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代赭旋覆湯

增加 2,3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代赭旋覆湯'''
=='''<big>組成</big>'''==
[[旋覆花]]、[[代赭石]]、[[炙甘草]]、[[半夏]]、[[人參]]、[[大棗]]、[[薑]]<ref> {{Cite book | author = 清朝.汪訒庵 | title = 湯頭歌訣處方箋| location = 武陵出版社 | publisher = 林聰富 | date = 民國79年1月 | pages = 225-2226頁 | accessdate = 西元2020年3月22日 | language =繁體中文| quote = 代赭旋覆湯}} </ref>。[[File: 代赭旋覆湯.jpg| thumb | 300px | 代赭旋覆湯 <br>[http://spbcm.cmu.edu.tw/ccmp/d/d1420.htm 原圖鏈接] ]]
 
=='''<big>功能</big>'''==
補虛和中,宣氣滌飲<ref> {{Cite book | author = 科達製藥公司編輯小組| title = 常用方劑選輯| location = 科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sher = 陳裕昌 | date = 民國85年7月 | pages = 126頁 | accessdate = 西元2020年3月22日 | language =繁體中文| quote = 代赭旋覆湯}} </ref>。
 
 
=='''<big>主治</big>'''==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鞭,噫氣不除者,及反胃噎食,或咳逆上氣。
 
=='''<big>臨床經驗</big>'''==
胃酸過多症、溜飲症、胃擴張症、胃弛緩症、胃下垂症、胃炎、胃潰瘍、幽門狹窄、慢性腸狹窄症、惡阻、小兒嘔吐、鼓腸等。
 
==<big>'''說明'''</big>==
此為胃虛氣失升降之所致。以胃氣虛弱,心下部有停飲,而呈現心下痞鞭,並有上逆、吞酸、嘈雜、嘔吐等症狀,尤以噯氣特別多者為目標。本症為虛證,患者大多體力衰弱,脈腹俱無力。本方可視作生薑瀉心湯中,取去乾薑、黃連、黃芩、換入旋覆花、代赭石而成者。因為本之證,有虛氣而無實熱,故無需芩連等類泄熱之品。方中用旋覆花之辛,以宣氣消痞,而治愛氣;並用代赭石之重,使之斂浮鎮逆。其他人參甘草,養正補虛;生薑大棗,和脾強胃;半夏則蠲飲於上,降濁生清。如此,共奏補虛和中,宣氣滌飲之功。
 
==<big>'''臨床加減'''</big>==
一、兼有熱象者: 加黃連、黃芩。
二、痰涎咳嗽: 加茯苓、陳皮。
三、心下痞滿: 加枳實、桔梗。
四、虛寒呃逆: 加丁香、柿蒂。
五、胃陰虛者: 加脈門冬、石斛。
六、食滯: 加雞內金、山楂。
==<big>'''禁忌'''</big>==
惡寒未罷者。
 
==<big>'''參考來源'''</big>==
{{reflist}}
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