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草原斑猫

增加 7,771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草原斑猫</big> ''' |- | File:1-19121Q15203.jpg|缩略图|居中|草…”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草原斑猫</big> '''
|-
|
[[File:1-19121Q15203.jpg|缩略图|居中|草原斑猫[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218/1-19121Q15203.jpg 原图链接][http://udongwu.com/buru/maomi/Felis_silvestris.html 有动物网]]]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草原斑猫 </br>
拉丁学名:Felis silvestris shawiana </br>
别 称: 野猫、沙漠斑猫</br>土狸子、莎车斑点野猫 </br>
界: 动物界</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哺乳纲 </br>
亚 纲:真兽亚纲 </br>
目:食肉目 </br>
科:猫科 </br>
亚 科:猫亚科 </br>
属:猫属 </br>
种:野猫 </br>
亚 种:草原斑猫 </br>
命名者及年代: Blanford, 1876 </br>
英文名称: Shaw's Cat </br>
英文名称: Yarkand Spotted Wild Cat</br>
|}
'''草原斑猫'''(学名:Felis silvestris shawiana):又叫野猫、沙漠斑猫、土狸子等。是野猫的中国亚种。体形比家猫大,体长为50-70厘米,尾长为25-35厘米,几乎正好是体长的一半,体重约为8千克,看上去显得比较粗壮。目光狡黠,性情暴躁,各色毛皮上有斑点.
喜好在草原或绿洲穿行觅食。单独在夜间或晨昏活动,白天隐匿于树穴或灌丛中。主要吃小型啮齿动物、鸟类、蜥蜴和蛙等,也食鱼类和昆虫等。行动敏捷,善于攀爬,潜行隐蔽接近猎物,突然捕食。领域性也很明显,通常每个个体大约占据0.5平方公里的领地,但当领地内食物不足或者寻找配偶时,也常到领地以外游荡。分布于中国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ref>[http://udongwu.com/buru/maomi/Felis_silvestris.html 草原斑猫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形态特征 ==
草原斑猫体形比家猫大,体长为50—70厘米,尾长为25—35厘米,几乎正好是体长的一半,体重约为8千克,看上去显得比较粗壮。身体的背部呈淡沙黄色至浅黄灰色,背部和身体侧面的毛色逐渐转为浅淡色,腹面则为淡黄灰色。全身都具有许多形状不规则的棕黑色斑块或横纹,耳尖略有棕黑色簇毛。尾巴上面有5-6条棕黑色横纹,尾巴的下面为白色。喉部和腹面经常呈浅白到淡灰色。前额有4条十分显著的黑带,与浅底色形成鲜明对比;眼和鼻吻部通常突出有白色到淡灰色斑。耳边缘有白色或浅色毛;耳内侧毛呈淡黄白色。耳后毛色从与底色相似到暗褐色。尾尖黑色,尾上有一些黑色横环纹。尾长超过头体长的50%。有4对乳头。</br>

在中国西北部的草地和干旱地区,野猫是在野外唯一与家猫相似的物种。它很容易与兔狲区分,兔狲矮胖,且耳位较低;或与荒漠猫区分,荒漠猫体型相当大,有红的耳簇毛。野猫的头骨很难与家猫和野化的家猫区分。它们有一个短的吻突,上腭长宽相近。在猫属(Felis)中,只有家猫和野猫具有颧骨的水平扩展区。野猫与家猫区别特征:1)上颌的吻凹缺失(家猫有);2)P4上前尖的高度(野猫的小);3)短的吻突(家猫的长)。

== 栖息环境 ==
草原斑猫栖息在有由柽柳、拐枣、麻黄、甘草、野麻等组成的灌木和半灌木荒漠,由芦苇和拂子茅等组成的芦苇草甸和林间生长有柽柳灌丛的胡杨林,以及草原、沼泽地和海拔1000米以下的盆地或低地山区森林地带,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一般不进入冬季严寒和积雪覆盖地区,活动偏向于比较干旱地带。

== 生活习性 ==
单独在夜间或晨昏活动,白天隐匿于树穴或灌丛中。主要吃小型啮齿动物、鸟类、蜥蜴和蛙等,也食鱼类和昆虫等。行动敏捷,善于攀爬,潜行隐蔽接近猎物,突然捕食。领域性也很明显,通常每个个体大约占据0.5平方公里的领地,但当领地内食物不足或者寻找配偶时,也常到领地以外游荡。</br>

野猫的活动规律与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一致。野猫会进入农业区袭击家禽。小型哺乳动物占了食物组成的60-70%,包括黄鼠(Spermophilus)、沙鼠(Meriones)和跳鼠(Allactaga)是最常见的猎物。鸟类次之(占11-30%),其中雀形目鸟类(特别是沙雀属Rhodopechys、灌丛莺属Scotocerca和斑鸠属Streptopelia)最多。爬行类和昆虫也是常见的食物(占15-25%)。它们主要是夜行性的,但有时也在白天活动。 

== 分布情况 ==
'''国外分布:'''</br>
还见于非洲,阿拉伯,叙利亚,伊朗,阿富汗,印度半岛西南部,欧洲南部、中部和东部,哈萨克斯坦,蒙古南戈壁与阿尔泰戈壁等广大地区。</br>
'''草原斑猫'''</br>
草原斑猫在自然界中呈现低密度广泛分布,捕食啮齿动物,对抑制鼠害的猖獗有较大的作用。</br>
'''国内分布:'''</br>
草原斑猫在我国仅有新疆亚种,分布于宁夏、新疆和甘肃等地。</br>
'''保护区分布:'''雪岭云杉、托木尔峰、罗山、白芨滩、青海湖鸟岛、王朗、卧龙、卡拉麦里山、奇台荒漠草原类草地、阿尔金、甘家湖梭梭、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br>

== 繁殖方式 ==
繁殖期大约在1-3月,雌兽发情持续2-8天,此时会有很多雄兽围绕在发情雌兽的周围,发出刺耳的噪音,并经常进行激烈的争斗。通常每年产一窝,每窝产2-3仔,雌兽的怀孕期为60余天。初生的幼仔体重大约为40克,10天后睁眼,4-5周龄开始出洞活动,3个月后开始与雌兽一起觅食,大约5月龄时离开雌兽独立生活,1周岁时达到性成熟。寿命为15年以上。</br>

草原斑猫亚种分化</br>
草原斑猫是野猫的亚种之一。</br>

== 种群现状 ==
草原斑猫在自然界中呈现低密度广泛分布,捕食啮齿动物,对抑制鼠害的猖獗有较大的作用。过去考察中,仅从中国新疆、甘肃和宁夏等省区的收购部门获得一些皮张,在野外却未见过活体,足见种群数量稀少,现存数量尚难估计。据高行宜(Nowell and Jackson, 1992)报道,估计中国的西北地区种群数量可能超过10000只,估计密度为10只/100km2(Cat specialist group, 1992)。</br>

据高行宜(Nowell and Jackson, 1992)报道,80年代新疆每年的草原斑猫毛皮的收购量为1500张(Cat Specialist Group, 1992)。但是这种贸易威胁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而减少。</br>

== 保护级别 ==
中国政府于1988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该物种划作 II 级重点保护动物</b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b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br>

== 保护措施 ==
'''保护措施建议:'''</br>
1、以动物图片等各种方式对当地群众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草原斑猫是一种数量非常稀少的益兽,不得肆意捕杀;</br>
2、组织科研队伍在其分布区内进行种群现状及种群生态生物学调查,为今后的合理保护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br>
3、在伊朗和巴基斯坦,草原斑猫与当地家猫的杂交给草原斑猫的生存造成威胁,欧洲则因为近亲繁殖而致危(Roberts, 1977,见 Nowell and Jackson, 1992)。国内是否有此现象,值得注意。</br>

===大足鼠耳蝠:一种能捕鱼的蝙蝠===
{{#iDisplay: c3067k0iz40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25,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