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鹊桥仙

增加 7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鹊桥仙 ''' [[ 词牌 ]] 名。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最初是咏牛郎织女在七夕藉鹊桥相会故事的,因 [[ 欧阳修 ]] 的“鹊迎桥路接天津”得名。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词牌沿革==
古时关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神话,汉末 [[ 应劭 ]] 《风俗通》中已有记载:“织女七夕渡河,使鹊为桥。”自《 [[ 古诗十九首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描写以来,各代诗人都咏入篇什。遂取以为曲名,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钦定词谱》云:“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周邦彦词名‘鹊桥仙令’,《梅苑》词名‘忆人人’。 [[ 韩淲 ]] 词取秦观词句,名‘金风玉露相逢曲’, [[ 张辑 ]] 词有‘天风吹送广寒秋’句,名‘广寒秋’。元·高拭词注:仙吕调。八十八字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云:歇指调。” [1]  《文选·洛神赋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牵牛、织女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牛郎与织女相会时,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唐人韩鄂《 [[ 岁华纪丽 ]] 》谈及七夕说: “鹊桥已成,织女将渡。”此调为北宋新声,始词为欧阳修作,其词云:“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因词中有“鹊迎桥路”“仙鸡催晓”,取以为调名。宋人以此调咏七夕者甚多,但 [[ 秦观 ]] 词为绝唱,其体制与欧词同。宋人亦有以写景或抒情,如毛滂春院词:“红推绿锉,莺愁蝶怨,满院落花风紧。醉乡好梦恰瞢腾,又冷落、一成吹醒。柔红不奈,暗香犹好,觑着翻成不忍。春心减尽眼长闲,更肯被、游丝牵引。”宋人又多以此调为寿词, [[ 刘克庄 ]] 十二首,其中十一首为寿词。前后段两个四字句平仄相同,但其句意可为对偶,如刘克庄:“金风淅淅,银河淡淡”“出通明殿,入耆英社”“一封奏御,九重知己”。两结句为七字句,但必须是上三下四句法。
==词牌格式==
注: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仄表示本仄可平,平表示本平可仄,粗体表示 [[ 韵脚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例词==
*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 [[ ]] ,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辛弃疾 ]]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 [[ ]] 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 [[ ]] 跳鳅舞。任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 陆游  
一竿风 [[ ]] ,一蓑烟 [[ ]] ,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251,2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