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12
次編輯
變更
粤语
,無編輯摘要
[[File:粤语.jpg|350px|缩略图|右|<big>粤语</big>[http://p9.qhmsg.com/t013d17ca15383aed44.jpg 原图链接][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giT1kJGM&id=8BC205D55DEE12724317025A0D867CEEFDFD0E1F&thid=OIP.giT1kJGMfy4L7czNiX90WQAAAA&mediaurl=http%3a%2f%2fp9.qhmsg.com%2ft013d17ca15383aed44.jpg&exph=300&expw=300&q=%E7%B2%A4%E8%AF%AD&simid=608012174320338083&selectedIndex=60&ajaxhist=0 来自 必应 的图片]]]
==分布==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者约有1.2亿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 广东 ]] 、 [[ 香港 ]] 、 [[ 澳门 ]] 、 [[ 广西 ]] 和 [[ 海南 ]] 等地,在广东省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 [[ 母语 ]] 的群体是继 [[ 官话 ]] 和 [[ 吴语 ]] 之后的第三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向海外 [[ 迁徙 ]] ,粤语在 [[ 加拿大 ]] 及 [[ 澳大利亚 ]] 等地之华人社区中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粤语也是除了官话外,唯一在 [[ 外国 ]][[ 大学 ]] 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粤语在 [[ 东南亚 ]] 的 [[ 新加坡 ]] 、 [[ 马来西亚 ]] 、 [[ 越南 ]] 、印尼等以及 [[ 北美洲 ]] 、 [[ 欧洲 ]] 和 [[ 澳大利亚 ]] 、 [[ 新西兰 ]] 、 [[ 圣诞岛 ]] 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据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的规定和建议, [[ 香港 ]] 政府已拟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粤语已被列入其中<ref>[http://roll.sohu.com/20140617/n400958081.shtml 香港公布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粤语和咏春拳榜上有名],搜狐,2014-6-17</ref>,成为480个香港本地非遗项目之一。
==语法==
粤语语法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句顺序、 [[ 虚词 ]] 、 [[ 副词 ]] 、部分 [[ 形容词 ]] 、助词及其放置方式上,复杂而不可缺或的语气助词也是粤语的一个特色。尽管粤语与普通话在这些语法方面上有明显差别,但主体语法基本相同,都是主-谓-宾式语言,都属于分析语,总体仍有60%以上相似之处<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909831/ 粤语语法总结],豆瓣,2010-7-24</ref>。
==影响==
广东传统是以广州话为官方语言,广州话为广州人的生活语言,亦是广东省内其他民系的通用语。当时广东省城极为发达,从各地外来而来的人口都 [[ 学习 ]] 广州话以显得有身份。因此亦令长久以来,粤语广州话成为珠三角城市的主要语言。香港居民原籍情况也是以广东珠三角一带者为最多,包括 [[ 南番顺 ]] 、四邑( [[ 台山 市|台山]] 、 [[ 新会 ]] 、 [[开平县| 开平 ]] 、 [[ 恩平 市|恩平]] )、 [[东莞市| 东莞 ]] 、香山、 [[ 宝安 ]] 等。因此历史上 [[ 中国大陆 ]] 向香港的逃港移民中的大多数是广府民系,此等人士中多数都是 [[ 珠玑巷 ]] 后裔。而在海外,由于移民有相当比例来自粤语地区,亦使粤语成为大多数海外华人社区最流行之语言之一。
==文学==
粤语文学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 [[ 岭南 ]][[ 戏剧 ]] ,对白及唱词包含了不少的粤语口语的成分, [[ 粤讴 ]] 、 [[ 童谣 ]] 、 [[ 山歌 ]] ,及 [[ 木鱼书 ]] 等,都有浓厚的岭南 [[ 色彩 ]] 〔 [[ 岭南文化 ]] 〕。
文体方面,清初有以粤语词语入旧体诗形成的作品。晚清时,兴起了混合 [[ 文言文 ]] 、官语白话文、 [[ 粤语白话文 ]] 的三及第文体。在民国初期,一些广东诗人,以粤语入诗,例如廖恩焘的《嬉笑集》、 [[ 梁启超 ]] 的《 [[ 饮冰室文集 ]] 》中的粤语诗等。在七十年代,香港出现了新三及第,由北话,粤语及 [[ 英语 ]] 组成的新文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