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巴达维亚共和国

增加 6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巴达维亚共和国.png|350px|缩略图|右|<big>巴达维亚共和国国旗</big>[https://www.oranjeexpress.com/wp-content/uploads/2014/12/Flag-of-the-Batavian-Republic.png 原图链接][https://www.oranjeexpress.com/2014/12/24/%E8%8D%B7%E8%98%AD%E6%86%B2%E6%B3%95%E4%B8%8A%E5%BE%9E%E5%85%B1%E5%92%8C%E5%9C%8B%E8%B5%B0%E5%90%91%E5%90%9B%E4%B8%BB%E5%9C%8B%E7%9A%84%E5%B4%8E%E5%B6%87/ 来自 荷事生非 的图片]]]
''' 巴达维亚共和国 ''' (荷兰语:Bataafse Republiek、法语:République batave)是1795年到1806年期间,在现在的 [[ 荷兰 ]] 的领土上建立的一个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傀儡国,其前身是荷兰共和国。
==背景==
当第四次英荷战争(1780-1784 ~1784 年)爆发之时,荷兰因为长年的军备废弛,无法抵御 [[ 英国 ]][[ 海军 ]] 而遭到惨败。面对国家地位的崩溃与海上帝国的瓦解,荷兰的爱国党人在1787年发动荷兰爱国者革命,以反对当时执政 [[ 威廉五世 ]] 的无能统治。同年9月13日,普鲁士国王 [[ 腓特烈·威廉二世 ]] 为了保护他的妹妹威廉·明娜,也就是威廉五世之妻而入侵联省共和国,联省共和国各省在普鲁士军队入侵下纷纷投降,于是威廉五世复辟。战后多数爱国党人流亡法国,而旧政权也就是执政的奥兰治家族,则通过法律加强自身权力,建立有效的 [[ 中央集权 ]] 政府(但却无法挽回民心)。
==成立==
这场战争也是执政家族惨败的一场战争,在1794-1795 ~1795 年,法军在查尔斯将军的率领之下与荷兰汉默将军一战,法军穿越已经结冻的河川直扑 [[ 尼德兰 ]] 地区,法国在人口上远比荷兰具有优势,且荷兰内部有部分人民认为是一场解放战争,法军迅速的击败执政的军势,以及执政的盟友-英国与 [[ 奥地利 ]] 。在法军占领大部分的城市时,各大城市纷纷响应,爆发反奥兰治的起义。后成立革命委员会接管当地甚至中央政府,直至法军到来。1795年1月18日威廉立刻乘船避至英国。
==新的共和==
尽管法国人自认是荷兰的救星,但他们的行为看起来比较像侵略者,经过激烈的谈判之后法荷双方决定建立新的共和国-巴达维亚,这个名字是源于古代的一支 [[ 日耳曼 ]] 部落,而他们古代就居住在荷兰这块地区,双方在1795年5月16日签订条约,巴达维亚的地位由法兰西第一共和所保障,在条约中巴达维亚必须割让领土以及负担巨额赔款,法国驻扎两万五千人肩负着荷兰的安全责任,这些都意味着新的共和国不过就是法国的傀儡政权...,一切外交和 [[ 军事 ]] 的决策权都在法国的掌握之下,并且附带攻守同盟的条款,而原本的荷兰共和国(七省共和国)现在则听命于 [[ 英国 ]] ,而巴达维亚的经济政策的实行都必须知会 [[ 法国 ]] ,因此新的共和并不代表荷兰失去一切自主的权力(跟日后 [[ 纳粹 ]] 的统治有极大的差别),荷兰革命家的改革受到人民相当的期待,毕竟受到大环境的政治现实是他们处于 [[ 法国大革命 ]] 的时代,改革的政策主要是针对人民的需求以及期望,尽管当时法国人在附庸国伴着如同罗马时代执政官的角色。
248,4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