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05
次編輯
變更
二里头文化
,無編輯摘要
[[文献]]中对[[夏朝]]的记载虽然丰富,但因年代久远,在考古学方面一直没有多少突破,又因始终未能找到同时代的[[文字]]记载而被学界质疑。
1959年夏,[[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领小组开始在河南省中西部、山西省南部一带开展“夏墟”的调查,同年,在河南登封市唐庄乡玉村发现了一处遗址,这便是1960年定名为二里头文化的首处遗址 <ref>[http://wenhua.ideahn.com/news/651.html 纪念登封玉村二里头文化遗存发现60周年研讨会],中原文化,2013-09-30</ref> 。随后,又在豫中西、[[晋南]]地区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村、巩义稍柴村、[[登封市|登封]]告成镇、[[汝州市|汝州]]临汝镇煤山街道、[[山西省|山西]][[运城市|运城]][[夏县]][[东下冯村]]等多处类型相似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其中,因河南偃师二里头村的[[遗址]]最为丰富、典型,故得其名。
==分期==
依[[碳-14]][[放射性]][[定年法]],二里头文化被定于约前2395年至前1625年间。后来二里头文化被分为四期,时间跨度约为前21世纪~前17世纪。其中一期至二期(前2080年~前1590年)属新石器时代,而三期至四期(前1590年~前1300年),属青铜时代或早商(约[[成汤]]时期)时期,其中第三期内涵尤其丰富。
第一期的绝对年代测定为前1620±95年(树轮校正作前2080年—前1690年),以平底夹砂[[黑陶]]和泥质黑陶为典型[[陶器]],另有少量[[灰陶]],纹饰以蓝纹为主。一期的盆罐物品造型类似河南龙山晚期遗址出土物品。第二期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为次,细绳纹居多,蓝纹减少。三、四期以夹砂灰陶、泥质灰陶为多,罕见黑陶,粗绳纹首次出现,绳纹几乎全面代替蓝纹。其绝对年代测定为前1245±90年([[树轮]]校正:前1590年—前1300年),与早商相当。一二期与三四期差异显著。[[铜器]]在第二期首次出现,出土四件[[青铜器]],包括三个铜铃和一个嵌绿松石青铜牌。而第三四期层已出土青铜器百余件,说明二里头文化已步入青铜时代 <ref>[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80251&s=fwzxfbbt 二里头文化和”夏朝“],风闻社区,2019-02-17</ref> 。从[[出土]][[文物]]的特征看,一二期近似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煤山遗址类型,三四期更接近早商二里岗文化[[洛达庙]]期。
后来的研究将二里头文化的[[年代]],更正为约公元前1800年~约公元前1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