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十六字令

增加 8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十六字令5.jpg|350px|缩略图|右|<big>十六字令</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cdcd908559f449e9a25c9f4c5f158a92.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49674278_16833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十六字令 ''' 》, [[ 词牌名 ]] ,得名于周玉晨同名词,又名苍梧谣、归字谣。 [[ 单调 ]] ,十六字,四句、三平韵<ref>[https://www.sohu.com/a/242755349_100054836 原来最简单的词牌不是《十六字令》,只有十四个字] ,搜狐,2018-7-23 </ref>。
==体裁沿革==
十六字令,起源于 [[唐朝| 唐代 ]] ,当为湘中民间乐曲。现存最早用此调填的词是 [[宋朝| 宋代 ]] 蔡伸之作。宋人袁去华词首句一字句,两首为“归”,因改调名为“归字谣”。元人周玉晨将此调改名为“十六字令”。周词首句为三字句,乃误。其实“苍梧谣”名在前,后称“归字谣”。此调原本只一体,为首句单字起式并押平韵者,后来在传抄中断句失误,因错就错,衍生出“三字起”新格式。即如《钦定词谱》所言,《词统》及《草堂别集》收录周玉晨词“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把“眠”字误为为“明”字,可能是觉得此字单句,不合韵,便重新断句,以‘明月影’三字起句,以讹传讹,后来便出现三字句起式之另体。曹贞吉《苍梧谣》,便按周玉晨词的讹传体所填写,并名《苍梧谣》。《填词名解》卷一言:“《十六字令》有二体,以字数也。其单起者又名《苍梧谣》。”另有 [[清朝| 清代 ]] 黄德贞词名《花娇女》。
==异名==
十六字令
 
*蔡伸《苍梧谣》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 [[ 婵娟 ]] 。 
*周玉晨《苍梧谣》
 :眠。 [[ ]] 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 
*张孝祥《归字谣》
 :归。猎猎薰 [[ ]] 飐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
《十六字令》因此词又名《归字谣》
* [[ 毛泽东 ]]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山。快马加 [[ ]] 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 [[ ]] 战犹酣。 :其三: [[ ]] 。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参考文献==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