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电影导演

增加 4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他们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事片《 [[ 难夫难妻 ]] 》、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 [[ 火烧红莲寺 ]] 》(先后拍了十八集)。就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处于摸索阶段。
===第二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 [[ 沈西苓 ]] [[ 蔡楚生 ]] 、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 [[ 汤晓丹 ]] 、张骏祥、桑弧等。
===第三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经典打造===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 [[ 谢铁骊 ]] 、水华、崔嵬、凌子风、 [[ 谢晋 ]] 、王炎、郭维、李俊、 [[ 于彦夫 ]] 、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 [[ 民族 ]] 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第四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夹缝生存者===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 [[ 北京电影学院 ]] 、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 [[ 艺术 ]] 后劲<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199837/ 中国的第一至第七代导演一览],豆瓣,2010-9-19</ref>。
==参考文献==
59,047
次編輯