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5
次編輯
變更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無編輯摘要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城西南3公里处,面积2平方千米。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中国商朝早期至汉朝的采铜和冶铜遗址,最新考古发现铜绿山的开采时间可追溯到夏朝早期,1973年起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绿山里有前后两个时期的采铜和冶铜遗址,前期属春秋时期或稍早,后期属战国至汉代。铜绿山蕴藏有丰富的铜铁矿床,古矿井主要集中在大理岩与火成岩的接触带上。这里氧化富集带中矿石的含铜品位可达5%~8%,主要有孔雀石、赤铜矿、自然铜等。古代工匠为掘取铜矿石,开凿竖井、平巷与盲井等,并用木质框架支护,采用了提升、通风、排水等技术。<ref>[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57489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 中文百科在线 2010-8-01</ref>
[[File:铜绿山古铜矿遗址.jpg|缩略图|右|200px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2018年11月15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序言介绍==
古铜矿遗址是在铜绿山矿 [[ 露天 ]] 开采中发现的。矿区已探明的12个矿体,古代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采。根据遗留的炼渣推算,约产铜8--10万吨。1974年春至1985年夏,考古部门配合矿山生产有重点地进行了科学发掘,清理出西周至 [[ 西汉 ]] 延绵1000多年间的数百个(条)不同结构的木支架维护的采矿井巷和一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同时还出土了手工开采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工具。国家已将该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古矿遗存长期保留,所压矿藏不予开采。古铜矿博物馆就建在保护区内一处 [[ 春秋时期 ]] 采矿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上。<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24/18/19083799_553436759.shtml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图文)] , 360doc个人图书馆 2016-4-24 </ref> 省文物局副局长王风竹指出,铜绿山古铜矿四方塘遗址是长江中下游矿冶考古的大课题,还要进一步深入研讨四方塘遗址与东边岩阴山脚遗址、大冶草王嘴城(楚王城)、五里界古城、鄂王城的关系,系统提升[[黄石]]地区冶炼文化完整体系,并通过发掘成果,优化铜绿山新馆展示设计,充实展示内容,为推进铜绿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申遗”工作,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实例。
==具体介绍==
铜绿山里有前后两个时期的采铜和冶铜遗址,前期属春秋时期或稍早,后期属战国至汉代。 [[ 铜绿山 ]] 蕴藏有丰富的铜铁矿床,古矿井主要集中在大理岩与 [[ 火成岩 ]] 的接触带上。这里氧化富集带中矿石的含铜品位可达5%~8%,主要有 [[ 孔雀石 ]] 、 [[ 赤铜矿 ]] 、 [[ 自然铜 ]] 等。古代工匠为掘取铜矿石,开凿竖井、平巷与盲井等,并用木质框架支护,采用了提升、通风、排水等技术。春秋时期的井巷较小,木质方形框架的长宽均为60厘米左右;战国时期井巷增大,框架直径达110~130厘米,并使用辘轳提升矿石及汲出地下水。采掘工具有斧、凿、锄、钻等,春秋矿井中只出土青铜工具,战国矿井中多为铁工具。此外还有木锹、 [[ 竹筐 ]] 、藤篓、 [[ 绳索 ]] 、木钩、木槽、桶、勺等器具。经清理的春秋时期冶铜炉,由炉基、炉缸、炉身3部分组成。炉基下有风沟,冶炼时可确保炉缸的温度。炉缸设有放铜、排渣的金门。炉身有鼓风口。炼炉附近有工棚遗迹和碎石用的石砧、石球,加工过的矿石及 [[ 陶片 ]] 、 [[ 铜块 ]] 等。经模拟实验证明,这种竖炉可以连续加料、连续排渣、间断放铜,性能好、炉龄长、操作简便,每炉日产铜不低于300千克。古炉渣总量超过40万吨。经化验,炉渣的酸度适宜,含铜量仅0.7%,说明东周时期的冶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ref>[https://www.sohu.com/a/206648982_672721 【工业旅游看黄石】“世界第九大奇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真了不起!] , 搜狐 2017-11-25 </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