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

增加 11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 ''' ,简称“满映”[1]:2558 。满洲国时成立,它有 [[ 公司 ]] 的性质,但同时也有明显的 [[ 国家 ]] 宣传机构的特点。 [[ 日本 ]] 帝国主义侵占 [[ 中国 ]][[ 东北 ]] 后,于1937年在 [[ 长春 ]] 成立的 [[ 电影 ]] 机构[1]:2558 。次年在 [[北京| 北平 ]] 成立分支机构新民映画协会[1]:2558 。其存在12年期间为 [[ 亚洲 ]] 最大的 [[ 电影公司[2]]。 经过五年的策划准备,1937年8月,满洲国通过了“电影国策案”,决定在满洲国首都新京(现长春)成立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8月14日满洲国正式颁布了“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法”,同日指定设立委员会。8月21日,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与满洲国 [[ 政府 ]] 联合出资,正式建立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
==满映存续的八年==
满映成立之初,总部设在新京的日毛大楼二楼,暂时借用二道沟宽城子 [[ 火车站 ]] 的一座仓库作为临时 [[ 摄影棚 ]] 。满映新驻所由 [[ 日本 ]][[ 东京 ]] 照像化学研究所 [[ 建筑师 ]] 增谷麟仿照 [[ 德国 ]] 乌法电影制片厂的 [[ 建筑 ]] 形式及 [[ 布局 ]] 进行 [[ 设计 ]] ,日本清水组施工,工程造价250万元,于1937年10月动工,1939年11月在洪熙街602号(今长春市红旗街1118号长春电影制片厂址)落成。新址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294平方米,包括一座办公楼,六座摄影棚,一座录音室,一座洗印间及大道具厂等附属建筑。满映拥有宽大的拍摄场地及精良的设备,其摄影效果达到当时 [[ 世界 ]] 最高水准,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影企业。现仅存的满映主楼和小白楼两座建筑,被定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39年,曾任满洲国民政部警务司长的甘粕正彦被任命为满映的 [[ 理事长 ]] 。满映当时生产的影片分为“娱民”、“启民”和“时事”三种影片。李香兰亦是当时满映的大红明星。
满洲映画协会共摄制200多部“启民电影”,如《北方国境线》、《伸展的国都》等;120多部所谓“启民电影”,如《哈尔滨歌女》、《东游记》、《地平线上》等;300多部“ [[ 新闻电影 ]] ”,如《新闻周报》、《大东亚战争特报》等[1]:2558 。在满映存续的八年间,共拍摄故事片108部,教育片及 [[ 纪录 片189 片]]189 部。编辑发行《满映通讯》( [[ 日语 ]] 版)307号,《满映时报》( [[ 汉语 ]] 版)313号,《满洲儿童》55号。期间,做了大量的“日满协和”的宣传,并美化日本的形象,以利于满洲国的统治及日本在满洲国的特殊地位。
==现今的满映影片==
满映一部分 [[ 资料 ]] 胶片后来流失到前苏联。日本人发现后出高价买回胶片,编成了30集的录像带,在日本发售,当时售价三十万日圆。在日本的友好人士发现后向日本方面交涉,1995年5月,日本同意向中国政府赠送部分资料,一共带来了两套录像带资料,其中包括三部故事片,如《晚香玉》、《皆大欢喜》等;还有一些纪录片。现在这两套录像带资料一套保存在 [[ 中国电影资料馆 ]] ,另一套保存在 [[ 长春电影制片厂 ]] 。 ==参考文献==
111,1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