专用于丧葬的[[器乐曲牌]],名称大多以当地土俗称谓,最著名的[[曲牌]]有《哭懵懂》、《对角飞》、《凤凰音》、《隔山音》、《白鹭展翅》、《白鹭双飞》等;路鼓牌子[[曲调]]较为丰富,有《闹五更》、《神调》、《双采莲》、《叹四季》、《蔡驼子回门》等;堂牌子民间俗称坐堂牌子、坐乐、坐堂、大乐等名,民间最为普及的是《九腔》一堂和《粉蝶》一堂,曲牌是《新水令》、《[[步步娇]]》、《沽美酒》、《[[雁儿落]]》;散牌子如《[[得胜令]]》、《月月红》、《耍孩儿》等。
2008年6月,“青山唢呐”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ref>[https://www.sohu.com/a/229533153_100147028 非遗文化中的湘楚匠心 听青山唢呐吹出湖南人的乡愁] ,搜狐, 2018-4-26</ref>
湘潭县[[唢呐]][[艺术团]]已形成规模,“石鼓·青山唢呐”保护中心成立并顺利注册登记。2011年12月,由[[国家]]文化部统一安排,并指定“青山唢呐”项目参加第二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楚风湘韵——两岸民间乐舞专场演出”,精心编排的青山唢呐吹打乐荟萃节目在[[台湾]]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示了该项目的民间特色[[技艺]],获得了台湾各界人士一致赞誉,为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