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哈菲兹

增加 1,28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哈菲兹.jpg|缩略图|右|[http://ent.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70222/286ed488c7cf1a176d2a08.jpg哈菲兹]]]'''沙姆斯·丁·穆罕默德·哈菲兹'''(Shams-ud-din Muhammad Hafiz 1320-1389)十四世纪波斯伟大的抒情诗人。其父为伊斯法罕的商人,后移居设拉子,哈菲兹幼年就能写诗和背诵《古兰经》,他名字的含义是“熟背古兰经的人”。哈菲兹一生共留下五百多首诗。他的诗歌以美妙的节奏和富于音乐性而闻名,被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誉为文学史上七大奇迹之一。<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56267/ 豆瓣读书]</ref>
 沙姆斯·丁·穆罕默德·哈菲兹(Shams-ud-din Muhammad Hafiz 1320-1389)十四世纪波斯伟大的抒情诗人。其父为伊斯法罕的商人,后移居设拉子,哈菲兹幼年就能写诗和背诵《古兰经》,他名字的含义是“熟背古兰经的人”。哈菲兹一生共留下五百多首诗。他的诗歌以美妙的节奏和富于音乐性而闻名,被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誉为文学史上七大奇迹之一。   他的诗对封建专制和宗教偏见进行揭露和嘲讽,对贫贱的人民寄予深厚的同情,他咏叹春天、鲜花、美酒和爱情,呼唤自由、公正和美好的新生活,感情真挚、联想丰富、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充满浪漫主义精神,被公认为波斯抒情诗的高峰。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56267/ 豆瓣读书    == 主要作品==
《哈菲兹诗集》在1791年第一次正式出版,被翻译成各种外国文字,还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清真寺经堂中传播。
创作 诗篇有500—900首,主要以“嘎扎勒”这种抒情诗为主。 《诗颂集》诗集。  哈菲兹的诗和宗教思想相辅相成,被后人认为是,诗歌里描绘最多的是爱情和美酒,也有对美好风光的赞美。同时 诗歌特点   他的诗歌以嘎扎勒(波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抒情诗体)为代表,这种诗体注重抒发主观的感受和描写客观景物,受苏菲主义的影响,他追求精神方面的自由,抒情中不乏哲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大胆讴歌纯洁爱情的抒情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爱情、渴望个性解放的心理。而在咏叹春天、鲜花,呼唤自由、公正的抒情诗中,则洋溢着对美好新生活的企盼以及关注下层人民命运的深情。诗人进行诗歌创作时,正处在蒙古人统治波斯的时期。他的诗对当权者的专制和暴虐、社会道德的沉沦,对黑暗、腐败、虚伪的上层宗教人士和世俗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他的诗歌在艺术和内容上都堪称是波斯抒情诗的巅峰之作。   
http://ent.chinadaily.com.cn/2017-02/22/content_28301924.htm == 中文网诗歌特点 ==
他的诗歌以嘎扎勒(波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抒情诗体)为代表,这种诗体注重抒发主观的感受和描写客观景物,受苏菲主义的影响,他追求精神方面的自由,抒情中不乏哲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大胆讴歌纯洁爱情的抒情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爱情、渴望个性解放的心理。而在咏叹春天、鲜花,呼唤自由、公正的抒情诗中,则洋溢着对美好新生活的企盼以及关注下层人民命运的深情。诗人进行诗歌创作时,正处在蒙古人统治波斯的时期。他的诗对当权者的专制和暴虐、社会道德的沉沦,对黑暗、腐败、虚伪的上层宗教人士和世俗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他的诗歌在艺术和内容上都堪称是波斯抒情诗的巅峰之作。<ref>[http://ent.chinadaily.com.cn/2017-02/22/content_28301924.htm 中文网]</ref>
== 文学地位==
他在波斯文学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许多东西方著名诗人都曾对哈菲兹进行过高度的评价和赞赏。他被称为“诗人中的神舌”、“设拉子夜莺”。德国的大诗人歌德赞叹他道:你是一艘扬帆
起航劈波斩浪的航船,而我不过是波浪中颠簸的小舟。爱默生和歌德对他的评价颇高。爱默生曾这样评价哈菲兹:“他不惧怕任何事,他目光高远,思路清晰,是我唯一想见或称谓的人。”并给予更高的评价,“哈菲兹是为诗而生。”经过深入研究,歌德简洁却有力的称道,“哈菲兹,无人能及。”歌德和爱默生都曾翻译过哈菲兹的作品。加西亚·洛尔卡(Garcia Lorca)也曾赞扬过这位信仰苏菲派(Sufi)的诗人 。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也被他诗歌里的音韵感动,并多次将之用在自己的作曲中。尼采( Nietzsche ),亚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后者所创造的小说主人公夏洛克·福尔摩斯也曾引用过哈菲兹的话
由于他的诗歌富于哲理性,当人们面临困难或生命中重要转折的时候,他们都会向哈菲兹寻求建议,把他的书当作神谕,带着虔诚的希望去打开它,以求获得灵魂上的指引。据说,女王维多利亚在需要的时候也会向哈菲兹请教,几个世纪以来,这种做法在中东已经成为了一项风俗。据说,女王维多利亚在需要的时候也会向哈菲兹请教,几个世纪以来,这种做法在中东已经成为了一项风俗。哈菲斯在伊朗人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ref>[http://ent.chinadaily.com.cn/2017-02/22/content_28301924.htm 中文网]</ref>
== 哈菲兹 的诗歌被各界的名人所追崇,比如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也被他诗歌里的音韵感动,并多次将 用在自己的作曲中。尼采( Nietzsche 墓 ==[[File:墓地.jpg|缩略图|右|[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2809796575,147486365&fm=175&app=25&f=JPG?w=534&h=343&s=4E7204C10A100FD6071C5C1103005080 ),亚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后者所创造的小说主人公夏洛克·福尔摩斯也曾引用过 哈菲兹 的话。 墓]]] 由于他 哈菲兹生前是受到众人喜爱 抒情 歌富于哲理性,当 们面临困难或生命中重要转折的时候 他们都会向哈菲兹寻求建议,把 死后 他的 书当作神谕,带着虔诚的希望去打开它,以求获得灵魂上的指引。 据说,女王维多利亚在需要的时候也会向哈菲兹请教,几个世纪以来,这种做法在中东已经 地方 成为了 一项风俗。据说 伊朗著名的旅游景点 女王维多利亚在需要 接待着来自五湖四海 时候也会向 崇拜 哈菲兹 请教,几个世纪以来,这种做法在中东已经成为了一项风俗。哈菲斯在伊朗 的游 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    哈菲兹之墓 
哈菲兹之墓位于伊朗第六大城市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花园,哈菲兹在1389年因贫困和愤懑逝世,去世之后就被安葬在这个地方,刚刚被安葬的时候这里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在哈菲兹被安葬在这里20年之后,崇拜哈菲兹的后人在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花园开始为哈菲兹建造陵墓,以纪念哈菲兹。
[[File:花园.jpg|缩略图|右|[https://ss2.baidu.com/6ONYsjip0QIZ8tyhnq/it/u=3010480994,2409750172&fm=175&app=25&f=JPG?w=573&h=348&s=BF725CCB86B0459E4991781003005050 哈菲兹墓地花园]]]
他的墓地并非像传统中的墓地那样死气沉沉,反而像一座花园,鸟语花香。走进哈菲兹的墓园,便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的两边种满了玫瑰,以及高大的松柏。走在园内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当地人,无论年轻的还是年长的,他们会边读着诗边漫步园中,或者在墓园中找一个墙角静静坐着,认真看着诗集。
有优美的花园,花园的四周种着不同种类,常年青绿的植物,这些植物围绕着花园中央的一个八角形的亭子,哈菲兹就长眠在这个八角亭中央的大理石石棺中。 走近八角亭,可以看到支撑八角亭的八根石柱上半段雕刻成蜂窝状的式样,这和很多清真寺拱顶的结构是一样的。走上阶梯来到八角亭内抬头看亭子的穹顶,蓝色的彩釉砖绘成了大小不一的对称几何图形,也异常美丽。 穹顶下方摆放着哈菲兹白色大理石的石棺,可以看到几乎所有来此的当地人都会手拿哈菲兹诗书,向他的大理石石棺膜拜,甚至还有人坐在他的棺木旁抚摸着棺木。
哈菲兹墓是一处不大的小景点,但每天这里却是游人如织,尤其以伊朗人居多。哈菲兹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波斯诗人,据说每个伊朗人的家里都有两本书,古兰经和哈菲兹的诗集,可见哈菲兹在伊朗人心目中的地位。<ref>[http://www.seelishi.cn/html/201807/28967.html 看历史]</ref>
== 哈菲兹生前是受到众人喜爱的抒情诗人,死后他的地方成为了伊朗著名的旅游景点,接待着 参考 自五湖四海的崇拜哈菲兹的游人。源 =={{reflist}}http[[Category://www.seelishi.cn/html/201807/28967.html 看历史    在年轻 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的了  http://www.ruiwen.com/wenxue/qingshi/316263.html 瑞文网]]
19,3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