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彬县大佛寺石窟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9′32.4″,北纬:35°04′24.4″,海拔:833m-838m。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历史沿革==
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大佛窟主佛[[阿弥陀佛]]背光左下方伎乐天侧旁纪年题刻为:"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这是大佛窟内留给世人关于该造像的唯一信息。依大佛窟巨大的工程量,许多研究者认为,凿就该石窟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自[[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上推10年,是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在豳州发生了著名的"浅水塬大战", 号称"西秦霸王"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占据陇西,频频袭扰豳州,威逼长安。唐高祖[[李渊]]为解榻侧之患,遂遣秦王[[李世民]]率军西进与薛氏决战。经几番交手胜负互易,终于武德元年岁尾在浅水塬(今长武北)将薛军聚歼,大唐西患就此平息。 这是一场双方损失惨重的大战。所以,战后为纪念阵亡将士及超度亡灵而建造石窟。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从形制来看,大佛寺主窟大佛洞继承了公元4、5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早期时,[[新疆]][[克孜尔]]石窟马蹄形平面并主像身后两下侧凿出礼拜隧道的做法。从结构来看,大佛窟顶部采用了敦煌莫高窟中最为流行的仿木构房屋的横向人字披形式。从雕刻手法来看,大佛身后的背光雕刻,显示出北朝时代的佛教艺术传统。
大佛窟西壁有宋仲宏游庆寿寺诗云:"葡萄蔽野果连山…来游共记宣酥日,访右重寻正观年……",诗中之"宣酥日",即为"宣和日","正观年"即"贞观年"。此诗作于宋徽宗宣和辛丑年,说明大佛寺确实开凿于[[唐太宗]]贞观年间。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另外从开窟的形制、造像风格、题材内容、服饰特征分析,似为北朝晚期作品,说明唐最初开龛造像沿用了北周的模式。窟内的巨型一佛二菩萨的表面都经过后代重新塑做,而大佛背后的头光与背光还仍然保留着开窟时的雕刻内容与造型。
===千佛洞===
千佛洞位于大佛窟东侧,是一所平面近似于[[正方形]]的大型中心柱窟,由于窟内不太高,而中心柱又比较宽大,只有中心柱正面的几个大龛似乎有一些规划,而其它壁面的佛龛都是大小不一,杂乱无章的排列,是洞窟凿成后不断补刻的结果。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千佛洞共有造像696尊。从造像龛间的一些铭文题记来看,大部分应该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作品。佛龛的造像题材有单尊佛像、双尊佛像、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单尊的菩萨像和佛装的[[地藏菩萨]]像等。有的在佛、弟子、菩萨一组造像中还加入了天王和力士。
护楼采用因山起刹,依窟造楼的原则,结构奇巧,气势恢宏。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护楼第一、二层用条砖"一顺一丁"平砌,坚固而宽阔,两边修有石阶可达平台。台基为方形,顶部为六角的攒尖式顶。底层东西长42米,南北宽14米,高9米,中间有砖砌甬洞可进出大佛窟,门楣上刻"觉路"二字。第二层长宽均较底层略小,正面有砖砌拱洞3个拱形门洞,正中门洞上刻"明镜台"3个字,3个门洞与大佛洞相通,可正面瞻仰大佛,昔为僧人参佛诵经之地。
===题刻===
据清末金石家叶昌炽在[[《邠州石室录》]]中载,大佛寺千佛洞、罗汉洞"有唐刻22通,宋刻64通,金刻1通,元刻15通。"除此而外,还有叶昌炽未及考察的唐刻1通,宋刻1通,明清题刻73通。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就时间而言:上迄唐代贞观二年(628)十一月十三日,下至清末。
2013年在千佛洞、大佛窟等洞窟内设置了木栈道并安装冷色光源照明。同时24小时检测石窟内外环境,建设高标准的文物电子档案系统。在彬县政府部门的关注下,实施了312国道改道工程,减少国道离石窟过近对文物本体和环境的影响,建立了一道安全防洪大堤防止泾河水灾对石窟的破坏,同时为石窟提供了近700多亩的绿化用地。<ref>[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822/c387602-25519947.html 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佛教明珠--彬县大佛寺石窟 ] ,人民网 . 2015-07-28 </ref>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佛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f>[http://www.sach.gov.cn/art/2014/8/12/art_722_112329.html 陕西省政府通报表彰丝路申遗工作先进单位 ] ,国家文物局 . 2015-08-03 </ref>
==文物价值==
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真实地反映了佛教文化经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原的辉煌硕果,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雕塑史、建筑艺术史,以及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在[[陕西]]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石窟所在的泾河谷,连接了关中和陇右地区,形成了丝绸之路的东段主体框架。大佛在玄奘西行的第二年,即公元628年建成后,成为丝绸之路北道的地标,丝路商旅见到大佛,就知道长安近了,因此大佛寺与丝绸之路有密切的联系,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实物宝库。
[[File:彬县大佛寺石窟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宗教价值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