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描画

增加 5,56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白描画''',纯以笔勾勒线条而不设色或渲染水墨来描绘景物或形象的一种中国绘画形式。白描是[[中国画]]的基础训练之一,乃训练造型能力一个必需的过程。国画大师[[潘天寿]]说:「吾国绘画,以笔线为间架,故以线为骨。骨需有骨气;骨气者,骨之质也,以此为表达对象内在生活力之基础。」在众多国画形式中,白描画最能表达出这一种特点。 == 技法 ==白描画法以墨线描绘物体而不着颜色。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也可渲染淡墨。画线条时,要使笔墨结合形相的特质,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浓淡,皆要以所表现对象的质感或特色为依归,譬如以较细较淡的线条画花瓣,容易表现出其娇嫩柔软;以较粗较浓的线条画叶与枝梗,较易表现其硬而厚的质感;以略干且下笔、收笔皆虚的细线条画禽鸟的羽毛,较易表现羽毛蓬松而柔软的感觉。  白描有[[单钩]]和[[复钩]]两种。用线一次画成的叫单钩。单勾有用一色墨钩成的,也有根据不回对象用浓淡两种墨钩成的,例如花用淡墨钩,叶用浓墨钩。复钩是先用淡墨完全钩好,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复钩一部分或全部。复钩的线不能依原路的线刻板地重迭钩一道。复钩的目的是加重质感和浓淡的变化,使物象显得更有神采。白描是用线条、用墨线浓淡、粗细、虚实、轻重、刚柔、曲直的表现技法。 在白描画中,线条的优劣是一幅画成败的主要关键。白描画运笔宜以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和速度要均匀,钩出的笔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涵蓄在内,不宜显露于外;缺乏涵蓄的笔墨,不耐久看。锋芒过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现出一种霸悍的气象,有时尚可减低某些花卉、禽鸟的美感,故白描画的线条要「寓刚建于婀娜中」。  到了[[明朝|明]][[嘉庆]]年间,[[邹得中]]总括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其著作《绘画发蒙》中,提了「十八描」的说法,这十八种描法是:1.行云流水描 2.高古游丝描 3.铁丝描4. 柳叶描 5.琴弦描 6.蚂蝗描 7.混描 8.橛头钉描 9.曹衣描 10.钉头鼠尾描 11.折芦描 12.减笔描 13.战笔水纹描 14.竹叶描 15.橄榄描 16.蚯蚓描 17.枣核描 18.枯柴描以上十八种描法是古人根据当时的服装(大都是宽袍大袖)领略出,有些是[[唐朝]]以前就可以见到,有些则是后来逐渐添加的,然而这十八描并不是包罗前人所有的描法,也有人主张简化为五种,或合并为三大类。擅长白描人物的当代画家[[董梦梅]]先生则指出十八以线条描法的形状命名,并不妥当。他针对用笔的方法,提出了「用笔十法」,即 1.悬针笔法 2.抽丝笔法 3.自由笔法 4.铁丝笔法 5.来无影去无踪(双尖笔法) 6.连接比法 7.拖拉笔法 8.擅斗笔法 9.跳跃笔法 10.倒插笔法。以上董梦梅先生细分的十种用笔方法,有些也适用于白描花鸟画中。 == 发展 ==白描画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以白描法表现畜兽的画迹,除了[[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帛画]](《[[人物龙凤]]》及《[[人物御龙]]》)外,[[汉代]][[壁画]]及[[魏晋]][[砖画]]中也常见,当时画家已经能熟练的运用各种不同快慢、轻重的线条。  白描画在唐以前称之为「白画」,也有人称之为「线描」,指单以墨线描绘物体形象的绘画方式,强调线条的运用,在线条的变化中表现其韵律与美感,是以骨法用笔为理论基础。早期的白描画,其线描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到了[[唐朝]][[吴道子]],才能把白描线条发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折的动感与厚度感。  到了[[宋代]],一般[[士大夫]]多受[[理学]]及[[禅宗]]思想的影响,喜爱清真淡雅的画法,[[李公麟]]的白描画风,正符合他们的兴趣而盛行一时。  白描画在[[明清]]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势微。 == 代表名家 ==[[唐代]][[吴道子]]的画作笔简神全,意气豪放。他的作品《[[送子天王图]]》为白描画、水墨画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线描行笔磊落、气势豪放,人物的衣装飘带有随风飘拂之感。   宋代李公麟,发挥了古代传统绘画线描作用,创造了 白描 技法。他 的线条健拔却又粗细浓淡,构图坚实稳秀而又灵动自然,画面简洁精练,但富有变化;题材广及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既有真实感,又有文人情趣,而且所作皆不着色,被称作「白描大师」。他的《[[五马图]]》落笔轻重起伏如应节奏,将马的骨、肉、鬃尾等质感以及马的神态表现得相当生动,可说是最擅长运用线条的画家。  南宋[[陈容]]的《[[云龙图]]》以略为粗犷而颤动的笔法,配合水墨渲染,把中国神话中想象出的动物,表现得极具神秘感。此外,[[元代]][[钱选]]、[[明代]][[陈洪绶]]的白描画都很成功。  现代的有国学大师[[饶宗颐]]。他的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张大千]]评价说︰「饶氏白描,当世可称独步。 」 ==参考文献==
717,8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