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13
次編輯
變更
灰花纹鹅膏菌
,→概述
== 概述 ==
鹅膏属Amanita全球已知约500种,多数种为外生菌根菌,全球每年都有误食毒菌而中毒死亡的记录,其中绝大多数皆是因误食毒鹅膏所致。<br>
在我国,前人记载了鹅膏属真菌约100种(或变种)。在深入研究了 [[ 东亚 ]] 、 [[ 欧洲 ]] 和 [[ 北美 ]] 有关鹅膏种的模式标本或权威标本的基础上,对采自我国存放于国内6个、国外5个标本室的鹅膏属标本作了研究。<br>
在我国可靠记载的鹅膏属真菌大约有80种,包括近来发表的20个新种(或变种)和20个我国的新记录种。<br>
我国的食用鹅膏主要有[[红黄鹅膏]]A.hemibapha(Berk.Broome)Sacc.复合群、隐花青鹅膏A.manginiana sensu W.F.Chiu、[[假褐云斑鹅膏]]A.pseudoporphyria Hongo、[[中华鹅膏]]A.sinensis Zhu L.Yang和[[袁氏鹅膏]]A.yuaniana Zhu L.Yang等。它们在出产区十分普遍,产量较高,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野生食用菌,采集出售上述食用菌是我国部分边远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应重视开发利用。我国的剧毒鹅膏主要有:灰花纹鹅膏A.fuliginea Hongo、黄盖鹅膏A.subjunquillea S.Imai及其白色变种A.subjunquillea var.alba Zhu L。Yang、欧氏鹅膏A.oberwinklerana Zhu L.YangYoshim.Doi、致命鹅膏A.exitialis Zhu L.YangT。<br>
过去记载我国有原描述于欧洲的绿盖鹅膏A.phalloides(Fr.:Fr)Link、[[春生鹅膏]]A.verna(Bull.:Fr)Lam.和鳞柄鹅膏A.virosa Bertillon等剧毒菌。这些记载所依据的是错误的标本鉴定,因此需要更正。<br>
== 形态特征 ==
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3-6cm,幼时近卵圆形,开展后中部下凹而中央往往有一小凸起,暗灰色,中央近黑色,表面有比较明显的纤维状花纹。菌肉白色,稍薄。菌褶离生,白色,较密,不等长。菌柄细长,近圆柱形,长5-8cm,粗0.4-0.8cm,灰白色或灰褐色纤维状小鳞成花纹,基部色浅呈污白色。菌环膜质,灰白色,生柄之上部或顶部。菌托白色近苞状。孢子印白色。孢子球形,光滑,7.5-9.5cm,糊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