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庭堅

增加 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黃庭堅.jpg | thumb | 300px | 黃庭堅 <br> [https://thewalllibrary.wordpress.com/2012/04/23/%E8%AA%8D%E8%AD%98%E5%AE%8B%E6%9C%9D%E8%A9%A9%E4%BA%BA%EF%BC%9A%E9%BB%83%E5%BA%AD%E5%A0%85/ 原圖鏈接] ]]
'''黃庭堅'''({{bd|1045年||1105年|}}), [[ ]]'''鲁直''', [[ ]]'''山-{谷}-道人''',晚號'''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
[[北宋]]的[[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
黃庭堅爲盛極一時的 [[ 江西詩派 ]] 開山之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ref name=“詩詞網">{{cite web |url=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authors/268 | title= 黃庭堅 簡介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讀古詩詞網|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05}}</ref>
==生平==
嘉佑三年(1058年),其父黃庶在康州(今廣東省德慶縣)任上逝世。由於家境不太富裕,黃庭堅才十五歲,遂跟著舅父李常到淮南遊學。嘉佑六年,他在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認識詩人[[孫覺]](字莘老)。孫覺推崇[[杜甫]],認為杜甫的《北征》詩勝過[[韓愈]]的《南山》詩。而另一詩人[[王平甫]]卻認為《南山》詩比《北征》詩好,兩人反復爭論,都不能說服對方,時值庭堅在座,兩位老人徵求他的意見,他說:“若論工巧,《北征》不及《南山》。若書一代之事,以與《國風》、《雅》、《頌》相為表裏,則《北征》不可無,而《南山》雖不作,未害也。“(範溫《潛溪詩眼》)當時庭堅僅十七歲,而他一席之言,使兩位前輩心服口服,結束一場爭論。從此,孫覺非常讚美這位聰穎少年,後來就把自已的女兒孫蘭溪許配給他<ref name=“kk">{{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culture/38a6663.html | title= 北宋黃山谷《筠清館法帖·雜記二則》等| language=zh | date=2016-12-28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05}}</ref>
嘉佑八年,黃庭堅首次參加省試落榜。[[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黃庭堅再次參加省試。詩題是《野無遺賢》,主考[[李洵]]看到他試卷中的“渭水空藏月,傳岩深鎖煙”,拍案叫好。說黃庭堅「不特此詩文理冠場,他日有詩名滿天下。」就此中了第一名。第二年春天,再到汴京(今 [[ 河南省 ]][[ 開封市 ]] )參加禮部考試,中了三甲進士,登上仕途。初任餘幹縣主簿,後調汝州葉縣(今河南省葉縣)縣尉,途中寫了一首《衝雪宿新寨不樂》詩:「縣北縣南河日了,又來新寨解徵鞍。山啣鬥柄三星沒,雪共月明千里寒。小吏有時須束帶,故入頻問不休官,江南長盡梢雲所,歸及春風斬竿竿。」抒發仕途初始小吏生涯鬱悶的心情。
熙寧五年(1072年),詔舉四京學官,庭堅考得優等,被任為 [[ 北京 ]] (今 [[ 河北省 ]] 大名縣)國子監教授。當時大老[[文彥博]]器重他的才學,在他任滿之後,又留他再任,一直在北京度過了七年。七年中,他致力於詩歌創作,在藝術技巧上有較大的提高。元豐元年(1078年)庭堅作了二首古風,投書給當時任徐州的太守[[蘇軾]],以表示仰慕之意。蘇軾讀其詩,認為「超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為造物者遊,非今世所有也。」由是詩名大震,兩位大詩人也從此結下至死不逾的友誼。
神宗即位後,於熙寧三年(1070年),任[[王安石]]為宰相,實行新法。但是,新法一開始就遭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對。後來新舊兩黨鬥爭愈演愈烈,革新和保守的鬥爭逐漸蛻化成官僚集團之間的爭權奪利,一直延續到北宋滅亡。在這場鬥爭中,黃庭堅站在舊黨一邊,他雖然沒有積極參加這場鬥爭,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鬥爭的旋渦裏。
元豐三年(1080年),黃庭堅入京改官,被任為吉州太和縣(今江西省太和縣)知縣。元豐六年,黃庭堅調任德州平鎮(今 [[ 山東省 ]] 商河縣境內)的監鎮壓官。此時德州通叛[[趙挺之]]屬於新黨,正在德州推行市易法(由官府管理市場貿易),他認為德平鎮小民貧,實行市易法有困難,不同意這樣做,與趙挺之公文往來,反復爭論,種下了後來遭受貶的禍根。<ref name=“全集"/>
元豐八年三月,神宗去世,哲宗即位,因哲宗年幼,由神宗的母親太皇太后高氏執政,司馬光任宰相四月,黃庭堅被召入汴京任秘書郎,因司馬光的推薦,參加了幾個有的校定《資治通監》的工作;十月,被任為神宗實錄院檢討官,集賢校理,主持編寫《神宗實錄》。檢討官。此處據《歷代著名文學家列傳》)元佑六年書成,擢起居舍人。元佑八年,被任為國史編修官,哲宗親政。元佑九年,改元紹聖,哲宗要繼續神宗在熙寧、元豐年間的政策,起用新黨的[[蔡京]]等人。蔡京等打著神宗和王安石的旗號,事實卻在排除異已,打擊舊黨人員。他們對舊黨主修的《神宗實錄》大為不滿,下令國史院核實《神宗實錄》的記載,以「誣毀先帝」、「修實錄不實」加罪,於紹聖元年(1094年)十二月,黃庭堅被貶為涪州(今四川省涪陵縣)別駕、黔州(今四川省彭水縣)安置,在黔州四年,寓居開元寺摩圍閣,仍然誦書寫字,沉醉於藝術世界之中。紹聖四年,黃庭堅的外兄張向任提出舉夔州路常,十二月,朝遷以「回避親嫌」為由,下詔黃庭堅移到戎州(今四川省賓市東北),在州南的一個僧寺裏住下來。為了避免遭受進一步迫害,他自稱「身如槁木,心如死灰」,把寺中的居室叫作「槁木庵」和「死灰」。後來在城南另外租了房子,又起名叫「任運堂」,表示自已安分守命,無心世事。
99,0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