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程矞采

增加 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飛鴻軒吟存》一卷
}}
'''程矞采'''({{bd|1783年||1858年|catIdx=C程}}),譜名新勝,字藹初, [[ ]] 晴峰, [[ 江西省 ]] 南昌府新建縣(今屬南昌市)人, [[ 清朝 ]] 官员、詩人、書法家,工行書、小楷。
==生平簡介==
===張格爾叛亂===
[[ 嘉慶 ]] 五年庚申恩科鄉試秋闈中第49名 [[ 舉人 ]] ,在嘉慶十六年辛未科春闈會試時,考得與[[林則徐]]同榜第27名貢士,殿試考得二甲第18名,“賜進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常館作庶起士,學習三年散館後,授禮部儀祭司主事,再補軍機章京,旋任京畿道,又轉為江南道監察禦史與戶部給事中。 [[ 道光 ]] 七年,任 [[ 甘肅 ]] 蘭州道,因平定民族分裂勢力[[張格爾]]叛亂而榮立軍功,賞戴花翎,擢升甘肅按察使,後調 [[ 廣東 ]] 按察使,複轉 [[ 廣西 ]] 布政使,改調 [[ 浙江 ]] 布政使。
===中英鴉片戰爭===
道光二十年(1840),中英鴉片戰爭爆發,道光二十一年(1841)初,朝廷命[[裕謙]]為欽差大臣,會同程矞採與[[陳化成]]協力佈置浙江海防,勤加哨探,實力籌備。但是,在英軍堅船利炮的猛烈攻擊之下,定海失陷,裕謙英勇犧牲,提督[[餘步雲]]逃遁。寧波相繼失陷於英軍之手。清廷聞報,龍顏震怒,為防止英軍再從閩浙北上長江口侵入內地,立命牛鑒任兩江總督,調程矞採為江蘇巡撫(道光二十年署理,翌年實授)。
 
程矞採在蘇撫任上,還曾開倉賑濟江蘇上元、江甯、新陽三縣災民,為官有清慈之聲。
道光二十二年(1842),程矞採奉詔晉京陛見,因 [[ 山東 ]] 巡撫托渾布病免,而以程矞採轉任山東巡撫。翌年初,程矞採轉為廣東巡撫並署理兩廣總督。
===黃河決口,水災氾濫===
道光二十四年(1844),儘管鴉片戰爭的硝煙已暫時散去,但為防止西方列強擴大戰爭,程矞採仍“會總督祁貢修虎門炮臺,重兵防守”。修復虎門等砲台,須屯田防護,程矞採募丁二千試行,朝廷批曰:“以本地之民種本地之田,守要隘即捍身家,允為長算。”
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於上年夏黃河決口,水災氾濫,延至春旱時節黃河在中牟才“合龍”,河工任重,災民遍地,所以清廷便任命善於應急處事的程矞採為漕運總督,署理江蘇巡撫,以黃恩彤接任廣東巡撫。
道光二十六年(1846),因 [[ 雲南 ]] 回民滋事,程矞採又被調為雲南巡撫。翌年,程矞採一度署理雲貴總督,後曾與新任雲貴總督林則徐共同撫定保山縣漢族與回族民眾械鬥事件。道光二十九年(1849),雲貴總督 [[ 林則徐 ]] 因病申請回籍調養,程矞採升任雲貴總督,是年,雲南保山界外小宇江等處“野夷”作亂,程矞採剿平之,還曾為貴州桐梓縣水災百姓散佈口糧,並蠲緩額賦。道光三十年(1850),程矞採從雲貴總督任上調作 [[ 湖廣總督 ]]
咸豐元年(1851),為防止湖廣一帶邪教會眾附逆,湖廣總督程矞採上奏,“陽山賊匪竄撲宜章、乳源,飭總兵孫應照往剿”。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