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信阳毛尖

增加 60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div>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 [[ 中国 ]] 十大名茶之一, [[ 河南 ]] 省著名特产之一。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阳中部五里店、彭家湾、游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岗、邢集等乡的丘陵岗地上陆续发展。1967年春天,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指导茶种引过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岗,建立了红旗茶场, [[ 朱堂 ]] [[ 涩港 ]] [[ 彭新 ]] [[ 青山 ]] 四个乡,这是解放初期国家统购统销茶叶时开始确认的。
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地区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信阳茶叶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生产区域不断扩大。
1993年,信阳的 [[ 师河区 ]] (原信阳市)、 [[ 平桥区 ]] (原信阳县)、 [[ 罗山县 ]] [[ 潢川县 ]] [[ 固始县 ]] [[ 光山县 ]] [[ 商城县 ]] [[ 新县 ]] [[ 息县 ]] 七县二区都有信阳毛尖茶生产。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2017年,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比中,信阳毛尖以59.91亿元位居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名。
名茶产区:信阳市 [[ 浉河区 ]] 车云山、 [[ 集云山 ]] [[ 云雾山 ]] [[ 天云山 ]] [[ 连云山 ]] [[ 黑龙潭 ]] [[ 白龙潭 ]] [[ 何家寨 ]] ,俗称“五云两潭一寨”。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列为贡品。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3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
[[File:信阳毛尖002.jpg|thumb|450px|rught|[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24/6bdd678e3c5c4f12aca1bc72646296bb_th.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17032126_351284 来自搜狐网]]]
到了宋朝,全国有十三个卖茶山场,信阳的光州(潢川)、子安(固始)、商城分别为其中之一。清朝时,信阳已发展有6个产茶县,即信阳、罗山、光山、固始、商城、潢川(时名光州)。
[[File:毛尖003.jpg|thumb|450px|rught|[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04/16730ba5bf484fd8a785a3a6961067a6.jpe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344949865_248091 图片来自搜狐网]]]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元代和明代,由于茶税过重,茶叶生产开始衰落。“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本邑人把产于信阳的茶叶称为“本山行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清末,受戊戌变法影响,李家寨人甘以敬与彭清阁、蔡竹贤、陈玉轩、王选青等筹集资金,先后兴建了元贞(震雷山)、宏济(车云)、裕申、广益、森森(万寿)、龙潭、广生、博厚等八大茶社,开垦茶园余亩,种茶40多万穴,茶叶生产逐渐复苏。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1915年,浉河区董家河镇车云山生产制作的茶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此后,产于董家河“五云山”、浉河港“两潭一寨”、谭家河“一门”(土门)的茶叶定名为信阳毛尖。
2006年,信阳茶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信阳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茶产业,把茶产业当作文化产业、生态产业、朝阳产业、健康产业来认识,把茶产业作为一项强市富民工程来抓,提出了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营销市场化,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抓龙头、抓产品开发、拉长茶产业链条。
[[File:毛尖002.jpg|thumb|450px|right|[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04/1d051ed9e0bc4c4ca81f092649e5494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44949865_248091 来自搜狐网]]]
2006年9月13日,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制定了《信阳市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到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50万亩;实现亩产值5000元,茶叶总产值60亿元,茶农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70亿元;培植1至2个销售额达亿元的国家级企业,3至5个省级企业;创建1至2个国家驰名商标,5至8个省著名商标;建设投资额超5000万元的茶文化旅游项目2至3个,超亿元的1至2个,重点完成信阳茶博园、茶示范园、南湾盛典天下茶道旅游项目和茗阳天下茶博馆等建设工作。
2006-2007年,全市茶叶生产基地面积由65万亩发展到80万亩,其中发展无性系优良品种茶叶生产基地5万亩,建设标准化有机生态茶叶生产基地10万亩。茶农因种茶人均收入1796元,占全市农村人均收入的50%,在一些茶叶生产专业村,种茶收入占农民收入的90%以上,茶叶已成为信阳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是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支持下,信阳市上下紧紧围绕省、市茶产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茶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茶产业呈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6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210万亩,茶叶产量达5.95万吨。其中,红茶产量7740吨,其他茶类产量2660吨,已形成绿茶、红茶比翼齐飞,其他茶类并肩发展的可喜局面。资料表明,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省级企业17家,市级企业74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9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现有茶叶从业人员超过120万人;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超过5500元。 [[ 浙江大 学CARD 学]]CARD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显示,信阳毛尖品牌价值59.91亿元,居2017全国茶叶品牌第二位。
== '''地理条件''' ==
== '''主要产地''' ==
[[File:信阳毛尖002.jpg|thumb|450px|rught|[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24/6bdd678e3c5c4f12aca1bc72646296bb_th.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17032126_351284 来自搜狐网]]]
信阳毛尖产地来源的域区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浉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具体包括: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 '''加工工序''' ==
[[File:毛尖002.jpg|thumb|450px|right|[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04/1d051ed9e0bc4c4ca81f092649e5494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44949865_248091 来自搜狐网]]]
=== 茶叶采摘 ===
'''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的品种、不同等级、不同的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分等,剔除异物,分别摊放。<ref>[https://www.sohu.com/a/344949865_248091 毛尖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什么是毛尖?毛尖的制作方法!</ref>
'''摊放'''
== '''品茗指南''' ==
 
=== '''信阳毛尖茶泡法''' ===
'''信阳毛尖十道茶泡法'''
== '''选购技巧''' ==
[[File:毛尖001.jpg|thumb|450px|reght|[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04/261a19a72de549d88f4e06cb7d9817a6.jpe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344949865_248091 图片来自搜狐网]]]
=== '''购买标准''' ===
9,7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