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阅微草堂笔记

增加 13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阅微草堂笔记.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7.sinaimg.cn/mw690/005yQSIQzy79sLVKnSC56&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fb9a5940102wx00.html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阅微草堂笔记 ''' 》为 [[ 清朝 ]] 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由 [[ 翰林院 ]] 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与 [[ 袁枚 ]] [[ 子不语 ]] 》一书齐名,有“南袁北纪”之说,两书也收录了不少相同的故事。
[[ 纪昀 ]] 本人作为才子又是一个儒生,他所写的“笔记”多是借 [[ ]] 小说记叙一些为官之道和做人之理,意蕴深刻又不失诙谐,通过写作来讽刺社会与官场上的不正之风。
==纪昀==
纪昀,字晓岚, [[ 河北 ]][[ 献县 ]] (今河北 [[沧州| 沧州市 ]] )人氏。乾隆十九年的进士,任编修、翰林院院士、 [[ 左都御史 ]] [[ 兵部 ]] [[ 礼部尚书 ]] 、协办 [[ 大学士 ]] 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官居一品。主要贡献是总攥了《 [[ 四库全书 ]] 》。
==内容架构==
《阅微草堂笔记》在 [[ 时间 ]] 上,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奇闻轶事等灵异故事劝善戒恶;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 [[ 乌鲁木齐 ]] [[ 伊宁 ]] ,南至滇黔,并旁及 [[ 台湾 ]] [[ 南洋 ]] 等地。
==评价==
[[ 鲁迅 ]] 在《 [[ 中国小说史略 ]] 》中对《阅微草堂笔记》有很高的评价:“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1]
==内容==
*书一《滦阳消夏录》六卷(卷一至卷六),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书二《如是我闻》四卷(卷七至卷十),作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书三《槐西杂志》四卷(卷十一至卷十四),作于 [[ 乾隆 ]] 五十七年(1792年)。 *书四《 [[ 姑妄听之 ]] 》四卷(卷十五至卷十八),作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书五《滦阳续录》六卷(卷十九至卷二十四),作于嘉庆三年(1798年)。
《阅微草堂笔记》版本有:
* [[ 嘉庆 ]] 五年(1800年) 盛时彦[2] 合刊《阅微草堂笔记五种》。 * [[ 道光 ]] 十五年(1835年)刊本“二十四卷”。 *2005年 [[ 上海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阅微草堂笔记》刊本。并有各家之刊本不一而足。 ==参考文献==
112,5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