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47
次編輯
變更
恽敬
,创建页面,内容为“恽敬(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江苏阳湖(今常州)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阳湖文派创始人之一。曾任咸安宫宫学教…”
恽敬(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江苏阳湖(今常州)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阳湖文派创始人之一。曾任咸安宫宫学教习,浙江富阳、江西瑞金等县知县,官南昌同知、署吴城同知,失察被劾罢官,有《大云山房文稿》。
基本信息
本名
恽敬
别称
简堂
字号
子居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江苏阳湖(今常州)
出生时间
1757年
去世时间
1817年
主要作品
大云山房文稿
主要成就
阳湖文派创始人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个人作品
3史书记载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恽敬自幼饱读诗书,8岁会写诗,11岁会作文,15岁通汉魏赋颂、六朝文章及宋元小词,17岁精通大家文章,稍长又治经史百家,广泛涉猎天文地理,他不仅勤勉好学,更善于思考,持论独具眼光、独出己见,于乾隆五十二年年开创了被后人美誉的"阳湖文派"。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恽敬的先祖恽向为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大家,族祖恽南田为武进画派创始人,家族内有良好的艺术传统和氛围,因此他具有鉴别古画的精湛目力,且篆草书法也颇有成就。恽敬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各地包括常武地区的博物馆有所收藏,但恽敬的绘画作品鲜见于世,以前未有发现。一套清代阳湖文派创始人恽敬的花鸟绘画条屏,在常州民间被发现,这是常州地区首次发现的恽敬花鸟作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2010年1月常州一收藏世家后裔处发现的恽敬绘画作品,为
相关图书
相关图书
典型的没骨花卉画法,内容分别为春风富贵、落花游鱼、蒲塘真趣、邓尉挥梅,均系花鸟作品,作于清嘉庆十一年丙寅二月,即公元1806年,该套花鸟作品经文博专家品评,确属恽敬绘画作品。
折叠编辑本段史书记载
恽敬,字子居,阳湖人。幼从舅氏郑环学,持论能独出己见。乾隆四十八年举人,以教习官京师。时同县庄述祖、有可、张惠言,海盐陈石麟,桐城王灼集辇下,敬与为友,商榷经义,以古文鸣於时。既而选令富阳,锐欲图治,不随群辈俯仰。大吏怒其强项,务裁抑之,令督解黔饷。敬曰:"王事也。"怡然就道。后遭父丧,服阕,选新喻。吏民素横暴,绳以法,人疑其过猛。已乃进秀异士与论文艺,俗习大变。调知瑞金,有富民进千金求脱罪,峻拒之。关说者以万金相啖,敬曰:"节士苞苴不逮门,吾岂有遗行耶!"卒论如法。由是廉声大著。卓异,擢南昌同知。敬为人负气,所至辄忤上官,以其才高优容之,然忌者遂衔之次骨。最后署吴城同知,坐奸民诬诉隶诈财失察被劾。忌者闻而喜曰:"恽子居大贤,乃以赃败耶!"
敬既罢官,益肆其力於文。深求前史兴坏治乱之故,旁及纵横、名法、兵农、阴阳家言。会其友惠言殁,於是敬慨然曰:"古文自元、明以来渐失其传,吾向所以不多为者,有惠言在也。今惠言死,吾安敢不并力治之?"其文盖出於韩非、李斯,与苏洵为近。卒,年六十一。著《大云山房稿》。其治狱曰《子居决事》,附集后。
基本信息
本名
恽敬
别称
简堂
字号
子居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江苏阳湖(今常州)
出生时间
1757年
去世时间
1817年
主要作品
大云山房文稿
主要成就
阳湖文派创始人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个人作品
3史书记载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恽敬自幼饱读诗书,8岁会写诗,11岁会作文,15岁通汉魏赋颂、六朝文章及宋元小词,17岁精通大家文章,稍长又治经史百家,广泛涉猎天文地理,他不仅勤勉好学,更善于思考,持论独具眼光、独出己见,于乾隆五十二年年开创了被后人美誉的"阳湖文派"。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恽敬的先祖恽向为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大家,族祖恽南田为武进画派创始人,家族内有良好的艺术传统和氛围,因此他具有鉴别古画的精湛目力,且篆草书法也颇有成就。恽敬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各地包括常武地区的博物馆有所收藏,但恽敬的绘画作品鲜见于世,以前未有发现。一套清代阳湖文派创始人恽敬的花鸟绘画条屏,在常州民间被发现,这是常州地区首次发现的恽敬花鸟作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2010年1月常州一收藏世家后裔处发现的恽敬绘画作品,为
相关图书
相关图书
典型的没骨花卉画法,内容分别为春风富贵、落花游鱼、蒲塘真趣、邓尉挥梅,均系花鸟作品,作于清嘉庆十一年丙寅二月,即公元1806年,该套花鸟作品经文博专家品评,确属恽敬绘画作品。
折叠编辑本段史书记载
恽敬,字子居,阳湖人。幼从舅氏郑环学,持论能独出己见。乾隆四十八年举人,以教习官京师。时同县庄述祖、有可、张惠言,海盐陈石麟,桐城王灼集辇下,敬与为友,商榷经义,以古文鸣於时。既而选令富阳,锐欲图治,不随群辈俯仰。大吏怒其强项,务裁抑之,令督解黔饷。敬曰:"王事也。"怡然就道。后遭父丧,服阕,选新喻。吏民素横暴,绳以法,人疑其过猛。已乃进秀异士与论文艺,俗习大变。调知瑞金,有富民进千金求脱罪,峻拒之。关说者以万金相啖,敬曰:"节士苞苴不逮门,吾岂有遗行耶!"卒论如法。由是廉声大著。卓异,擢南昌同知。敬为人负气,所至辄忤上官,以其才高优容之,然忌者遂衔之次骨。最后署吴城同知,坐奸民诬诉隶诈财失察被劾。忌者闻而喜曰:"恽子居大贤,乃以赃败耶!"
敬既罢官,益肆其力於文。深求前史兴坏治乱之故,旁及纵横、名法、兵农、阴阳家言。会其友惠言殁,於是敬慨然曰:"古文自元、明以来渐失其传,吾向所以不多为者,有惠言在也。今惠言死,吾安敢不并力治之?"其文盖出於韩非、李斯,与苏洵为近。卒,年六十一。著《大云山房稿》。其治狱曰《子居决事》,附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