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邹伯奇

增加 36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 嘉庆 ]] 二十四年(1819年),'''邹伯奇'''出生在南海泌冲一个教书人家,父亲和外祖父都是学养深厚的“数学爱好者”,因而给了他当时少有的数理启蒙教育 。10岁时被身为南海儒林知名诗人的外祖父接到家中,教他[[ 周易 ]] 》、《 [[ 九章算术 ]] 等,为邹伯奇日后研习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埋下了兴趣的种子。后来,邹伯奇又曾经拜酷爱算术的 [[ 梁序镛 ]] 为师,在承教 [[ 儒家 ]] 经典的同时,跟随梁序镛学习了大量古代数学知识 。
[[ 道光 ]] 十五年(1835年),17岁的邹伯奇因读《梦溪笔谈》中塔倒影与阳遂倒影同理,他开始对透镜成像的研究发生兴趣。发现古代“诸经义疏”中的算学错误后,就开始孜孜不倦研究数学,而人们司空见惯的湖光塔影,又使他一头扎进对光学的研究中 。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邹伯奇'''发明、制成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设计了摄影绘地图法 。他还写了[[《度算版释例》]],说明“度算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
三年(1853年),他设计制造了“对数尺”,该尺有多种功能,除一般的计算之外,还能作气节、天文、体积等计算 。
[[ 咸丰 ]] 七年(1857年 ) ,邹伯奇任学海堂学长 ,与经学大师 [[ 陈澧过 ]] 从甚密,陈常请邹伯奇为他解决学术难题 。
[[ 同治 ]] 三年(1864年),进行了摄影绘地图法的实地绘制 [[ 郭嵩焘 ]] 特疏将邹伯奇推荐给朝廷,邹伯奇称病推辞。 [[ 曾国藩 ]] 在两江视察时,希望让'''邹伯奇'''在 [[ 上海 ]] 机器局旁设的书院教书,亦未成 。
同治四年(1865年),广东巡抚郭嵩焘聘请他主持测绘《广东沿海地图》。邹把自己创立的“以圆绘圆”法改进为椭圆画法。他认为,地球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小,是椭圆形的,在测算时,应“以椭圆曲率算之”。使绘图技术趋于准确 。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