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62
次編輯
變更
减字谱
,無編輯摘要
==历史==
除曹柔说以外,也有学者认为减字谱早在 [[ 三国 ]] 时代便已诞生,为 [[ 曹植 ]] 所首创。《琴苑心传全编》中所记载的“古之为谱,分左右之指法而备立之,操之言一而谱之言数蓗其倍,迨魏植分左右指法而扭为一字”中的“魏植”便被认为是三国 [[ 魏 ]] 的曹植。
最初由于不同琴家对于文字谱减取的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从减字体系。此后从晚唐到两宋时期为减字谱的发展期。与之前相比,这一时期一些术语得到了更加简化,右手“繁声”指法得到分化, [[ 左手 ]] 指法也获得了发展,以与 [[ 声韵 ]] 相配。之后减字谱进一步成熟,单声指法取代了“繁声”指法,术语也逐渐规范,至 [[ 南宋 ]] 时,减字谱已经基本定型。现存最早的减字谱为南宋 [[ 词人 ]][[ 姜夔 ]] 《 [[ 白石道人歌曲 ]] 》中收录的《古怨》琴谱。 [[清朝| 清代 ]] 《 [[ 大还阁琴谱 ]] 》则开始采用了徽分记谱法,相邻的徽之间分为十等分,按音位标注为“几徽几分”,与之前减字谱记载的相对位置相比,使得音位准确度更为提高。
除古琴谱之中,在 [[ 瑟 ]] 、 [[ 箫 ]] 、 [[ 篴 ]] 、 [[ 箎 ]] 、 [[ 埙 ]] 等 [[ 乐器 ]] 谱中也有使用减字谱。
==谱字==
古琴减字谱将左右手指法、[[音位]]等减笔,取偏旁或部首等按一定方式组合为谱字。减字谱通常会在曲名下标明调名,正文由谱字组成,并以小字作为旁注。一个典型的谱字上半部表示左手各指徽位,下半部则表示弦名以及右手指法。例如,谱字“Guqin notation.png”左上角的“夕”表示左手无名指,右上角的“十”表示第十徽,下方的“四”指第四弦,“勹”则表示右手中指向内拨弹。 如若谱字省去左手 [[ 徽位 ]] 或 [[ 右手 ]] 指法的 [[ 标记 ]] ,则表明与前一谱字相同。
据统计,目前存世的减字谱有100余种,谱字达1000余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