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峡两岸关系

增加 87,04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海峡关系1.jpg|缩略图|[http://pic.xhby.net/003/007/581/00300758124_bd055681.jpg 原图链接] 海峡两岸关系 [http://js.xhby.net/system/2018/12/16/0…”
[[File:海峡关系1.jpg|缩略图|[http://pic.xhby.net/003/007/581/00300758124_bd055681.jpg 原图链接] 海峡两岸关系 [http://js.xhby.net/system/2018/12/16/030906723.shtml 来源于新华报业网]]]

'''海峡两岸关系''',又称'''台湾海峡两岸关係''',简称'''台海关係'''、'''两岸关係''',是指位于[[台湾海峡]]东西两侧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係。

==概况==

1945年至1949年的两岸关系较为单纯,无非是一般的国内关系(如[[台湾]]清治时期与台湾光复初期)或一般的国际关系(如台湾荷西殖民时期、日占时期)。

自[[台海现状|1949年底两岸分治]]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中国大陆]]、并在90年代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而[[中华民国政府]]的统治范围则缩减至[[台澎金马]]地区。同时,双方亦仍于[[一个中国|法理上主张]]拥有[[中国疆域|全中国之主权]],成为两岸之间以及[[国际政治]]上的难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两岸关係历经[[第二次国共内战]]、[[韩战]]、[[冷战]]、[[台湾经济|台湾经济飞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台湾民主化]]、[[台湾本土化运动]]和[[中国崛起]]等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后,[[中华民国外交|中华民国的外交空间]]急遽受到压缩。

1987年台湾[[开放两岸探亲]]后,两岸关系一度缓和,两岸官方、民间交流逐渐恢复。[[解严纪念日|解严]]以后,[[台湾独立运动]]兴起,[[统独问题]]使得两岸关系逐渐成为两岸政府、两岸民众之间的重大敏感议题<ref>张王会”成功举行 两岸关系再获重大突破,亚太日报,2014年2月13日</ref><ref>{{cite web|author=单厚之 |url=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2000879-260301 |title=旺报观点-敏感时期 两岸关係步步为营 |publisher=Chinatimes.com |date=2015-09-12 |accessdate=2018-06-03}}</ref>。

进入21世纪后,海峡两岸的[[服贸协议|经贸]]活动已相当紧密,并拥有一定程度的物资及人员[[三通|流通自由]]。

2008年[[马英九政府|马英九执政]]后,两岸恢复官方交流。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两岸领导人会面|会面]]<ref>{{cite news |title=“习马会”第一句话说啥?双方打什么颜色领带?晚饭吃啥? |url =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3933 |publisher=央视新闻 |date=2015年11月7日 |accessdate=2015年11月7日}}</ref><ref name="cnaupdate">{{cite news |last1=Lee |first1=Shu-hua |last2=Chang |first2=S.C |title = President Ma to meet China's Xi in Singapore Saturday (update) |url = http://focustaiwan.tw/news/afav/201511040001.aspx |accessdate = 4 November 2015 |agency = 中央通讯社英文新闻网}}</ref>,为两岸关係的重大进展<ref>{{cite web|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JDzncmnr8 |title=20151104 焦点对谈 两岸史上最大突破! 马习会周六登场 |publisher=YouTube.com |date=2015-11-04 |accessdate=2018-03-16}}</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shangbaoindonesia.com/dynamic-cina-komunitas/%E5%A4%8F%E7%AB%8B%E8%A8%80%E4%B8%8E%E5%8F%B0%E5%95%86%E5%BA%A7%E8%B0%88%E8%AF%B4%E6%98%8E%E4%B9%A0%E9%A9%AC%E4%BC%9A%E6%98%AF%E4%B8%A4%E5%B2%B8%E5%8F%B2%E4%B8%8A%E6%9C%80%E5%A4%A7%E7%AA%81%E7%A0%B4.html |title=夏立言与台商座谈说明习马会是两岸史上最大突破 |date=2015-12-29 |publisher=印度尼西亚商报 Shangbao Indonesia |access-date=2016-12-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216121534/http://www.shangbaoindonesia.com/dynamic-cina-komunitas/%E5%A4%8F%E7%AB%8B%E8%A8%80%E4%B8%8E%E5%8F%B0%E5%95%86%E5%BA%A7%E8%B0%88%E8%AF%B4%E6%98%8E%E4%B9%A0%E9%A9%AC%E4%BC%9A%E6%98%AF%E4%B8%A4%E5%B2%B8%E5%8F%B2%E4%B8%8A%E6%9C%80%E5%A4%A7%E7%AA%81%E7%A0%B4.html |archive-date=2016-02-16 |dead-url=yes }}</ref>。2016年[[蔡英文政府|蔡英文执政]]以来,两岸官方交流中断<ref>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第277次委员会议报告.2016-10-31</ref>。

当前,海峡两岸关係不仅关乎两岸双方利益,还牵涉到[[亚太区域]]的情势,乃至中美两大世界[[强权]]的战略布局与全球安全,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之一。同时,台湾内部的[[台湾主体性|台湾主体意识]]亦与中国大陆的[[中国统一|统一意识]]形成碰撞,使得海峡两岸关係愈加複杂。

== 名称 ==

两岸关係也称台海两岸关係、两岸关係或陆台关係,福建与台湾的关系则称为[[闽台关系]]。[[第二次国共内战]]前的两岸关系往往也归于[[闽台关系]]范畴。

1997年与1999年,[[香港]]与[[澳门]]分别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中华民国与[[港澳地区|港澳两地]]的关係,亦可纳入广义的两岸关係,但狭义上排除在外,会以“[[台港关係]]”和“[[台湾与澳门关係|台澳关係]]”称之,而中华民国与港澳的关係一般而言受两岸关係的影响较不显著。

{| class="wikitable collapsible" style="width: 62%; float: center;"
|-
!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 colspan="2"|两岸关系相关术语的定义或解释
|-
| style="width:55px; white-space: nowrap;"|两岸关系||
前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认为两岸关系是[[叶九条|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前总统[[李登辉]]称两岸关系是「[[特殊国与国关係]]」;前总统[[陈水扁]]称两岸关系是「[[一边一国]]」;前总统[[马英九]]称“两岸不是国与国关係,是特别的关系”;<ref>{{cite news|author1=彭显钧|title=马英九︰两岸不是国际关係|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721123|accessdate=2017-05-30|agency=自由时报|date=2013-10-11}}</ref>
陆委会前主委[[张小月]]定义“两岸关系就是两岸关系”<ref>{{cite web|author1=杨家鑫|author2=姚志平|title=张小月:两岸关系就是两岸关系 两岸协议不是国际协定|url=http://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170323002134-260409|website=中时电子报|accessdate=2017-05-30|date=2017-03-23}}</ref>。
|-
|[[九二共识]]|| 1992年,海峡两岸政府授权的非官方组织[[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海峡两岸关係协会|海协会]],在香港会谈之后经由口头协商而逐渐形成的不成文默契及模糊空间。大陆方面认为九二共识指的是「[[一个中国]](不涉及“中国”之政治涵义 <ref>{{Cite web|title=“九二共识”的由来_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url=http://www.gwytb.gov.cn/m/news/201710/t20171030_11859743.htm|accessdate=2019-06-30|work=www.gwytb.gov.cn}}</ref>),'''反对[[台独]]'''」;台湾泛蓝阵营认为九二共识指「[[一个中国_(中华民国)|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台湾泛绿阵营则认为九二会谈并未达成“共识”。
|-
|[[维持现状]]|| 维持台海和平与两岸和平稳定的现状<ref>{{cite news|author1=吕欣憓|title=府:维持台海和平与两岸和平稳定的现状|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2170266-1.aspx|accessdate=2017-05-30|agency=中央社|date=2016-12-17}}</ref>。
|-
|[[两个中国]]|| [[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现实上为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即'''[[两国论]]'''。
|-
|[[一中各表]]|| 「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简称,是台湾泛蓝阵营方面对[[九二共识]]的认知,即[[一个中国 (中华民国)]]和[[一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自阐述。
|-
|[[一中同表]]||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皆是[[中国|地理意义上“中国”]]领土的一部份,在各自领域拥有完整的管辖权,互不隶属,搁置主权争议。
|-
|[[一边一国]]|| 台湾([[中华民国是台湾]])、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边一国,也称[[一中一台]]。
|-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由中共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针对统一台湾提出,容许台湾保留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秩序、独立的政治制度、司法体制和军队,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治下的中国大陆则继续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及民主集中制,但是在外交上只容许[[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此一构想后来实施在[[香港]]和[[澳门]],但内容略有不同。
|-
|[[一国两府]]|| 「一个国家,两个政府」,两岸皆属同一个[[中国]],但包含[[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两个政治实体。
|-
|[[一国两区]]||「一国」指的是中华民国,「两区」指的是[[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2012年由[[中国国民党]][[马英九]]提出,对于台湾海峡两岸关係的一个定位。
|-
|[[台海现状]]||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
|-
|[[台湾问题]]|| [[台湾]]主权及统独问题。
|-
|[[台湾独立]]|| 在台湾终结现有[[中华民国]]政治体制,宣布独立,建立以“台湾”为主体的国家,制定新宪法。
|-
|[[两岸三地]]|| [[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香港以及台湾三地。
|-
|[[两岸四地]]|| 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四地。
|}

==历史==
{{main|海峡两岸关系史}}
[[中国历史]]上关于台湾的记载,有观点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中提到的[[夷洲]]或《[[隋书]]》中提到的[[流求]]。宋元时期,两岸贸易已很常见。

明朝[[陈第]]写的《[[东番记]]》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自17世纪20年代起,两岸关系受[[荷兰人]]、[[西班牙人]]、[[汉人]]、[[满人]]、[[日本人]]的影响,或统一,或分离,直到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两岸关係随着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而曲折发展。[[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邵宗海]]教授将1949年后的两岸关系史划分为军事对峙、法统争执、交流缓和、意识对立和互惠协商五个时期。<ref>{{cite journal|author1=邵宗海|title=从两岸关係的变迁探讨两岸关係的定位(上)||journal=远景基金会季刊|date=2003-10|volume=4|issue=4|url=http://www3.nccu.edu.tw/~chshaw/2003-4_1.pdf|accessdate=2017-05-29}}</ref>

{{Simple Horizontal timeline
|width=750px
|border=none
|row1=note
|row1-1-text='''[[台湾历史|<br />台湾<br />政体<br /> 历史]]'''
|row1-1-arrow=&nbsp;
|row1-1-shift=-1em
|row1-1-at=1615
|row1-2-text=[[郑成功攻台之役|郑成功攻台]]
|row1-2-at=1661
|row1-2-shift=-3.5em
|row1-3-text=[[澎湖海战]]
|row1-3-at=1683
|row1-4-text=[[天津条约|台湾开港]]
|row1-4-at=1858.5
|row1-4-shift=-5em
|row1-5-text=[[福建台湾省|台湾设省]]
|row1-5-at=1885.10
|row1-5-shift=-4em
|row1-6-text=[[马关条约]]
|row1-6-at=1895.3
|row1-7-text=[[日本战败]]
|row1-7-at=1945.8
|row1-8-text={{nowrap|[[台湾省戒严令|戒严]]、[[台湾民主化|民主化]]}}
|row1-8-at=1987.5

|row2=timeline
|row2-height=3em
|row2-bordertop= 1px solid #000;
|row2-borderbottom= 1px solid #000;
|row2-1-text=[[台湾荷西统治时期|荷西统治]]<br />{{flagicon|Netherlands}}&nbsp;&nbsp;&nbsp;{{flagicon|Spain|1506}}
|row2-1-colour=#DDDDDD
|row2-1-to=1662
|row2-2-text=[[明郑时期|明郑]]<br />[[File:Flag of Ming Cheng.svg|23px]]
|row2-2-colour=#FFBF00
|row2-2-to=1683
|row2-3-text=[[台湾清治时期|清朝统治]]<br />{{flagicon|China|1889}}
|row2-3-colour=#FFF28E
|row2-3-to=1895.5
|row2-4-text=[[台湾日治时期|日本统治]]<br />{{flagicon|Japan|1870}}
|row2-4-colour=white
|row2-4-to=1945.8
|row2-5-text=[[台湾战后时期|中华民国统治]]<br />{{flagicon|Taiwan}}
|row2-5-colour=#9FCCFC

|row2-5-to={{计算|{{CURRENTYEAR}}+0}}


|row3=note
|row3-1-text='''[[中国历史|<br />中国<br />朝代<br />历史]]<br />'''
|row3-1-arrow=&nbsp;
|row3-1-shift=-1em
|row3-1-at=1615
|row3-2-text=[[明清战争]]
|row3-2-at=1644
|row3-3-text=[[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row3-3-at=1840
|row3-3-shift=-5em
|row3-4-text=[[辛亥革命]]
|row3-4-shift=-5em
|row3-4-at=1911.75
|row3-5-text=[[第二次国共内战|国共内战]]
|row3-5-at=1949.75
|row3-5-shift=-5em
|row3-6-text=[[改革开放]]
|row3-6-at=1979

|row3-10-text={{nowrap|现今{{计算|{{CURRENTYEAR}}+0}}}}
|row3-10-at={{计算|{{CURRENTYEAR}}+0}}

|row4=timeline
|row4-height=3em
|row4-bordertop= 1px solid #000;
|row4-borderbottom= 1px solid #000;
|row4-1-text=[[明朝]]<br />[[File:Imperial seal of Ming dynasty.svg|15px]]
|row4-1-colour=orange
|row4-1-to=1644
|row4-2-text=[[清朝]]<br />[[南明]]
|row4-2-colour=#FFBF00
|row4-2-to=1662
|row4-3-text=[[清朝]]<br />{{flagicon|China|1889}}
|row4-3-colour=#FFF28E
|row4-3-to=1912
|row4-4-text=[[中华民国 (大陆时期)|中华民国]]<br />{{flagicon|Republic of China (1912-1949)|1912}}&nbsp;&nbsp;&nbsp;{{flagicon|Republic of China (1912-1949)}}
|row4-4-colour=#9FCCFC
|row4-4-to=1949.75
|row4-5-text=[[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br />{{flagicon|PRC}}
|row4-5-colour=#ED8B8B

|row4-5-to={{计算|{{CURRENTYEAR}}+0}}

|row5=scale
|from=1625
|to={{计算|{{CURRENTYEAR}}+25}}
|inc=25
|axis-nudge=-0.8em

}}
1949年末,[[第二次国共内战]]胜负已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大陆地区,而[[中华民国政府]]仅统治[[台湾地区|台澎金马]]。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代表之后,[[中华民国外交|中华民国的外交空间]]急遽受到限缩。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的同时,宣布停止砲击金门<ref>{{cite web|author1=徐向前|title=国防部关于停止对大金门等岛屿炮击的声明(1979年1月)|url=http://www.gov.cn/test/2006-02/28/content_213299.htm|website=中国政府网|publisher=中国台湾网|accessdate=2017-05-31|date=2006-02-28}}</ref>,确立中华民国统治金马的事实,同时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告以[[一国两制]]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1987年,中华民国政府解除[[台湾省戒严令|戒严]],[[开放两岸探亲]]后,两岸关系一度缓和。但随着[[台湾独立运动]]兴起,两岸关系又趋紧张。1991年,[[民主进步党]]把[[台独党纲|台湾独立]]的主张纳入党纲。1996年,中国大陆向台湾发射飞弹。1999年,[[李登辉]]总统发表[[特殊国与国关係]]。

进入21世纪后,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已相当紧密,但政治关係仍停滞不前。2000年,台湾出现第一次[[政党轮替]]。2002年,[[陈水扁]]发表[[一边一国论]]。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在政治上恢复接触。2015年11月,海峡两岸最高领导人[[马英九]]、[[习近平]]在新加坡[[两岸领导人会面|会面]],被视为两岸关系史上的重大突破<ref name="shangbaoindonesia1">{{cite web |url=http://www.shangbaoindonesia.com/dynamic-cina-komunitas/%E5%A4%8F%E7%AB%8B%E8%A8%80%E4%B8%8E%E5%8F%B0%E5%95%86%E5%BA%A7%E8%B0%88%E8%AF%B4%E6%98%8E%E4%B9%A0%E9%A9%AC%E4%BC%9A%E6%98%AF%E4%B8%A4%E5%B2%B8%E5%8F%B2%E4%B8%8A%E6%9C%80%E5%A4%A7%E7%AA%81%E7%A0%B4.html |title=夏立言与台商座谈说明习马会是两岸史上最大突破 |date=2015-12-29 |publisher=印度尼西亚商报 Shangbao Indonesia |access-date=2016-12-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216121534/http://www.shangbaoindonesia.com/dynamic-cina-komunitas/%E5%A4%8F%E7%AB%8B%E8%A8%80%E4%B8%8E%E5%8F%B0%E5%95%86%E5%BA%A7%E8%B0%88%E8%AF%B4%E6%98%8E%E4%B9%A0%E9%A9%AC%E4%BC%9A%E6%98%AF%E4%B8%A4%E5%B2%B8%E5%8F%B2%E4%B8%8A%E6%9C%80%E5%A4%A7%E7%AA%81%E7%A0%B4.html |archive-date=2016-02-16 |dead-url=yes }}</ref>。而2016年[[蔡英文政府|蔡英文执政]]以来,蔡不承认九二共识,中共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交流又减少<ref>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第277次委员会议报告.2016-10-31</ref>。

{{Simple Horizontal timeline
|width=750px
|border=none
|row1=note
|row1-1-text='''[[中华民国总统]]''' (<span style="color:lightblue">■</span> {{中国国民党}}, <span style="color:yellowgreen">■</span> {{民主进步党}})
|row1-1-arrow=&nbsp;
|row1-1-at=1950
|row2=timeline
|row2-height=1.5em
|row2-bordertop= 1px solid #000;
|row2-borderbottom= 1px solid #000;
|row2-1-text=[[蒋中正]]
|row2-1-colour=lightblue
|row2-1-to=1975.4
|row2-2-text=[[严家淦]]
|row2-2-colour=lightblue
|row2-2-to=1978.5
|row2-3-text=[[蒋经国]]
|row2-3-colour=lightblue
|row2-3-to=1988.1
|row2-4-text=[[李登辉]]
|row2-4-colour=lightblue
|row2-4-to=2000.5
|row2-5-text=[[陈水扁]]
|row2-5-colour=yellowgreen
|row2-5-to=2008.5
|row2-6-text=[[马英九]]
|row2-6-colour=lightblue
|row2-6-to=2016.5
|row2-7-text=[[蔡英文]]
|row2-7-colour=yellowgreen
|row3=note
|row3-1-text='''[[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span style="color:pink">■</span> {{中国共产党}})
|row3-1-arrow=&nbsp;
|row3-1-at=1950
|row4=timeline
|row4-height=1.5em
|row4-bordertop= 1px solid #000;
|row4-borderbottom= 1px solid #000;
|row4-1-text=[[毛泽东]]
|row4-1-colour=pink
|row4-1-to=1976.7
|row4-2-text=[[华国锋]]
|row4-2-colour=pink
|row4-2-to=1978.95
|row4-3-text=[[邓小平]]
|row4-3-colour=pink
|row4-3-to=1989.85
|row4-4-text=[[江泽民]]
|row4-4-colour=pink
|row4-4-to=2002.85
|row4-5-text=[[胡锦涛]]
|row4-5-colour=pink
|row4-5-to=2012.85
|row4-6-text=[[习近平]]
|row4-6-colour=pink
|row5=scale
|from=1950
|to= {{计算|{{CURRENTYEAR}}+3}}
|inc = 5
|axis-nudge=-0.8em
}}

==政治关係==
[[File:海峡关系2.jpg|缩略图|左|[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345d688d43f87943f185b5bdd1b0ef41ad53ad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 http://www.serengeseba.com/w/%E5%A4%A7%E9%99%86%E5%92%8C%E5%8F%B0%E6%B9%BE%E7%9B%AE%E5%89%8D%E7%9A%84%E5%B1%80%E5%8A%BF/ 来源于优质壁纸库海峡两岸关系]]

===政权的「[[合法性|法统]]」与认可===

1945年的[[重庆谈判]]间隙,[[蒋中正]]、[[毛泽东]]在[[曾家岩50号]]合影,这也是两位国共领袖少有的合影。

1949年至1960年间,台湾海峡两岸关係出现高度紧张与不稳定的局面。在政治上两岸互不承认对方的存在及[[合法性]],纠结于[[联合国]][[联合国会员国列表|席位]]间的[[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并誓言收复或解放对方。

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中国法统的继承者自居,并将台湾视为[[一个中国]]的一部份;相对地,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后则在1954年召集第一次[[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议决在甫内战时所通过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继续有效,并将中共视为[[中国共产党|叛乱团体]],将中国大陆地区视为被窃据的[[沦陷地区]]。

这一时期,两岸在对解决对方问题的[[政策]]上偏重于武力及军事手段。[[中国人民解放军]]誓言「解放台湾」,在1949年发动[[金门战役]]登陆[[金门岛|大金门岛]];1955年攻打[[一江山岛战役|一江山岛]]与佔领[[大陈岛撤退|大陈岛]],引发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随后在1958年发动[[金门炮战]],引发[[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在主动以军事方式寻求一统天下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国民党及[[蒋中正]]为诉求对象,在1956年提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并于1957年由[[毛泽东]]提议「[[国共合作|第三次国共合作]]」,随后1960年由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擘划[[一纲四目]],即:祖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在北京,[[台湾当局]]为地方政府;台湾回归后,除外交归于中央外,其馀军、政、人事「均委于蒋」。以上提议均为中华民国政府拒绝。

而处于被动、缺少纵深的中华民国政府则以防御为主。为了响应中华民国政府「反攻大陆」的政治口号,同时牵制正处于[[朝鲜战争]]中的解放军。中华民国国军于1952年后相继发动对中国大陆福建省外海的[[南日岛战役]]和[[东山岛战役]],均获得了一定的军事成果。

在1954年又与美国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对抗来自中共的军事攻击,但在1958年10月与[[美国]]所签订的联合公报中则向美国表示未来「非凭藉武力」(not the use of force)光复大陆,而是凭藉[[三民主义]]。一般认为这是中华民国政府对美保证不将其捲入两岸军事纷争的表达。虽然如此,中华民国政府仍派出[[间谍]]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同时,中华民国也承受中共的间谍渗透。

此段期间,美国并不否认[[中华民国]]对台湾行使权力,却在国军节节败退中为摆脱以往美国介入台湾的责任,改而採取[[无事主义|袖手旁观政策]](Hands-off Policy,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向远东地区使节发表之秘密[[备忘录]]),随后因[[朝鲜战争]]认识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为防止中华人民共和国佔领台湾转而正式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一方面维持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係,又认为中华民国实际控制的台湾是主权未决。虽然美国与中华民国成为军事防御同盟,其间美国并未放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保持联繫,1954年6月起双方即在[[日内瓦]]展开[[中美大使级会谈|大使级会谈]]。

这一时期的海峡两岸关係,与东西方阵营对抗情势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和苏联的态度起了决定性影响。1950年1月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宣佈[[台湾]]与[[韩国]]不属于美国的防区。1950年1月5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0年6月27日(也就是朝鲜半岛开战2天后),美国改变立场并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由此台湾被纳入美军保护范围。显然中苏条约的签订及韩战是美国太平洋战略及台海政策改变的原因。内外因素构成了后来台海形势发展的条件基础。

这一时期,美国一方面藉由《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防护台湾、澎湖的安全,另一方面也牵制住蒋中正[[反攻大陆]]将美国拖入战争的可能性,两岸关係从军事对抗走向外交角力。

===外交形势的转变===

{{legend|#0052ff|{{ROC}}}} {{legend|#5fadff|承认中华民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国家。}}
{{legend|#cdcd9c|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且认知、了解(acknowledge)「一个中国」政策的国家,但另与中华民国维持非官方关係。}}
<small>{{legend|#FF4500|{{PRC}}}}
{{legend|#E5A238|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且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国家。}}
</small>]]
1950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伍修权应安理会邀请出席朝鲜问题辩论,并就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指责「美国政府武装侵略中国神圣的领土台湾」是「非法的犯罪的行为」。并与代表「中国」的中华民国代表当面对质,谴责其「辜负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意愿,他没有任何权利代表中国。这个发言的人可能不是中国人,因为伟大的四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的语言,他都不会讲」(当时中华民国代表在联合国使用的语言是英式英语)。

中华民国代表则指称联合国的「中国」席位只能属于「自由独立神圣的中国政府」。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出席联合国会议,也是海峡两岸双方唯一一次当面外交对质。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1954年[[日内瓦会议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是派出了其外交部长[[周恩来]]出席会议,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出席的重大国际会议。

1955年,联合国秘书长[[哈马捨尔德]]访问北京,成为首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组织领导人。在1950年代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形势大有改观,并接连与英国等多个国家展开正式外交往来。

而在19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在内有[[文化大革命]],对外先后与苏联、[[印度]]交恶的状况下,仅有包括[[法国]]在内的24个邦交国。此前的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是拒绝联合国安理会邀请其再次出席会议的请求,表明「台北不去,北京不来」的宗旨。这一阶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日趋孤立。

自1962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每年委由同为[[第三世界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邦申请加入[[联合国]]。然而当时受到[[冷战]]对峙和中华民国政府「汉贼不两立」政策的影响,西方国家多数承认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次代表权。

一方面由于中华民国政府积极开展与新兴独立国家的关係,打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空间,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发动袭击]]参加国际会议的周恩来失败。另一方面拜冷战对峙、众多西方国家追随美国脚步之赐,1960年代也成为中华民国外交成果最为丰硕的黄金岁月,1969年时中华民国的邦交国数目更是达到高峰的68个邦交国。

196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发生[[珍宝岛事件]]后不久,美国在[[波兰]]首都[[华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会谈,成为中美关係重大转变的前奏,海峡两岸外交攻守形势自此转换。

1971年1月,[[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9年申请加入联合国未果后,在1971年联合国大会召开前掌握可能支持通过入会案的足够票数。同年8月17日,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乔治·赫伯特·沃克·布希]]向联合国大会递交一封信及备忘录,正式要求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列为议程,不过美国对此一议题所提的方案是「双重代表权」,美国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有代表权」,但是「应当规定不剥夺中华民国的代表权」,中共当局并不同意此一提案,正当联合国大会辩论此一议题时,季辛吉于10月下旬再度访问北京,美国提案的双重代表权自此未获联合国内多数国家支持。10月25日,经过表决赞成美国提案者共55票,反对者59票、15票弃权。

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周书楷]]眼见大势已去,在请示台北当局奉可后,主动在大会上宣佈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随后,[[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在联合国之「中国」代表权。

此时期两岸双方均坚守[[一个中国]]原则,在反对[[台湾独立]]及中国内部普遍认知的立场上,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此一原则随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取代中华民国后在国际间更为巩固,即使有国家愿意[[两个中国|双重承认]]北京与台北,两岸政府也不接受双重承认。

美国于1972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係为此大受打击,至1976年与中华民国政府维持[[邦交]]的国家计23国,其馀世界各国多转向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1972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日本]]及1979年的[[美国]]。

儘管美国是最后一个与中华民国断交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其转向却早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森]]访问北京,在2月28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发表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该公报内容言明「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均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一部分,美国对此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仅管当时尼克森未言明「中国」係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且前者尚未获美国外交承认,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在联合国内代表「中国」。

随后197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正式在对方[[首都]]设立[[实质大使馆|联络办事处]]。1976年美军顾问团从金门、马祖撤离。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间的实质外交关係日渐增强、中华民国与美国间的实质外交层次则逐渐降低,终于在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中美建交公报]],断绝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係。

中美建交公报中的用字遣词颇堪玩味,亦即建交公报虽与上海公报均提及一个中国原则,英文版本在提及美国立场时均係使用「美国认知(acknowledge)此一立场」,但建交公报中文版却译为「美国承认此一立场」,就此在法律上拥有不同意义的二个词,美国并未表示异议,有学者认为美国是企图保留日后政策模糊的空间,以及减轻中华民国方面的不满。([[李英明]]、[[张亚中]],2000)

===武力解决两岸问题的可能性===

1985年,香港《百姓》杂志采访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提到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时,胡耀邦坦率地说:「当然啦,国际上谁都知道我们暂时没有力量,确实没有力量」,「这个暂时可能是四五年,也可能是七八年。」<ref> 1985 年 6 月,香港《百姓》陆铿《胡耀邦访问记》</ref>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过世后,[[李登辉]]继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和[[中华民国总统]],著手民主政治改革,同时也推动[[台湾本土化运动]]及[[台湾主体性]]方向的政策,并加强对外关係,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不满。两岸政治继续处于对立、以至互不信任、针锋相对,甚至时有火药味的状态。

1996年中华民国首次举行总统直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ref>{{cite web|url=http://taup.yam.org.tw/announce/9911/docs/09.html |title=论国人对国防与战争应有的认知 |publisher=Taup.yam.org.tw |date= |accessdate=2018-03-16}}</ref>却对台湾试射飞弹,造成[[台湾海峡飞弹危机]],使两岸关係跌入冰点。1999年,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引发北京当局不满。

2000年[[中华民国]]第二任总统民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鎔基]]以非常严厉的口吻批评「谁要是敢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ref>[http://www.gwytb.gov.cn:82/zlzx/zlzx0.asp?zlzx_m_id=242 朱鎔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答记者问(节录)]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7195432/http://www.gwytb.gov.cn:82/zlzx/zlzx0.asp?zlzx_m_id=242 |date=2007-09-27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ref>,结果在野[[民主进步党]]总统候选人[[陈水扁]]胜出,完成[[中华民国历史]]上首次政党轮替。主张台湾独立建国的民进党首次执政。2002年,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主张;2003年陈水扁提出「新宪说」。

2004年陈水扁连任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台办]]发表《[[s:中台办、国台办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五一七声明]]》。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希望和平统一,但同时在台独事实发生或者和平统一无望的前提下,不放弃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来阻止台湾独立。

===政治制度与理念的差异===

自1950年起[[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开始在台湾实施县市地方自治,使得非国民党籍者仍可参与地方层级的选举,自1987年起开放组党结社、组织参加集会游行、从事政治活动、自由办报或出版刊物。而1991-1992年的国会全面选举,使中央民意代表拥有更强的合法性。

总统[[李登辉]]与国民大会在民主化与[[1994年中华民国省市长暨省市议员选举|1994年省市长选举]]的[[叶尔辛效应]]压力下,于1995年修改并冻结部分宪法,一改先前由国民大会代表间接选举的方式。随后在[[199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1996年,中华民国政府首次办理在台湾、澎湖、金门、与马祖举行之总统直接选举]]。有人认为这次选举让中华民国政府拥有更强的正当性<ref>[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1648,&job_id=165361&article_category_id=1640&article_id=91933 中华民国的独立],</ref>;也有人认为中华民国政府对台湾没有领土主权,不能藉由举办选举而就地合法<ref>{{cite news |author=蔡吉源 |title=结束ROC统治|url=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568070 |newspaper=[[自由时报]] |location = [[台北市]] | date = 2012年3月14日 | accessdate = 2015年6月25日}}</ref>。

同时,在某些程度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政体列表|多项专业指标]]均属[[独裁政体]]或[[威权政体]]。这也成为台湾部分学者和民众反对由大陆为主体实现两岸统一的理据之一。

根据[[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在2014年3月所作的的[[民意调查]],支持统一者合计仅有11.1%,支持独立者则为22.3%,广义上维持现状者则占88.6%。<ref>[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62292][[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陆委会]]<span>最新民调 支持统一仅一成</span>,</ref>因此,广义上[[台海现状|维持现状]]仍是多数台湾人民在[[台湾省戒严令|解除戒严]]后长期且稳定的民意趋向。

目前,台湾泛蓝阵营([[中国国民党]]、[[新党]]和[[亲民党]])多坚持「[[中华民国宪法|一中宪法]]」,其中的基本教义派较倾向两岸终极统一。而泛绿阵营([[民进党]]、[[时代力量]]与[[台联党]])则认为「台湾」与「中国」在主权上应该各自分立,其中的基本教义派较倾向台湾应该[[台湾独立运动|独立]]为一个国家。

而中国大陆内部亦分为主张和平统一的鸽派和主张武力统一的鹰派<ref>[[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于2018年11月10日在华盛顿参加第二轮美中外交与安全对话时就放话:“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也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如果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方会像美国当年南北战争一样,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统一。”[http://cn.rfi.fr/%E6%94%BF%E6%B2%BB/20181111-%E9%99%86%E5%A7%94%E4%BC%9A%E5%8F%8D%E9%A9%B3%E9%AD%8F%E5%87%A4%E5%92%8C%E5%8D%97%E5%8C%97%E6%88%98%E4%BA%89%E8%AD%AC%E5%96%BB%E6%8C%87%E5%8F%B0%E6%B9%BE%E4%BB%8E%E9%9D%9E%E5%AF%B9%E5%B2%B8%E4%B8%80%E9%83%A8%E4%BB%BD 陆委会反驳魏凤和「南北战争」譬喻指台湾从非对岸一部份]</ref>。
====两岸政党政策论述====
{| class="wikitable"
!地

! colspan="1" |{{flagicon|PRC|size=100px}}
! colspan="6" |{{flagicon|ROC|size=100px}}
|-
! rowspan="1" |阵<br />营
! colspan="1" |[[共产主义政党|泛红]]阵营
! colspan="1" |[[泛蓝]]阵营
! colspan="1" |[[红统]]阵营
! colspan="1" |[[橘营|泛橘]]阵营
! colspan="2" |[[泛绿]]阵营
! rowspan="1" |[[柯文哲|柯]]阵营
|-
! scope="col" style="width:4%;" |政<br />党<!--style="width:?%; 宽度编辑与显示政党数而变-->
! scope="col" style="width:14%;" |{{CPC}}
! scope="col" style="width:14%;" |{{KMT}}
! scope="col" style="width:14%;" |{{NP}}
! scope="col" style="width:14%;" |{{PFP}}
! scope="col" style="width:14%;" |{{DPP}}
! scope="col" style="width:14%;" |{{NPPT}}
! scope="col" style="width:14%;" |{{TPP}}
|-
!用<br />语
|[[一个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中国]]、[[九二共识]]、和平统一{{NoteTag|依照《[[反国家分裂法]]》,中国大陆主张“和平统一”,但也未放弃[[解放台湾|使用武力]]}}、[[一国两制]]、[[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
|[[一中各表]]、[[九二共识]]
|[[一个中国 (中华民国)|一个中国]]、[[九二共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九二共识]]、[[两岸一中]]
|[[维持现状]]、[[一中一台]]、[[中华民国是台湾]]
|[[台湾独立]]、[[一边一国]]、[[公民投票]]、反对[[九二共识]]
|[[一五新观点]]
|-
!意<br />涵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ref>{{cite web|title=一个中国原则|url=http://www.gov.cn/test/2005-07/29/content_18293.htm|accessdate=2018-03-16|date=2008-06-13|publisher=Gov.cn}}</ref>。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中华民国)|一个中国]],即[[中华民国]]。[[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同属一个中国<ref>[http://www.npf.org.tw/post/13/8642 九二共识Q&A,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ref>。
|主张清廉制衡、公义均富、族群和谐、[[中国统一|国家统一]],在中国实现民族统一、民权自主、民生均富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三民主义新中国]]。<ref>{{cite web|title=【新月刊203期】社论:面对统一开创未来|url=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9%83%81%E6%85%95%E6%98%8E/%E6%96%B0%E6%9C%88%E5%88%8A203%E6%9C%9F%E7%A4%BE%E8%AB%96%E9%9D%A2%E5%B0%8D%E7%B5%B1%E4%B8%80-%E9%96%8B%E5%89%B5%E6%9C%AA%E4%BE%86/336715739671912/|accessdate=2018-03-16|date=|publisher=Facebook.com}}</ref>
|在九二共识前提下,维持中华民国现状,两岸永续和平发展;支持两岸一家亲;支持对等、互惠、透明的政治协商;建立两岸永续和平发展架构。
|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依现状国号为中华民国,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维持台海现状,台湾的前途命运由台湾两千三百万人民公投决定。<ref>[http://www.dpp.org.tw/upload/history/20160728102222_link.pdf 《台湾前途决议文》全文] {{Wayback|url=http://www.dpp.org.tw/upload/history/20160728102222_link.pdf|date=20170112000855}} 民主进步党党纲(page 29-31)</ref>亦称为「[[华独]]」或「[[中华民国是台湾]]」的论述。
|[[正名]]台湾成[[正常化国家]],反对和[[北京当局]]进行任何政治谈判。
|
|-
!法<br />源<br />依<br />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民国宪法]]及[[宪法增修条文]]
|[[中华民国宪法]]原文
|[[中华民国宪法]]
|基于《台湾前途决议文》、《[[台独党纲]]》及《[[中华民国宪法]]》和《[[宪法增修条文]]》;[[台湾本土化运动|本土派]]与[[台湾独立运动|独派]]人士,则倡议异于中华民国宪法的台湾宪法。他们认为现行《中华民国宪法》并无正当性,无法表达[[台湾主体性]]、无法展现国格国情,无法且切合人民需要,因此台湾人应该自己主张制定真正的「[[台湾宪法|台湾新宪法]]」、降低修宪门槛、台湾宪改程序纳入「公民审议」。<ref>{{cite web|title=找回台湾主体性 阮铭吁制宪公投|url=http://www.taiwanncf.org.tw/ch01/report_show.asp?title=%A7%E4%A6%5E%A5x%C6W%A5D%C5%E9%A9%CA%20%A8%BF%BB%CA%C6~%A8%EE%BE%CB%A4%BD%A7%EB|accessdate=2018-03-16|date=2009-06-28|publisher=Taiwanncf.org.tw}}</ref>
|现时以[[中华民国宪法]]为基础,但认为其不合时宜,希望通过[[中华民国全国性公民投票]]决定[[台湾正名运动|正名制宪]]。
|《[[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係条例]]
|-
!两<br />岸<br />关<br />係<br />认<br />定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台湾当局]])
|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两岸一中]]
|「[[两岸一中]]、反对[[台独|台独]]」,在一中屋顶的概念下,尊重两岸对等分治的政治现实,相互体谅、强化交流。<ref>{{cite web|title=宋楚瑜重申亲民党立场 两岸一中反对台独|url=http://www.nownews.com/n/2016/11/12/2303406|accessdate=2018-03-16|date=|publisher=Nownews.com}}</ref>
|[[特殊的国与国关係]]([[两国论]])
|认同[[一中一台]]的区隔,[[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中华民国代表台湾。认为中华民国的领土是历年国会与总统大选所实践的人民、领土与主权范围,也就是台澎金马等实际管辖的国土;「中国」仅仅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尊重两岸过去已经签署的协议和互动的历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础上,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的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精神,促进交流、增加善意,让两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来。,中评社则发表了採访全文。表达中华民国的政府组织有[[中华民国外交部|外交部]],也有[[陆委会]],这很清楚地说明「两岸事务不是外交关係、不是国际关係,而是一个有专属定位的两岸关係」。两岸需要互相交流,互相理解,「遵守体制,改善现状」。
|-
!目<br />的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与港澳的[[特别行政区|制度]],高度自治。主张透过台湾海峡两岸平等的协商和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协商和谈判可以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ref>[http://www.gwytb.gov.cn/gjstfg/xfl/201101/t20110123_1724057.htm 国台办有关文档:《反分裂国家法》相关论述]</ref>。愿同台湾社会各界各党派与民间展开政治协商,对展开绕过台湾当局的海峡两岸统一方案保留可能性。
|搁置争议,避免直接涉及政治问题,发展互惠互利的区域经济以及促进民间交流<ref>[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3684&ctNode=5649&mp 陆委会新闻稿编号第104号]</ref>。政治上与[[北京当局]]共同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但也绝不接受一国两制。
|提倡国民党、新党、亲民党三党合作,相互监督,与中国共产党展开包括国际空间、两岸三通、台商权益以及[[大中华经济圈]]的谈判。 主张“[[一个中国]]、[[中国统一|和平统一]]”,推动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接触、对话,促进两岸经贸交往、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早日实现直接“[[三通]]”;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它省籍,都是骨肉同胞、兄弟姐妹,应相互爱护,和睦相处,共同促进台湾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等等。
|依宪法定位两岸关係,进行两岸对话,坚持未来台湾现况的任何改变,皆须经台湾人民同意。依「三阶段整合论」推动两岸关係发展,搁置「统」、「独」争议;第一阶段进行经济性及功能性「交流」,开展两岸经贸互惠合作;第二阶段推动两岸「社会互动」;第三阶段则迈向「[[中国统一|政治整合]]」。中共应明确承诺放弃武力犯台,展开两岸互惠平等对谈,确保中华民国在国际社会的生存空间。<ref>{{cite web|title=亲民党全球资讯网-政策纲领|url=http://www.pfp.org.tw/TW/AboutUs04/ugC_Company.asp?hidSinglePageID=2|accessdate=2018-03-16|date=|publisher=Pfp.org.tw}}</ref>
|遵循[[民主]]与[[自由]]的宪政秩序;施行成长均衡的[[经济]][[财政]];建立公平开放的[[福利]][[社会]];创新精进的[[教育]][[文化]];全球国际的[[国防]][[外交]];以[[台湾]]的名义来争取加入联合国;反对[[北京当局]]用文攻武吓胁迫台湾<ref>{{cite web|title=民主进步党 - 绿色执政品质保证|url=http://www.dpp.org.tw/history.php|accessdate=2018-03-16|date=|publisher=Dpp.org.tw|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627014202/http://www.dpp.org.tw/history.php|archivedate=2017年6月27日|deadurl=yes|df=}}</ref>。
|实现台湾独立。
|
|-
|}

=== 双方交流与合作 ===
==== 半官方交流 ====
1993年4月27日至4月29日,[[海峡交流基金会]](即「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与[[海峡两岸关係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是自1949年后两岸民间代表在获得官方授权下的首度正式接触<ref>[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804270063-1.aspx 辜汪会谈25週年 陆委会吁北京和平沟通],[[中央社]],2018年4月27日</ref>。

==== 两岸官员 ====

2005年2月24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中国大陆前,与[[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进行会晤,双方达成十项共同结论。根据2011年9月9日[[维基解密]]爆料,2005年5月12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会晤的五天后,宋楚瑜和[[美国在台协会]]处长[[包道格]]见面时暗示,他之所以会前往大陆访问,其实是受扁的託付,盼转达民进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愿与中国重新展开政治对话。

等于证实[[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于2005年5月12日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的会晤,是担任[[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特使身份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会晤,也是1949年之后首次两岸官员的会面。不过之后因[[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受到[[民主进步党]]内部及[[台湾独立运动]]支持者的压力,[[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回台湾之后被中华民国政府否定代表[[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特使身份,使两岸关系进展中断。

2013年10月6日第二十一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办前,[[萧万长]]担任[[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特使,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会晤,[[陆委会]]也首次被允许参与APEC会议,两岸事务协调工作也被认为是两岸关系进展大突破。

2014年2月,[[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访问中国大陆,并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会面(第一次[[张王会|-{zh-cn:张王会;zh-tw:王张会}-]])。同年6月,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回访台湾,与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再度会面(第二次-{zh-cn:张王会;zh-tw:王张会}-),是自国共内战后首次有两岸部长级官员会面。

==== 两岸政党 ====
2005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会谈,并达成五点共识,同意在[[九二共识]]上推动两岸谈判。这是自[[国共内战]]以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首次最高层次的会晤,[[连战]]成为1949年后第一位踏上中国大陆的国民党最高领导人。

2016年11月1日,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晤。这是洪秀柱首次以[[党主席]]的身份访问[[中国大陆]],亦是中国国民党二次在野后,首次访问大陆。

==== 两岸执政党 ====
2008年5月28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面,是自国共内战后首次两岸执政党会面。

2015年5月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习朱会|会面]]。

==== 官方与非官方 ====
2008年11月6日,[[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与大陆海峡两岸关係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台北会面,是自国共内战后首位中国大陆来台的非官方代表与[[中华民国总统]]会面。

==== 两岸领导人 ====

2015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在[[2015年习近平访问越南、新加坡|访问新加坡]]期间与[[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进行[[国共内战]]后首次的[[两岸领导人会面]]。{{NoteTag|[[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中国共产党]]实行[[一党执政]],[[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最高领导人]]。}}{{NoteTag|[[中华民国]]实行[[直接选举]]的[[半总统制]],[[中华民国总统]]身兼[[国家元首]]和[[中华民国国军|三军]]统帅,为[[台湾统治者|最高领导人]]。}}

==经贸关係==
=== 清代的经贸交流 ===
清廷治理台湾后,农地迅速被开垦,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加,移民人口日渐增多,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贸易更加兴盛。当时台湾主要的出口物品为稻米、鹿皮与蔗糖,进口物品为纺织品、药材及其他日用品,最主要的贸易港口为府城(今[[台南]][[安平 (台南市地名)|安平]])、鹿港(今[[彰化市|彰化]][[鹿港]])与艋舺(今[[台北]][[万华]])三地,俗称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就是形容此时期最兴盛的贸易港口。<ref name=taiwan>{{cite web|title=从渔猎到现代化|url=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6/ypjh/a/a6.htm|accessdate=2016-10-13}}</ref>

=== 目前的经贸交流 ===
{{seealso|三通|小三通|台商包机|中国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
[[File:Ci581 pek.JPG|thumb|230px|2005年1月29日,[[中华航空]]CI581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今日海峡两岸关係的互动主要体现在经济上,可说经济实力决定一切。两岸的[[双边贸易]]方面,2011年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1240.5亿[[美元]],进口452.8亿美元,顺差达787.7亿美元,是长期以来台湾的最大贸易出口和[[贸易顺差|顺差]]地区,占了台湾全年贸易出口的40%。<ref>{{cite web|author=3139 |url=http://tw.people.com.cn/GB/104510/16834014.html |title=台去年贸易顺差历年第三对大陆香港顺差787亿美元 |publisher=Tw.people.com.cn |date=2012-01-10 |accessdate=2018-03-16}}</ref>

自中华民国政府于1987年开放中国大陆探亲以来,两岸民间交流一直在不断发展,日益频繁,场面庞大。1991年,在北京成立[[海峡两岸关係协会]](简称「海协会」),在台北成立了[[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两岸「[[三通]]」问题(通商、通邮、通航)中,通商与通邮已经解决,而通航问题却依然旋而未决,而一直得不到较好解决的障碍,主因在与双方均坚持其自身经济利益,再者则是航权谈判无法避开敏感的政治问题;2003年首次开通「台商春节包机」,这是两岸通航之始。

[[马英九]]上台后,两岸週末包机开通,[[中国国航]]的运行图上增加台湾航线。台湾航线以「国内及港澳台航线」的形式记载。2009年8月31日起,两岸包机改成两岸定期班机<ref>{{cite news|url=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1+122009081100202,00.html|title=两岸定期航班31日开航|publisher=中时电子报|date=2009-08-11|accessdate=2009-09-02|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918043704/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1+122009081100202,00.html|archivedate=2009-09-18}}</ref>。

在两岸人员往来方面,中华民国人士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需持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颁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俗称「台胞证」),该证件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海关]]或[[入境处]]申请。其颁发条件较为宽鬆,绝大多数台湾人——甚至包括一些主张台湾独立的人士——都可以取得台胞证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民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籍人士进入中华民国自由地区则依然有严格的限制;在2008年马英九上台前只接受已经拥有[[香港]]、[[澳门]]或第三国的永久居留权,或是经第三地访问中华民国的团体游客。

2008年7月18日,中华民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开放团队旅游<ref>[http://www.chinanews.com/tw/kong/news/2008/07-03/1301528.shtml 新闻资料: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进程]</ref>。2011年6月28日,中华民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开放[[台湾个人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告自2019年8月1日起暂停台湾个人游。<ref>{{Cite web|title=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关于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公告|url=https://www.mct.gov.cn/whzx/ggtz/201907/t20190731_845439.htm|accessdate=2019-07-31|author=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date=2019-07-31|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ref>

在企业投资方面,[[台资|台资企业]]使用[[招商引资|第三地投资]]方式,低调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或是经由中华民国政府同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早期对于台商投资採取完全开放态度,以外商甚至一些在地方高于外商的待遇对待台商。这样的经济交流方式,使得许多台商或是人士携家带眷,前往大陆工作或是「投资」,增进彼此的交流。不过两岸人民彼此的观念还是差异很大,需要时间来消除彼此的差异。但是在200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明确表态不欢迎具有「台独」背景的「绿色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并对一些台商点名批评。<ref>{{cite web|url=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12116/1090447.html |title=我们不欢迎“绿色”台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5月31日 第一版) |publisher=People.com.cn |date= |accessdate=2018-03-16}}</ref>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台湾仅占大陆总对外贸易额的4.7%,<ref name=外贸额>{{cite web|title=今年一季度大陆与台湾贸易额同比下降11.5%|url=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6/0519/c1004-28364107.html|accessdate=2016-05-19}}</ref>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相反,中国大陆却占台湾近40%的对外贸易额。

此外,截至2016年7月,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更是仅占大陆累计实际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3.7%。<ref name=外资额>{{cite web|title=2016年1-9月大陆与台湾贸易、投资情况.5%|url=http://finance.sina.cn/2016-10-26/detail-ifxxfuff6907477.d.html|accessdate=2016-10-26}}</ref>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贸易依存度相差甚大。前民进党不分区立委[[林浊水]]认为:“陈水扁总统时期大幅放宽两岸经贸政策,但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故意阻扰之、企业界及泛蓝整天以「锁国」攻击之;因此反而让陈前总统成为「反西进代言人」,替民进党开拓了许多选票(这些选票是大多是两岸经贸开放的受害者,例如因为产业西进增加的失业劳工及许多薪水无法上涨者)”。<ref>[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070614/3560151/ 赢家与输家赢家与输家扁·后扁回顾前瞻之三],[[苹果日报 (台湾)]],2007年06月14日</ref>

在贸易政策方面,2014年台湾爆发了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太阳花学运]],反对[[海峡两岸]]依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简称ECFA)第四条所签署的[[服务贸易协定]]。2011年3月,两岸的经贸业务主管部门开始展开服务贸易磋商并达成共识。2012年8月9日举行的[[两岸两会高层会谈|两岸两会第八次高层会谈]]上,双方同意在达成关于该协议文本和市场开放项目的共识后正式签署。

2013年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举行第九次高层会谈并签署该协议,也向外界公布了开放清单。在[[台湾]],由于以年轻族群为主的人士担忧该协议签订前对民间沟通不足,因而导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存查争议]]与[[太阳花学运]]的发生,也使该协议在台湾社会造成广泛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存查争议|争议]]和讨论。

== 法律关係 ==

目前两岸双方的法律都不承认对方为一个拥有完全主权的[[国家]]。[[中华民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宪法增修条文前言有:「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亦有:「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接受[[墨西哥]]媒体专访是亦说道:「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当然是独立之主权国家,中国大陆地区亦为我中华民国领土。」<ref>{{Cite news|title=马:大陆是中华民国领土|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8/today-fo3.htm|author=王寓中|date=2008-10-08|work=[[自由时报]]|accessdate=2019-11-23|language=Zh-hant|format=html|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010072015/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8/today-fo3.htm|archivedate=2008-10-10|dead-url=yes}}</ref>不过此种看法目前在台湾已略有鬆动,曾有人提出释宪要求大法官解释关于「固有疆域」的定义,然而[[司法院大法官]]于释字328号解释却以此为「重大之政治问题」来迴避解释固有疆域的意义。<ref>{{cite web|url=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328 |title=释字328号解释|accessdate=2018-03-16}}</ref>

目前两岸当局之间依据各自宪制互不承认对方的合法性,强调中国大陆或台湾属于法理上的领土的一部分,但依据现实司法管辖之原因,两岸法律互不隶属,在《[[宪法增修条文]]》修订宪法本文后,中国大陆公民并不拥有中华民国的公民权,自由地区人民亦非中国大陆居民。

===中华民国===
在两岸人民的关係方面,目前中华民国政府依据[[宪法增修条文]]第11条之规定,制定有[[两岸人民关係条例]]、{{s|入出国及移民法}}、{{s|大陆地区人民进入台湾地区许可办法|大陆地区人民进入台湾地区许可办法}}、{{s|大陆地区人民在台湾地区依亲居留、长期居留、或定居许可办法|大陆地区人民在台湾地区依亲居留、长期居留、或定居许可办法}}、{{s|大陆地区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专业活动许可办法|大陆地区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专业活动许可办法}}、{{s|台湾地区公务员及特定身份人员进入大陆地区许可办法|台湾地区公务员及特定身份人员进入大陆地区许可办法}}、{{s|试办金门马祖澎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试办金门马祖澎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s|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商务活动许可办法|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商务活动许可办法}}、{{s|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贸易许可办法|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贸易许可办法}}、{{s|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金融业务往来及投资管理办法|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金融业务往来及投资管理办法}}等办法来处理两岸间的人员来往及经贸交流等问题。对于中华民国政府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院所作出之民事判决,依据[[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係条例]]第74条之规定,必须要在不违背台湾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声请[[台湾]]的[[法院]]裁定认可后,才可以在[[台湾地区]]取得执行名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面依据《{{s|反分裂国家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s|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管理办法}}》、《{{s|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s|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办法}}》、《{{s|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s|对台湾地区贸易管理办法}}》、《{{s|台湾海峡两岸直航船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涉台事务。其中,《{{s|反分裂国家法}}》更是规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两岸问题]]的官方行动。依据该法,若台湾进行法理[[台独]]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中国统一|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可依法以军事手段阻止[[台湾独立]]。而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而言,[[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中华民国的法院]]所作出的民事判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除应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管辖的、不符合「[[一个中国]]」原则的或有违大陆地区法律法规的判决不予承认外,还必须经中国大陆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方予认可。

===两岸合作签署的协议===
两岸曾于2009年4月26日由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权的[[海协会]]及[[海基会]]合作签署了《[[s: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根据此协议,双方同意在民事、刑事等领域提供司法协助。包括默认彼此[[司法管辖权]]及[[引渡]]。

== 文教体育关係 ==
=== 媒体交流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台办]]在1996年开始制定关于台湾媒体赴中国大陆採访的法律,此规定比中国大陆对其它国家媒体有更严格的限制,台湾方面开放[[TVBS]]、[[年代电视台]]、[[中天电视台]]、[[东森电视台]]及[[三立电视台]]等五家电子媒体、《[[联合报]]》、《[[中国时报]]》二家报纸及[[中央通讯社]]等共八家台湾媒体,以每月轮派记者方式驻[[北京]]採访。

中华民国政府则于2000年11月公布《大陆新闻人员进入中华民国台湾地区採访注意事项》,此法对中国大陆媒体的採访也有比对其他媒体更为严格的限制。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级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中国新闻社]]派员驻台湾,採定点方式访问,时间也是每月一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后,中华民国政府认为多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媒体报导偏颇,加上台湾大部分新闻媒体和网站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拦截封锁,让台湾的资讯在中国大陆无法流通,于是中华民国政府于2005年4月10日终止新华社及《人民日报》两家中国大陆媒体派员驻台湾的採访。

2008年6月31日,[[马英九]]就任总统后,中华民国陆委会委员会议通过恢复让《人民日报》、新华社两家大陆媒体在台驻点案。[[行政院新闻局]]也宣布同时放宽大陆媒体赴台驻点记者在台停留时间,从现行的1个月放宽到3个月,并且将首度开放5家大陆地方性媒体申请在台驻点。<ref>[http://www.infzm.com/content/13974][[南方周末]]<span>:人民日报恢复在台驻点,驻台媒体将达10家</span></ref>目前,大陆媒体在台湾可设立最多10家驻点,台湾媒体在大陆可设立最多13家驻点。<ref>[http://biz.xinmin.cn/2012/10/18/16773930.html 新民网相关报道]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2104923/http://biz.xinmin.cn/2012/10/18/16773930.html |date=2013-10-22 }}</ref>

===音乐交流===

由于两岸语言文化相近,在音乐文化上也有交流。早期的流行歌手受到大陆民众的广泛支持与喜爱。例如在早期两岸对峙严峻之时,[[邓丽君]]的甜美嗓音即风靡大陆,曾经与[[邓小平]]合称老邓小邓,也就有“白天听老邓,夜间听小邓”的说法。

随后诸如[[蔡琴]]、[[张惠妹]]、[[周杰伦]]、[[五月天]]等歌手也受到欢迎。台湾的[[闽南语]]歌曲在大陆也有很大市场。而早期,大陆也有王靖雯(后改名[[王菲]])、[[那英]]等歌手进军台湾,在台湾演艺圈也佔有一席之地。

[[北京]]的[[摇滚乐]][[次文化]]与台北的摇滚乐圈也有许多互动。

===电影交流 ===
电影方面,[[两岸电影展]]是2009年创办的[[电影节]],现今唯一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影展,由[[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与[[中国电影基金会]]共同主办<ref>{{cite news|url=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420004338-260404 |title= 「两岸电影展」七年不痒交流更紧密 |publisher= 中国时报 |date= 2015-04-20 |author= 吴冠瑾 |accessdate= 2016-03-17}}</ref><ref name="taiwan1">{{cite news|url= http://big5.taiwan.cn/xwzx/la/201306/t20130608_4293273.htm |title= 第五届两岸电影展在台北开幕 |publisher= 中国新闻网 |date= 2013-06-08 |author= 路梅、刘舒凌 |accessdate= 2017-09-27}}</ref>。

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生效后,台湾电影不再受中国大陆进口影片配额之限制,提高在中国大陆电影市场能见度<ref name="taiwan1"/>。[[金马奖]]在近年也开始成为两岸电影交流的场合和两岸民众关注的节目。

===电视交流 ===
综艺节目方面,台湾[[蔡康永]]与[[小S]]合作主持的《[[康熙来了]]》一直在中国大陆网上拥有高的点击率。不过该节目停播后,台湾本土综艺节目中国大陆的表现则乏善可陈。

电视剧方面,台湾知名剧集包青天在乐视网上有单一的频道播映。而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摆脱教条形式的历史戏剧作品在台湾民间也颇受注意,诸如《[[宰相刘罗锅]]》、《[[走向共和]]》(又称满清末代王朝)、《[[雍正王朝]]》等。近年来,两岸电视娱乐的互动更为频繁,中国大陆拍摄的以《[[甄嬛传]]》与《[[步步惊心]]》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在台湾地区的收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与娱乐轰动。而在台湾拍摄的偶像剧在[[中国大陆]]也颇受年轻人关注与喜爱。如:[[终极系列]]。

===文学交流===
文学方面,活跃于两岸的有席慕容、蒋勳、[[李敖]]、[[白先勇]]等人。中国大陆的网路语言「[[河蟹 (网路用语)|河蟹]]」、「[[粪青]]」、「[[光棍]]」、蓝瘦香菇等也被部分[[台湾人]]使用。{{Fact}}

===[[次文化]]交流===
====偶像厨交流====
随著近年来日本流行偶像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国大陆大幅提升,大陆地区的偶像厨也逐渐增多,同时也引入了MIX等应援方式。<ref>{{cite web|author1=一弦|title=本未倒置、「充大头鬼」中国式的「Live」|url=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54696|website=香港独立媒体网|accessdate=2018-03-01|date=2018-01-23}}</ref>这使得两岸在当代流行文化的交流上更加繁荣,迈出了两岸民间交流、及新一代年轻人之间交流的新的一步。

===教育交流===
近年来,[[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列表|大陆普通高校]]每年免试招收台湾考生。根据规定,在[[大学学科能力测验]]中达到均标级的台湾考生可直接申请大陆普通高校,2018年免试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共307所。<ref>{{Cite news|url=http://www.xinhuanet.com/tw/2017-10/20/c_129723854.htm|title=图解:大陆高校继续免试招收台湾考生 申请范围扩大-新华网|accessdate=2018-03-16}}</ref>中华民国政府也开始採认一些中国大陆高等院校的学历。还有中国大陆的各样比赛如:文创比赛

== 两岸情况对比 ==

{| class=wikitable
!width=200|名称!!width=300|[[中华人民共和国]]!!width=300|[[中华民国]]!!备注
|-
| '''旗帜'''
|align=center|[[File: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120px|center]]||align=center|[[Fil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120px|center]]||{{mai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两岸旗帜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称作'''五星红旗''',为左上角镶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红色旗帜,旗帜图案中的四颗小五角星环绕在一颗大五角星右侧呈半环形。红色的旗面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象征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每颗小五角星各有一个角指向大五角星的中心,象征着[[中国人|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团结。<ref>{{cite book | last = 马 | first = 全洲 | authorlink = | author2 = 周凯军 | title = 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 | publisher = 解放军出版社 | date = 2009-04-01 | location = 北京 | pages = 1 | url = | doi = | id = | isbn = 9787506557290 }}</ref>
----
{{main|中华民国旗帜列表|两岸旗帜列表}}
中华民国国旗由[[青色|青]]、[[白]]、[[红色|红]]三色组成,单就[[颜色|色彩]]而言,分别象徵[[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主义|民生]]之[[三民主义]]。若配合色彩的形状,青天则同时又象徵[[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徵光明坦白、大公无私的纯正心地与思想<ref>[http://www.globalflag.idv.tw/wg/roc.htm#gqjs 旗海图帜]</ref>。

[[中华民国政府]]更赋予该旗帜以中华民族[[独立]][[自由]]的含义,譬如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在1949年[[国庆日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国庆日]]发表的讲稿中宣示“只要有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插在我们中国领土之上,那就是我[[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独立自由的标识。”<ref>[[:s: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国庆纪念告全国军民同胞书|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国庆纪念告全国军民同胞书]]</ref>
|-
| '''徽章'''
|align=center|[[File:National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svg|100px|center]]||align=center|[[File:National Embl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100px|cent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br />[[中华民国徽章列表]]
|-
| '''地图''' ||align=center|[[Fil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250px]] ||align=center|[[File:Republic of China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excluding Outer Mongolia.svg|250px]]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的实际控制区域。深绿色为该政权实际控制区域,浅绿色为宣称拥有主权但现未实际控制区域。
|-
| '''[[国家面积列表|面积]]'''(实际控制区)<br />(平方-{zh-hans:千米;zh-hant:公里;}-/平方英里)
| 9,64,3057/3,696,100 {{NoteTag|此面积是联合国官方数字,仅有[[中国大陆]],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ref name="UN Stat">{{cite web |url = http://unstats.un.org/unsd/demographic/products/dyb/dyb2007/Table03.pdf |title = Demographic Yearbook—Table 3: Population by sex, rate of population increase, surface area and density |publisher=UN Statistics |year=2007 |accessdate=31 July 2010}}</ref>。另外,不包括[[喀喇昆仑走廊]] {{convert|5800|km2|sqmi|abbr=off}}、[[阿克赛钦]] {{convert|37244|km2|sqmi|abbr=off}}和其他与印度有争议的领土。中国总面积在《[[大英百科全书]]》被列为{{convert|9572900|km2|sqmi|abbr=off}}<ref>{{cite web |url =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111803/China |title=China |publisher=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ccessdate=16 November 2012}}</ref>。详情请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变化]]。}}
| 36,193/13,974<ref name="taiwan-popstat">{{cite web |url =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1.xls |title = Number of Villages, Neighborhoods, Households and Resident Population |publisher=MOI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accessdate=2 February 2014 }}</ref>||相差约265倍
|-
| '''[[国家人口列表|人口]]'''
| 1,400,050,000 (2020)<ref>{{cite web |title=Population (Total) |url =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POP.TOTL |publisher=The World Bank |accessdate=25 November 2013 }}</ref>
| 23,562,318 (2017)<ref name="taiwan-popstat" />||相差约57倍
|-
| '''[[国家人口密度列表|人口密度]]'''<br />(平方-{zh-hans:千米;zh-hant:公里}-/平方英里)|| 139.6/363.3 || 644/1,664||相差约4.6倍
|-
|'''[[各国首都列表|首都及中央政府所在地]]'''(人口) || [[北京市]] (21,729,000) || [[台北市]] (2,681,375)||相差约8倍
|-
| '''主要民族'''([[民族]]) || [[汉族]]、及其他55个[[中国民族列表|少数民族]] || [[汉族]]及[[台湾原住民族]]||汉族为两岸主体[[族群|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ref name=wdp129>《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鸣 第129页</ref><ref>《汉民族发展史》第3页</ref>92%,佔[[台湾人口]]97%。皆为该地区主体民族。
|-
| '''最大城市'''(人口) || [[上海市]] (24,197,000) || [[新北市]] (3,986,501)||相差约5.8倍
|-
| '''政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 [[中华民国政府]] ||两岸政府互不隶属,各自主张代表[[中国政府|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
| '''[[政治体制]]''' || [[单一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 [[单一制]]、[[共和制]]、[[半总统制]] ||
|-
| '''行政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 || [[行政院]] ||
|-
| '''立法机关'''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r /><small>(及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small> || [[立法院]] ||
|-
| '''执政党''' || {{CPC}} || {{DPP}}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及[[中华民国政党列表]]
|-
| '''主要非执政党'''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九三学社]]||[[中国国民党]]、[[时代力量]]、[[台湾民众党 (2019年)|台湾民众党]]、[[亲民党]]、[[国会政党联盟]]、[[无党团结联盟]]、[[台湾团结联盟]]、[[新党]]||参见[[民主党派]]、[[全国人大常委会]]及[[立法院]]
|-
| '''最高领导人'''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NoteTag|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政治地位在作为[[国家元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之上,权力也较作为[[政府首脑]]的[[国务院总理]]大。习近平的头衔依官方次序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rowspan="2"|[[中华民国总统|总统]]:[[蔡英文]]
| rowspan="2"|法理上两岸领导人皆是各自领导所归属的政权的[[最高领导人]],并且为两个政权的[[国家元首|最高元首]],皆为广义上的[[中国国家元首]]。
|-
| '''国家元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习近平]]
|-
| '''国家副元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家副主席]]:[[王岐山]]
|[[中华民国副总统|副总统]]:[[陈建仁]]
|
|-
| '''政府首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 [[行政院院长]]:[[苏贞昌]]
|
|-
| '''立法首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
| [[立法院院长]]:[[游锡堃]]
|
|-
| '''官方语言''' || [[普通话]] || [[中华民国国语]]<br />[[台湾南岛语言|台湾原住民族诸语]]<ref>{{cite web |url=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35AE118732EB6BAF&DID=0C3331F0EBD318C2D97CF08E2F1A87B3 |title=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三读通过,原住民族语言为国家语言 |publisher=Apc.gov.tw |date= |accessdate=2018-03-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01234455/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35AE118732EB6BAF&DID=0C3331F0EBD318C2D97CF08E2F1A87B3 |archive-date=2017-08-01 |dead-url=yes }}</ref><br />[[台湾客家语]]<ref>{{cite web|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297609 |title=「客家基本法」三读 客语列国家语言 |publisher=News.ltn.com.tw |date=2017-12-29 |accessdate=2018-03-16}}</ref>
|
|-
| '''官方文字''' || [[规范汉字]](简体中文) || [[正体中文|-{正体中文}-]]([[教育部标准字体|中华民国教育部标准字体]])(繁体中文)<br />[[原住民族语言书写系统]]([[拉丁字母|罗马字]])
|
|-
| '''官方代表机构'''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br />主任:[[刘结一]] || [[大陆委员会|行政院大陆委员会]]<br />主任委员:[[陈明通]] ||
|-
| '''授权民间代表机构''' ||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br />会长:[[张志军]]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br />董事长:[[张小月]] ||
|-
| '''党际交流机构'''
|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 国台办在于台湾党派团体交流时,以“中共中央台办”名义。“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是中共中央议事协调机构,不参与两岸实质交流。 -->
| [[中国国民党]]:[[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大陆事务部|大陆事务部]]<br />[[民主进步党]]:[[中国事务委员会]]
|
|-
| '''[[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GDP (国际汇率)]](百万美元)
| $14,216,503(2019年预估)<ref name="GDP IMF">{{cite web|title=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url=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9/01/weodata/weorept.aspx?pr.x=39&pr.y=16&sy=2019&ey=2019&scsm=1&ssd=1&sort=country&ds=.&br=1&c=512%2C668%2C914%2C672%2C612%2C946%2C614%2C137%2C311%2C546%2C213%2C674%2C911%2C676%2C314%2C548%2C193%2C556%2C122%2C678%2C912%2C181%2C313%2C867%2C419%2C682%2C513%2C684%2C316%2C273%2C913%2C868%2C124%2C921%2C339%2C948%2C638%2C943%2C514%2C686%2C218%2C688%2C963%2C518%2C616%2C728%2C223%2C836%2C516%2C558%2C918%2C138%2C748%2C196%2C618%2C278%2C624%2C692%2C522%2C694%2C622%2C962%2C156%2C142%2C626%2C449%2C628%2C564%2C228%2C565%2C924%2C283%2C233%2C853%2C632%2C288%2C636%2C293%2C634%2C566%2C238%2C964%2C662%2C182%2C960%2C359%2C423%2C453%2C935%2C968%2C128%2C922%2C611%2C714%2C321%2C862%2C243%2C135%2C248%2C716%2C469%2C456%2C253%2C722%2C642%2C942%2C643%2C718%2C939%2C724%2C734%2C576%2C644%2C936%2C819%2C961%2C172%2C813%2C132%2C726%2C646%2C199%2C648%2C733%2C915%2C184%2C134%2C524%2C652%2C361%2C174%2C362%2C328%2C364%2C258%2C732%2C656%2C366%2C654%2C144%2C336%2C146%2C263%2C463%2C268%2C528%2C532%2C923%2C944%2C738%2C176%2C578%2C534%2C537%2C536%2C742%2C429%2C866%2C433%2C369%2C178%2C744%2C436%2C186%2C136%2C925%2C343%2C869%2C158%2C746%2C439%2C926%2C916%2C466%2C664%2C112%2C826%2C111%2C542%2C298%2C967%2C927%2C443%2C846%2C917%2C299%2C544%2C582%2C941%2C474%2C446%2C754%2C666%2C698&s=NGDPD&grp=0&a=|accessdate=|author=|date=Sep 2019|format=|publisher=[[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language=}}</ref>|| $601,431(2019年预估)<ref name="GDP IMF"/>||相差约23.64倍
|-
| '''[[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购买力平价)|GDP (购买力平价)]]'''(百万标准元) || $27,438,284(2019年预估) <ref name="pppimf">{{cite web|title=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y Groups and Subjects (PPP valuation of country GDP)|url=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8/01/weodata/weorept.aspx?pr.x=40&pr.y=6&sy=2019&ey=2019&scsm=1&ssd=1&sort=country&ds=.&br=1&c=512%2C946%2C914%2C137%2C612%2C546%2C614%2C962%2C311%2C674%2C213%2C676%2C911%2C548%2C193%2C556%2C122%2C678%2C912%2C181%2C313%2C867%2C419%2C682%2C513%2C684%2C316%2C273%2C913%2C868%2C124%2C921%2C339%2C948%2C638%2C943%2C514%2C686%2C218%2C688%2C963%2C518%2C616%2C728%2C223%2C836%2C516%2C558%2C918%2C138%2C748%2C196%2C618%2C278%2C624%2C692%2C522%2C694%2C622%2C142%2C156%2C449%2C626%2C564%2C628%2C565%2C228%2C283%2C924%2C853%2C233%2C288%2C632%2C293%2C636%2C566%2C634%2C964%2C238%2C182%2C662%2C359%2C960%2C453%2C423%2C968%2C935%2C922%2C128%2C714%2C611%2C862%2C321%2C135%2C243%2C716%2C248%2C456%2C469%2C722%2C253%2C942%2C642%2C718%2C643%2C724%2C939%2C576%2C644%2C936%2C819%2C961%2C172%2C813%2C132%2C726%2C646%2C199%2C648%2C733%2C915%2C184%2C134%2C524%2C652%2C361%2C174%2C362%2C328%2C364%2C258%2C732%2C656%2C366%2C654%2C734%2C336%2C144%2C263%2C146%2C268%2C463%2C532%2C528%2C944%2C923%2C176%2C738%2C534%2C578%2C536%2C537%2C429%2C742%2C433%2C866%2C178%2C369%2C436%2C744%2C136%2C186%2C343%2C925%2C158%2C869%2C439%2C746%2C916%2C926%2C664%2C466%2C826%2C112%2C542%2C111%2C967%2C298%2C443%2C927%2C917%2C846%2C544%2C299%2C941%2C582%2C446%2C474%2C666%2C754%2C668%2C698%2C672&s=PPPGDP&grp=0&a=|accessdate=Sep 2019|author=|date=|format=|publisher=IMF|language=}}</ref>|| $1,287,145(2019年预估)<ref name="pppimf"/>||相差约21.32倍
|-
| '''[[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人均GDP (国际汇率)]]'''(美元) || $10,161<ref name="GDP IMF"/>|| $25,491<ref name="GDP IMF"/>||相差约2.51倍
|-
| '''[[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购买力平价)|人均GDP (购买力平价)]]'''(标准元) || $19,611(2018年)<ref name="IMF 2016">[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6/02/weodata/weorept.aspx?sy=2015&ey=2015&ssd=1&sort=country&ds=.&br=1&pr1.x=16&pr1.y=7&c=512%2C668%2C914%2C672%2C612%2C946%2C614%2C137%2C311%2C962%2C213%2C674%2C911%2C676%2C193%2C548%2C122%2C556%2C912%2C678%2C313%2C181%2C419%2C867%2C513%2C682%2C316%2C684%2C913%2C273%2C124%2C868%2C339%2C921%2C638%2C948%2C514%2C943%2C218%2C686%2C963%2C688%2C616%2C518%2C223%2C728%2C516%2C558%2C918%2C138%2C748%2C196%2C618%2C278%2C522%2C692%2C622%2C694%2C156%2C142%2C624%2C449%2C626%2C564%2C628%2C565%2C228%2C283%2C924%2C853%2C233%2C288%2C632%2C293%2C636%2C566%2C634%2C964%2C238%2C182%2C662%2C453%2C960%2C968%2C423%2C922%2C935%2C714%2C128%2C862%2C611%2C135%2C321%2C716%2C243%2C456%2C248%2C722%2C469%2C942%2C253%2C718%2C642%2C724%2C643%2C576%2C939%2C936%2C644%2C961%2C819%2C813%2C172%2C199%2C132%2C733%2C646%2C184%2C648%2C524%2C915%2C361%2C134%2C362%2C652%2C364%2C174%2C732%2C328%2C366%2C258%2C734%2C656%2C144%2C654%2C146%2C336%2C463%2C263%2C528%2C268%2C923%2C532%2C738%2C944%2C578%2C176%2C537%2C534%2C742%2C536%2C866%2C429%2C369%2C433%2C744%2C178%2C186%2C436%2C925%2C136%2C869%2C343%2C746%2C158%2C926%2C439%2C466%2C916%2C112%2C664%2C111%2C826%2C298%2C542%2C927%2C967%2C846%2C443%2C299%2C917%2C582%2C544%2C474%2C941%2C754%2C446%2C698%2C666&s=PPPPC&grp=0&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October 2016], [http://www.imf.org/external/ns/cs.aspx?id=28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Database updated on 4 October 2016. Accessed on 6 October 2016.</ref>|| $54,554<ref name="IMF 2016"/>||相差约2.78倍
|-
| '''[[各国收入均衡列表|基尼系数]]''' {{NoteTag|基尼系数越高表示贫富差距越大}}|| 47.4 (<span style="color:darkred;">高</span>)<ref name=gini>{{cite news |title=Income inequality: Delta blues |url=http://www.economist.com/blogs/analects/2013/01/income-inequality |work=The Economist |date=23 January 2013 |accessdate=23 January 2013}}</ref>
| 34.2 (<span style="color:orange;">中</span>)<ref>{{cite book |title=Report on The Survey of Family Income and Expenditure |url=http://eng.stat.gov.tw/ct.asp?xItem=3417&CtNode=1596&mp=5 |chapterurl=http://win.dgbas.gov.tw/fies/doc/result/99/a11/Year04.xls |chapter=Table 4. Percentage Share of Disposable Income by Quintile Group of Households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dices |publisher=Directorate 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location=Taipei, Taiwan |year=2010}}</ref>
|
|-
| '''[[人类发展指数列表|人类发展指数]]'''
| 0.752 (<span style="color:green;">高</span>)<ref>{{cite web|title=About China &#124; UNDP in China|url=https://wiki.hk.wjbk.site/wiki/%E4%BA%BA%E9%A1%9E%E7%99%BC%E5%B1%95%E6%8C%87%E6%95%B8%E5%88%97%E8%A1%A8|accessdate=2019-09-25|author=|date=|format=|publisher=Cn.undp.org|language=|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50119001213/http://www.cn.undp.org/content/china/en/home/countryinfo/|archive-date=2015-01-19}}</ref>
| 0.907 (<span style="color:darkgreen;">极高</span>)<ref>[[人类发展指数列表]]</ref>
|
|-
|'''[[各国外汇储备列表|外汇储备]]'''(百万美元)
| 3,103,697<ref name="ChinaBiggestTrader">{{cite web|title=|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foreign-exchange_reserves|accessdate=|author=|date=|format=|work=|publisher=|language=}}</ref>
| 467,230<ref name="bbctimeline-retreat">{{Cite news|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foreign-exchange_reserves|title=|year=2000|publisher=|accessdate=|author=|date=|work=|language=|format=}}</ref>
|相差约6.6倍
|-
| '''[[各国国防预算列表|国防预算 - 占GDP百分比]]'''
| $2839.85亿(2016年)- 1.39% (2017年)
| $101.9亿(2017年) - 2.8% (2017年)
|相差约27.9倍 - 相差约2倍
|-
| '''邦交国''' || 180国,包含:<br />178个[[联合国会员国]]{{NoteTag|联合国会员国[[不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没有同海峡两岸任何一个政权建立外交关系。}}、<br />1个[[联合国大会观察员列表#观察员国家|观察员国家]]([[巴勒斯坦国]])、<br />2个非联合国会员国([[纽埃]]、[[库克群岛]]) || 15国:包含14个[[联合国会员国]]及1个观察员国家([[圣座|梵蒂冈]]) || 相差约10.5倍<br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br />[[中华民国外交]]<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列表]]<br /> [[中华民国建交列表]]
|}

== 注释 ==
{{NoteFoot}}

== 参考文献 ==
<ref>{{Cite web|title=规范中共代理人 民进党团提修两岸人民关係条例|url=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7050179.aspx|accessdate=2019-07-31|author=|date=2019-07-05|format=|publisher=[[中央通讯社]]|language=}}</ref><ref>{{Cite web|title=台湾反红媒:一篇英媒报道引发的“中共代理人”之争|url=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9119237|accessdate=2019-07-31|author=|date=2019-07-25|format=|publisher=[[BBC]]|language=}}</ref>

=== 引用 ===
{{Reflist|30em}}

=== 来源 ===
{{refbegin}}
* [[张亚中]]、[[李英明]]:《中国大陆与两岸关係概论》. 台北:生智,2000年. ISBN 978-957-818-104-5.
* [[邵宗海]]:《两岸关係—两岸共识与两岸岐见》. 台北:五南,2004年. ISBN 978-957-11-1530-6.
* [[苏起]]:《危险边缘—从两国论到一边一国》. 台北:天下文化,2004年. ISBN 978-986-417-238-2.
{{refend}}

== 外部链接 ==
{{Commons|Cross-Strait interactions|海峡两岸关係}}
{{Wikisource category|台湾海峡两岸关係}}

=== 参见 ===
* [[南北朝]]
* [[朝鲜半岛南北关系]]
* [[朱镕基]]
* [[台湾研究]]

{{-}}
{{台湾海峡两岸主题}}

[[Category:600 史地总论]]
135,90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