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赋格

增加 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赋格的主要结构是首先在一个声部上出现一个主题片段(Subject),然后在其他的声部上模仿这个片段(Subject),这时演奏主题的声部演奏与新的声部相对应的乐句,形成各个声部相互问答追逐的效果。
赋格通常没有 [[ 引子 ]] 。赋格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中间部(Modulatory Section)和再现部。各个声部在呈现部中用主调和属调将主题一一呈现一遍,然后各自展开成为不同的插部,最后在再现部里回到原来的主题上。
在赋格开始的地方,第一个声部进入时出现的短的旋律或乐句称为赋格主题,赋格主题不同于奏鸣曲式以及其他曲式的主题,赋格主题是短小的一句[[旋律]],仅仅具有简单的线条,而不是像其他的主题那样可以有完整的和声<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69769606/ 【杂】古典音乐],豆瓣, 2014-12-04</ref>。
第二个声部通常在高一个五度或者低一个四度的地方进入,即在属调上重复主题,称为答题(Answer);同时刚才的第一个声部演奏对位的旋律性伴奏声部,称为对题,对题也可以不出现,而仅有相对简单的 [[ 伴奏 ]] 。答题若完全相同地模仿主题,称为纯正答题(Real Answer);若否,则称为守调答题(Tonal Answer)。对题在赋格曲的进行中再次出现时保持不变者称为固定对题,伴随主题或答题的旋律经常改变者称为自由对题。
第三个声部进入,通常回到主调,即比第一个声部高或低八度,同时第二个声部继续[[演奏]]对题,第一个声部则相对自由。
111,2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